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往考号、姓名是否与本 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 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槁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元▲(xiao)②▲(yu)越③习以为_▲( chang)④明眸善_▲(ai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一侧枕河石栏把时光留转诉说给你,两眼沿路古井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俯身探 视苔痕青绿的井口,你会平添感概:两千年了,历尽苍桑,它依然清澈无比!抬首凝 望墙影斑驳的老宅,你会顿生暇想:喇叭声响,爆竹连天,一顶花轿抬进巷来…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则不复也。”(《论语》) 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孟子》) ③▲,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 》) ④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月有阴晴阳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 1页(共 6 页) 2011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2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 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 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元 ▲ ( xiāo) ② ▲ (yú)越 ③习以为 ▲ (cháng) ④明眸善 ▲ (lài)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一侧枕河石栏把时光留转诉说给你,两眼沿路古井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俯身探 视苔痕青绿的井口,你会平添感概:两千年了,历尽苍桑,它依然清澈无比!抬首凝 望墙影斑驳的老宅,你会顿生暇想:喇叭声响,爆竹连天,一顶花轿抬进巷来……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则不复也。”(《论语》) 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 。(《孟子》) ③ ▲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 ▲ 》) ④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 。(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题》) ⑧ ▲ ,月有阴晴阳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名著阅读。(5分)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有人来救他们,但 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 ②《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陷害刺配沧州的?这人又派谁收买了押送林冲的公差? 当公差在野猪林想要打死林冲的时候,又是谁救下了林冲? 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3分)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 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 正,才能获得健康。 ①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 词 ②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 ”改为“ ③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 以一战。战则请从。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B.又何间焉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C.r小大之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忠之属也 召令徒属(《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 2页(共 6 页) 4.名著阅读。(5 分)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有人来救他们,但 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 ②《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陷害刺配沧州的?这人又派谁收买了押送林冲的公差? 当公差在野猪林想要打死林冲的时候,又是谁救下了林冲? 5.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3 分)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 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 正,才能获得健康。 ①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 ▲ ”一词。 ②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 ▲ ”改为“ ▲ ”。 ③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 ”改为“ ▲ ”。 第二部分(44 分)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6~9 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 以一战。战则请从。”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 分) A. 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B. 又何间.焉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C. 小大之.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 忠之属.也 召令徒属.(《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 分)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 都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 护所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 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阅读《孔乙己》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3题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 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 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 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 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 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 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 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 3页(共 6 页)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 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 都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10 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 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 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阅读《孔乙己》中的几段文字,完成 11-13 题。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 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 意的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 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 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 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 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 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
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 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 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11.孔乙己被酒客揭短后竭力争辩,为什么言语中要夹些“难懂的话”?作者这样安排有 什么用意?(3分) 12.“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一句中的“仍然”一词表现出掌柜怎样的心 理?请简要分析。(2分) 13.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时说:“小说中最妙的文字是‘孔己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3分) 阅读培根《论友谊》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4-16题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 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 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 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 你将被分掉—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土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 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全。实际上,这也是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 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 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 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 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当人把一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 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 促膝交谈可以比—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 友,人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 思想更加锐利。 友谊对于人除了以上所说这些益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 榴上的果仁,难以—细数。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 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 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14.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分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 4页(共 6 页) 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 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 “打 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11.孔乙己被酒客揭短后竭力争辩,为什么言语中要夹些“难懂的话”?作者这样安排有 什么用意?(3 分) 12.“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一句中的“仍然”一词表现出掌柜怎样的心 理?请简要分析。(2 分) 13.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时说:“小说中最妙的文字是‘孔己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3 分) 阅读培根《论友谊》中的几段文字,完成 14-16 题。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 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 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 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 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全。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 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 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 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 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当人把一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 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 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 友,人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 思想更加锐利。 友谊对于人除了以上所说这些益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 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 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 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14.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 分)
15.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分论点又有哪些?(3分) 16.请说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一句中“繁华的沙漠”的含义。(2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莫扎特的造访 赵丽宏 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 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钢琴协奏曲》。 妻子在读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 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 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 我这样回答儿子 ④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 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 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囻润,犹如—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 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 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 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 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 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 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 膀… ⑤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 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 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 “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 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 5页(共 6 页) 15.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分论点又有哪些?(3 分) 16.请说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一句中“繁华的沙漠”的含义。(2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7 - 21 题。 莫扎特的造访 赵丽宏 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 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 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 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 10 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 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 我这样回答儿子。 ④10 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 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 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 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 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 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 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 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 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 膀…… ⑤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 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 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 “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⑥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 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