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植物水势、溶质势 2017-04-14 O 0
实验八 植物水势、溶质势 2017-04-14 1
实验目的 了解水势与水分移动的关系 √学习植物水势、溶质势的测定方法 √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了解水势与水分移动的关系 ✓学习植物水势、溶质势的测定方法 ✓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实验目的 2
水势(w):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在相同温度下,一个系统中偏摩尔体积的水与偏摩尔 体积纯水之间的自由能差数, 即系统中每摩尔水分在相同温度下从纯水移向系统中 某一点时,可用于作功的能量 由溶质势(渗透压,ψs)、衬质势(ψm)和压 力势(膨压,ψp)组成: vw=ψs+Wm+p
由溶质势(渗透压,Ψs )、衬质势( Ψm )和压 力势(膨压,Ψp )组成: Ψw=Ψs+Ψm+Ψp 水势( Ψw ):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在相同温度下,一个系统中偏摩尔体积的水与偏摩尔 体积纯水之间的自由能差数, 即系统中每摩尔水分在相同温度下从纯水移向系统中 某一点时,可用于作功的能量 3
偏摩尔体积Gm3mo-) 一定温度、压力和浓度下,1摩尔某组分在混合物中所 体现出来的体积,称为该组分在该条件下的偏摩尔体积 化学势: 每偏摩尔体积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可用来描述体系中 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本领及转移的潜在能力。 物质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方自发地转移到化学势低的地 方,而相等时,则呈现动态平衡
每偏摩尔体积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可用来描述体系中 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本领及转移的潜在能力。 物质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方自发地转移到化学势低的地 方,而相等时,则呈现动态平衡。 化学势: 一定温度、压力和浓度下,1 摩尔某组分在混合物中所 体现出来的体积,称为该组分在该条件下的偏摩尔体积 偏摩尔体积(m3·mol-1) 4
溶质势(s) 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溶质 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又称为 渗透势(ψπ)。 溶质势计算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π=-iCRT 衬质势(m) 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 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吸胀吸水)
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溶质 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又称为 渗透势(Ψπ)。 溶质势计算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 Ψπ=-iCRT 溶质势 (Ψs) 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 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吸胀吸水) 衬质势(Ψ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