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武王伐纣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大兴土木,整日和爱妃妲己以及贵族们 寻欢作乐。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他不断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百 姓稍有反抗,他就用酷刑镇压。他甚至设置了“炮烙”酷刑,把犯人绑在铜柱上 然后点上火活活烙死。他的叔父比干规劝他,他竟凶残地挖出了比干的心。 这个时候,周部落在首领周武王姬发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看到人们不满 纣王的残暴统治,姬发和他的大臣们上下一心,主动与各个部落结盟,厉兵秣马, 准备发兵灭商。 当时,东方的少数民族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而起兵反叛,纣王不得不调 大军前往镇压,导致后方兵力空虚。周武王抓住这一战机,联合各个部落,率领 大军进军到距离商朝都城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然后举行 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面对周军的进攻,纣王仓促组 织奴隶和战俘反击,没想到奴隶和战俘心向周武王,不愿意为纣王卖命。他们临 阵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武王的军队作战,导致纣王的军队迅速土崩瓦解。众叛 亲离的纣王见大势已去,连夜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率军乘胜进 击,攻占朝歌,商朝就此灭亡,老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商朝灭亡以后,周武王自称天子,国号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从 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 千字文 国学片段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风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6
6 弘扬传统文化 武王伐纣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大兴土木,整日和爱妃妲己以及贵族们 寻欢作乐。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他不断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百 姓稍有反抗,他就用酷刑镇压。他甚至设置了“炮烙”酷刑,把犯人绑在铜柱上, 然后点上火活活烙死。他的叔父比干规劝他,他竟凶残地挖出了比干的心。 这个时候,周部落在首领周武王姬发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看到人们不满 纣王的残暴统治,姬发和他的大臣们上下一心,主动与各个部落结盟,厉兵秣马, 准备发兵灭商。 当时,东方的少数民族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而起兵反叛,纣王不得不调 大军前往镇压,导致后方兵力空虚。周武王抓住这一战机,联合各个部落,率领 大军进军到距离商朝都城朝歌只有 70 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然后举行 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面对周军的进攻,纣王仓促组 织奴隶和战俘反击,没想到奴隶和战俘心向周武王,不愿意为纣王卖命。他们临 阵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武王的军队作战,导致纣王的军队迅速土崩瓦解。众叛 亲离的纣王见大势已去,连夜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率军乘胜进 击,攻占朝歌,商朝就此灭亡,老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商朝灭亡以后,周武王自称天子,国号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从 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 千字文 (四) 国学片段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我是小助手 1.道:治国之道 2.垂拱:垂衣拱手,意思是不用做什么而天下太平。一般用来称颂皇帝。 3.平:公平。 4.章:通“彰”,彰明,显著,鲜明。 5.黎首:黎民百姓。 6.臣伏:臣,臣服、接受;伏,低头、顺从。这里指让别人俯首称臣 7.戎羌:指古代少数民族犬戎、羌族,代表四方少数民族。 8.遐迩( xia er):远近。 9.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意思是(天下)统一。 10.率宾:四海之内的意思。宾,同“滨” 11.王:即王道,指统治者以仁义道德教化百姓、治理国家。 12化:教化,指君王对百姓施行的仁德教育 13.被(p):通“披”,施加,覆盖。 14.赖:幸蒙,依赖 15.万方:天下。 我是小翻译 贤明的君主坐朝临政,与大臣们共商国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政绩显著。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俯首称臣。 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 凤凰在竹林中欢乐地鸣叫,白马在草场上悠闲地吃草。 圣君的教化,覆盖一草一木;王道的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考考你的智慧 1.想一想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该怎么读,在正确读音下划横线。 A.坐朝问道( zhao chao) B.化被草木 2.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统治者要爱抚、体恤百姓,这样才能得到百姓拥护。() B.王道就是老百姓要无条件服从君主的统治 3.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天下太平的具体表现?
7 我是小助手 1. 道:治国之道。 2. 垂拱:垂衣拱手,意思是不用做什么而天下太平。一般用来称颂皇帝。 3. 平:公平。 4. 章:通“彰”,彰明,显著,鲜明。 5. 黎首:黎民百姓。 6. 臣伏:臣,臣服、接受;伏,低头、顺从。这里指让别人俯首称臣。 7. 戎羌:指古代少数民族犬戎、羌族,代表四方少数民族。 8. 遐迩(xiá ěr):远近。 9. 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意思是(天下)统一。 10. 率宾:四海之内的意思。宾,同“滨”。 11. 王: 即王道,指统治者以仁义道德教化百姓、治理国家。 12 化:教化,指君王对百姓施行的仁德教育。 13. 被(pī):通“披”,施加,覆盖。 14. 赖:幸蒙,依赖。 15. 万方:天下。 我是小翻译 贤明的君主坐朝临政,与大臣们共商国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政绩显著。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俯首称臣。 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 凤凰在竹林中欢乐地鸣叫,白马在草场上悠闲地吃草。 圣君的教化,覆盖一草一木;王道的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考考你的智慧 1. 想一想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该怎么读,在正确读音下划横线。 A. 坐朝.问道 (zhāo cháo) B. 化被.草木 (pī bèi ) 2. 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统治者要爱抚、体恤百姓,这样才能得到百姓拥护。( ) B. 王道就是老百姓要无条件服从君主的统治。 ( ) 3. 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天下太平的具体表现?
4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贤明君主?把他们的名号写在下面横线上。 弘扬传统文化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是齐国的美男子,身高八尺,相貌俊美 早晨,邹忌对妻子说:“你看我与城北的徐公谁更漂亮?”妻子应声回答: “您太漂亮了,徐公怎能和您相比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 怀疑自己未必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我跟徐公,哪个漂亮?”妾不加思索地 说:“徐公哪里比得过您呢?”第二天有客人来,邹忌问:“我与徐公,谁漂亮?” 客人答道:“徐公漂亮,您比徐公更漂亮!” 过了一天,徐公来到这里,邹忌端详许久,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再照镜 子,更觉得自己差得远。晚上,邹忌躺在床上琢磨近日发生的事情,明白了一个 道理,于是赶去见威王。 邹忌对威王说:“虽然我长得根本不如徐公美,但是妻子偏爱我,妾害怕我, 客人讨好我,结果我被说成是比徐公还要美的人。同样的道理,宫中嫔妃侍从没 有一个不效忠于您,朝中大小官吏没有一个不敬畏您,国内大小事没有一件不求 助于您,看来您受到的蒙蔽比我严重多了。”威王恍然大悟,立即颁布命令,奖 励人们进谏,勇敢地指出国王过失、朝政利弊。命令一发出,大家纷纷批评时政, 陈说利弊,进谏的人络绎不绝。几个月后,进谏的人变得断断续续。一年以后, 虽然有人还想进谏,可是已经没什么可说了。 因为善于纳谏、治国有方,齐国很快强大起来,燕、赵、韩、魏等国纷纷 前来依附。 千字文 (五) 国学片段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8 4.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贤明君主?把他们的名号写在下面横线上。 弘扬传统文化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是齐国的美男子,身高八尺,相貌俊美。 早晨,邹忌对妻子说:“你看我与城北的徐公谁更漂亮?”妻子应声回答: “您太漂亮了,徐公怎能和您相比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 怀疑自己未必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我跟徐公,哪个漂亮?”妾不加思索地 说:“徐公哪里比得过您呢?”第二天有客人来,邹忌问:“我与徐公,谁漂亮?” 客人答道:“徐公漂亮,您比徐公更漂亮!” 过了一天,徐公来到这里,邹忌端详许久,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再照镜 子,更觉得自己差得远。晚上,邹忌躺在床上琢磨近日发生的事情,明白了一个 道理,于是赶去见威王。 邹忌对威王说:“虽然我长得根本不如徐公美,但是妻子偏爱我,妾害怕我, 客人讨好我,结果我被说成是比徐公还要美的人。同样的道理,宫中嫔妃侍从没 有一个不效忠于您,朝中大小官吏没有一个不敬畏您,国内大小事没有一件不求 助于您,看来您受到的蒙蔽比我严重多了。”威王恍然大悟,立即颁布命令,奖 励人们进谏,勇敢地指出国王过失、朝政利弊。命令一发出,大家纷纷批评时政, 陈说利弊,进谏的人络绎不绝。几个月后,进谏的人变得断断续续。一年以后, 虽然有人还想进谏,可是已经没什么可说了。 因为善于纳谏、治国有方,齐国很快强大起来,燕、赵、韩、魏等国纷纷 前来依附。 千字文 (五) 国学片段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我是小助手 1.能:知识技能。 2.罔(wang):不 3.靡(mi):不 4.恃(shi):依赖,以……自负。 5.覆:验证,考验。 6.器:气度,胸怀 7.量:估量,度量。 我是小翻译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学到了知识技能,一定不要忘记。 不要随便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负 信守诺言要经得起考验,胸怀宽广得要难以估量。 考考你的智慧 1.下列词语中,()告诉我们为人要讲信用 A.信使可覆B.器欲难量C.得莫能忘 2.下列词语中,()告诉我们为人要心胸宽广。 A.信使可覆B.器欲难量C.得莫能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A.“靡恃己长”的意思是为人要谦逊,不能仗恃长处而骄傲自负。( B.“知过必改”告诉我们,有错就要及时改正。() 4.如果你的小伙伴有随便议论他人、瞧不起人的情况,你可以引用这段话 中的哪一句来劝他? 弘扬传统文化 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争地界 而打官司的奇闻。 张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 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在按地契打墙没有什么不对,即 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当时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也在朝为官, 老家具体事务由老管家操办。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修墙
9 我是小助手 1.能:知识技能。 2.罔(wǎng):不。 3.靡(mǐ):不。 4.恃(shì):依赖,以……自负。 5.覆:验证,考验。 6.器:气度,胸怀。 7.量:估量,度量。 我是小翻译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学到了知识技能,一定不要忘记。 不要随便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负。 信守诺言要经得起考验,胸怀宽广得要难以估量。 考考你的智慧 1. 下列词语中,( )告诉我们为人要讲信用。 A. 信使可覆 B. 器欲难量 C. 得莫能忘 2. 下列词语中,( )告诉我们为人要心胸宽广。 A. 信使可覆 B. 器欲难量 C. 得莫能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 A. “靡恃己长”的意思是为人要谦逊,不能仗恃长处而骄傲自负。( ) B.“知过必改”告诉我们,有错就要及时改正。 ( ) 4.如果你的小伙伴有随便议论他人、瞧不起人的情况,你可以引用这段话 中的哪一句来劝他? 弘扬传统文化 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争地界 而打官司的奇闻。 张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 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在按地契打墙没有什么不对,即 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当时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也在朝为官, 老家具体事务由老管家操办。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修墙
也有理有据,叶秀才的意见不值得答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 秀才是个倔脾气,咽不下这口气,一纸状文把张家告到了县衙 个小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 才担心,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坚持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连忙写信把这 事禀告了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第二天早上就动手拆墙,主动后退了 三尺。叶秀才深受感动,拆掉自家的墙,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 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 如今,这条六尺巷已经成了桐城县的一大历史名胜,而两家的礼让之举和张 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也成了一段千古佳话。 千字文 (六) 国学片段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我是小助手 1.形:言行举止。 2.表:仪表风度。 3.空谷:空旷的山谷 4.虚堂:宽敞的厅堂。 习:接二连三地反复,指回声 6.积:积累。 7.缘:因为。 8.庆:奖赏,回报。 9.尺璧:直径一尺的美玉,十分珍贵。 10.寸阴:短暂的时光。 11.竞:争取,珍惜
10 也有理有据,叶秀才的意见不值得答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 秀才是个倔脾气,咽不下这口气,一纸状文把张家告到了县衙。 一个小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 才担心,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坚持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连忙写信把这 事禀告了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第二天早上就动手拆墙,主动后退了 三尺。叶秀才深受感动,拆掉自家的墙,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 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 如今,这条六尺巷已经成了桐城县的一大历史名胜,而两家的礼让之举和张 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也成了一段千古佳话。 千字文 (六) 国学片段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我是小助手 1. 形:言行举止。 2. 表:仪表风度。 3. 空谷:空旷的山谷。 4. 虚堂:宽敞的厅堂。 5. 习:接二连三地反复,指回声。 6. 积:积累。 7. 缘:因为。 8. 庆:奖赏,回报。 9. 尺璧:直径一尺的美玉,十分珍贵。 10.寸阴:短暂的时光。 11.竞:争取,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