第一节概述 大厦结构工程师是1929年出生于达卡的美籍建 筑师F.卡恩。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米2, 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幅)为建 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 速时实测位移为460毫米。他为解决像西尔斯大 厦这样的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抗风结构问题,提 出了束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付诸实践。整幢大 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 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 显减轻。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平方米, 所有的塔楼宽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厦外面 的黑色环带巧妙地遮盖了服务性设施区。大厦 采用由钢框架构成的成束筒结构体系,外部用 黑铝和镀层玻璃幕墙围护
第一节 概述 大厦结构工程师是1929年出生于达卡的美籍建 筑师F.卡恩。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米2, 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幅)为建 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 速时实测位移为460毫米。他为解决像西尔斯大 厦这样的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抗风结构问题,提 出了束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付诸实践。整幢大 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 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 显减轻。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平方米, 所有的塔楼宽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厦外面 的黑色环带巧妙地遮盖了服务性设施区。大厦 采用由钢框架构成的成束筒结构体系,外部用 黑铝和镀层玻璃幕墙围护
第一节概述 其外形的设计是逐渐上收的, 即1~50层为9个宽度为23.86米的 方形筒组成的正方形平面;51~ 66层截去一对对角方筒单元;67 ~90层再截去另一对对角方筒单 元,形成十字形;91~110层由两 个方筒单元直升到顶。这样,既 可减小风压,又取得外部造型的 变化效果。大厦的造型有如9个高 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 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 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束简 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 相结合的成果
第一节 概述 其外形的设计是逐渐上收的, 即1~50层为9个宽度为23.86米的 方形筒组成的正方形平面;51~ 66层截去一对对角方筒单元;67 ~90层再截去另一对对角方筒单 元,形成十字形;91~110层由两 个方筒单元直升到顶。这样,既 可减小风压,又取得外部造型的 变化效果。大厦的造型有如9个高 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 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 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束筒 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 相结合的成果
第一节概述 (2)外形 简体结构的平面外形宜选用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或 矩形,内筒宜居中,以增强筒体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结构 性能,这样做的原因是研究表明筒体结构性能具有形状效应, 例如,对于正多边形来讲,边数越多,剪力滞后现象越不明 显,结构的空间作用越大;反之,边数越少,结构的空间作 用越差
简体结构的平面外形宜选用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或 矩形,内筒宜居中,以增强筒体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结构 性能,这样做的原因是研究表明筒体结构性能具有形状效应, 例如,对于正多边形来讲,边数越多,剪力滞后现象越不明 显,结构的空间作用越大;反之,边数越少,结构的空间作 用越差。 (2)外形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概述 (3)受力特点 主要会出现剪力滞后效应,即框筒结构中应力不保持直线 分布的现象。 理想筒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腹板应力直线分布,翼缘应 力相等,而实际框筒的腹板框架轴力呈曲线分布,翼缘框架轴力 也不相等。 影响剪力滞后的因素: 招前在动 实意黄林在力 平面形状、建筑高宽比 、梁柱刚度比 实件店大
主要会出现剪力滞后效应,即框筒结构中应力不保持直线 分布的现象。 理想筒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腹板应力直线分布,翼缘应 力相等,而实际框筒的腹板框架轴力呈曲线分布,翼缘框架轴力 也不相等。 影响剪力滞后的因素: 平面形状、建筑高宽比 、梁柱刚度比 第一节 概述 (3)受力特点
实际应力分布 材料力学解答 角柱处应力较大 翼缘框架 口 中部应力较小 口 材料力学解答 : 腹口 板☐ 架 ◆ a 翼缘框架 实际应力分布 荷载作用方向
实际应力分布 翼缘框架 腹 板 框 架 腹 板 框 架 翼缘框架 荷载作用方向 材料力学解答 实际应力分布 材料力学解答 角柱处应力较大 中部应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