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学讲稿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观赏植物的定义,任务和学习方法 观赏植物的定义:凡是有美丽的花朵、茎、叶、果实或树姿优美,可供观赏或装饰 使用者,都称之为观赏植物 观赏植物可布置公园,美化庭院,在各种庆典集会或社会交际时,也可以插花、盆 景、花蓝、花圈等,布置会场或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观赏植物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植物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作好预习,认真听讲,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真作笔记: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3)认真总结:起到消化、吸收的目的。广览群书,采众家之长,吸取精华。 第二节观赏植物在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植物造景的概念,意义及国外动态 顾名思义,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 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具有不同的爱好和观点。 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多半是规则式。究其根源,据说主要始于 体现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及鸟兽形体,以体现植物也服从人们 的意志,当然,在总体布局上,这些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较 协调一致,有很高的人工美的艺术价值。如用欧洲紫杉修剪成又高、又厚的绿墙,与古城堡的城 墙非常协调;植于长方形水池四角的植物也常被修剪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体:锦熟黄杨常被剪成各 种模纹或成片的绿毯:尖塔形的欧洲紫杉植于教堂四周:甚至一些行道树的树冠都被剪成几何形 体。规则式的植物景观具有庄严、肃穆的气氛,常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另一种则是自然式的植 物景观。模拟自按然森林、草原、草甸、沼泽等景观及农村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 组织植物景观。体现植物自然的个体美及群体美,从宏观钠季相变化到枝、叶。花、果、刺等细 致的欣赏。自然式的植物景观容易体现宁静、深遥、活泼的气氛。随着各学科及经济飞速地发展, 人们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加之,不愿再将大笔金钱浪费在养护管理这些整形的植物景观上,人
观赏植物学讲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观赏植物的定义,任务和学习方法 观赏植物的定义:凡是有美丽的花朵、茎、叶、果实或树姿优美,可供观赏或装饰 使用者,都称之为观赏植物。 观赏植物可布置公园,美化庭院,在各种庆典集会或社会交际时,也可以插花、盆 景、花蓝、花圈等,布置会场或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观赏植物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植物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作好预习,认真听讲,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真作笔记: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3)认真总结:起到消化、吸收的目的。广览群书,采众家之长,吸取精华。 第二节 观赏植物在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意义及国外动态 顾名思义,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 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具有不同的爱好和观点。 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多半是规则式。究其根源,据说主要始于 体现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及鸟兽形体,以体现植物也服从人们 的意志,当然,在总体布局上,这些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较 协调一致,有很高的人工美的艺术价值。如用欧洲紫杉修剪成又高、又厚的绿墙,与古城堡的城 墙非常协调;植于长方形水池四角的植物也常被修剪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体;锦熟黄杨常被剪成各 种模纹或成片的绿毯;尖塔形的欧洲紫杉植于教堂四周;甚至一些行道树的树冠都被剪成几何形 体。规则式的植物景观具有庄严、肃穆的气氛,常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另一种则是自然式的植 物景观。模拟自按然森林、草原、草甸、沼泽等景观及农村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 组织植物景观。体现植物自然的个体美及群体美,从宏观钠季相变化到枝、叶。花、果、刺等细 致的欣赏。自然式的植物景观容易体现宁静、深遥、活泼的气氛。随着各学科及经济飞速地发展, 人们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加之,不愿再将大笔金钱浪费在养护管理这些整形的植物景观上,人们
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于是,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 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自然美外,人们更为重视的是植物所产生的 生态效应。植物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所要求的生态环 境。随着世界人口密度的加大,工业飞速地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所产 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到处污染环境,酸雨到处发生,危及人类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很多反常的气 候。人们不仅惊呼,如再破坏植物资源,必将自己毁灭自己,只有重视和遍植植物,才能拯救自 己。为此,当今世界上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 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首先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救自己 为此,当今世界上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 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首先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有目的地规划和栽植了大片绿带( Green Belt)。一些新城镇建立之前,先在四周营造大片森林,如山毛榉林、烨木林等,创造良好的 生态环境,然后在新城镇附近及中心,重点美化。英国在规划高速公路时,需先由风景设计师确 定线路,喜欢按地形。景观采用蜿蜒曲折、波状起伏的线路,前方常有美丽的植物景观,司机开 车时,车移景异,一路上有景可赏,不易疲劳。在高速公路两旁结合保护自然资源,植有20余 米宽的林带,使野生小动物及植物有生存之处。 960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搬入了具有小花园的私人住宅,于是按主人不同爱好及年龄 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布置,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微型台地园、墙园、花境、小温室等,并 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的植物材料。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商业性需要,将植物景观引入室内已蔚然成风。耐荫的观叶植物 无士栽培技术大为发展,有无漂亮的室内外植物景观已成为一些宾馆级别评比的重要条件之 为了提高商业谈判的效果,有专门出租的办公大楼,大楼中有底层花园、屋顶花园、层间花园 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玻璃窗,看到四周和谐、安静的植物景观,创造了良好的商业洽谈环境。超级 市场内伴随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色彩艳丽的开花植物,使商品更为增色。室内游泳池种上几株 高大的垂叶榕( Ficu benjamina)以及一些热带的植物,池边设置大、小卵石,墙上画着椰子 林、沙漠景观,真真假假,使游泳者犹如置身于热带环境中,畅游嘻戏。一些富有的家庭,提倡 让每一房间都布置成花园一般,当然少不了各种植物,于是指导室内植物造景的书籍也不断出版 了,如《您的室内花园》( Your Indoor garden)、《室内花园》( Indoor garden)、《室内 景观》( interior Landscape)、《每个房间似花园》、( Everyroom a Garden)、《室内景 观设计》( Design- ing the interior Landscape)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向往重返自然, 在植物的景观中满足自己赏美,并置身于清新、幽静的环境中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和体力 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首先要有丰富的植物材料。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本国 植物不够用,就派员到国外搜寻植物,大量引入应用。英、法、俄、美、德等国就是在19世纪 大量从中国引走成千上万的观赏植物,为他们植物造景服务。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 类仅1700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在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己拥有50000种来自世界各地 的活植物,回顾一下历史,可见英国早在1560-1620年已开始从东欧引种植物;1620-1686 年去加拿大引种植物:1687-1772年收集南美的乔灌木:1772-1820年收集澳大利亚的植物 1820-1900年收集日本的植物:从1839-1938年这一百年中,选择了我国甘肃、陕西、四川、 湖北、云南及西藏作为重点,引种了大量的观赏植物,为英国园林中植物景观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植物景观的创造,仅靠这些自然的植物种类还不尽人意,为此,园艺学科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尤其是选种、育种、创造新的栽培变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为了创造高山景观,模拟高山植物
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于是,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 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 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自然美外,人们更为重视的是植物所产生的 生态效应。植物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所要求的生态环 境。随着世界人口密度的加大,工业飞速地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所产 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到处污染环境,酸雨到处发生,危及人类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很多反常的气 候。人们不仅惊呼,如再破坏植物资源,必将自己毁灭自己,只有重视和遍植植物,才能拯救自 己。为此,当今世界上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 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首先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救自己。 为此,当今世界上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 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首先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有目的地规划和栽植了大片绿带(Green Belt)。一些新城镇建立之前,先在四周 营造大片森林,如山毛榉林、烨木林等,创造良好的 生态环境,然后在新城镇附近及中心,重点美化。英国在规划高速公路时,需先由风景设计师确 定线路,喜欢按地形。景观采用蜿蜒曲折、波状起伏的线路,前方常有美丽的植物景观,司机开 车时,车移景异,一路上有景可赏,不易疲劳。在高速公路两旁结合保护自然资源,植有 20 余 米宽的林带,使野生小动物及植物有生存之处。 1960 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搬入了具有小花园的私人住宅,于是按主人不同爱好及年龄, 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布置,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微型台地园、墙园、花境、小温室等,并 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的植物材料。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商业性需要,将植物景观引入室内已蔚然成风。耐荫的观叶植物、 无士栽培技术大为发展,有无漂亮的室内外植物景观已成为一些宾馆级别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了提高商业谈判的效果,有专门出租的办公大楼,大楼中有底层花园、屋顶花园、层间花园。 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玻璃窗,看到四周和谐、安静的植物景观,创造了良好的商业洽谈环境。超级 市场内伴随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色彩艳丽的开花植物,使商品更为增色。室内游泳池种上几株 高大的垂叶榕(Ficu benjamiana)以及一些热带的植物 ,池边设置大、小卵石,墙上画着椰子 林、沙漠景观,真真假假,使游泳者犹如置身于热带环境中,畅游嘻戏。一些富有的家庭,提倡 让每一房间都布置成花园一般,当然少不了各种植物,于是指导室内植物造景的书籍也不断出版 了,如《您的室内花园》(Your Indoor Garden)、《室内花园》(Indoor Garden)、《室内 景观》(interior Landscape)、《每个房间似花园》、 (Everyroom a Garden)、《室内景 观设计》(Design-ing the interior Landscape)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向往重返自然, 在植物的景观中满足自己赏美,并置身于清新、幽静的环境中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和体力。 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首先要有丰富的植物材料。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本国 植物不够用,就派员到国外搜寻植物,大量引入应用。英、法、俄、美、德等国就是在 19 世纪 大量从中国引走成千上万的观赏植物,为他们植物造景服务。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 类仅 1700 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在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己拥有 50000 种来自世界各地 的活植物,回顾一下历史,可见英国早在 1560-1620 年已开始从东欧引种植物;1620 一 1686 年去加拿大引种植物;1687 一 1772 年收集南美的乔灌木;1772-1820 年收集澳大利亚的植物; 1820-1900 年收集日本的植物;从 1839 一 1938 年这一百年 中,选择了我国甘肃、陕西、四川、 湖北、云南及西藏作为重点,引种了大量的观赏植物,为英国园林中植物景观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植物景观的创造,仅靠这些自然的植物种类还不尽人意,为此,园艺学科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尤其是选种、育种、创造新的栽培变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为了创造高山景观,模拟高山植物
匍伏、低矮、叶小、花艳等特色,除了选择一批诸如句子属( Cotoneaster spp。)植物及花色 鲜艳的宿根、球根花卉外,一些正常生长有几十米高的雪松、北美红杉、铁杉、云杉等都被育 成了匍地的体形。由于岩石园往往面积较小,故需要小比例的植物,于是很多裸子植物都育成了 高不盈米的低矮树形;为了丰富植物色彩、体形和线条(见图1),很多垂枝类型的栽培变种 应运而生。如垂枝北非雪松( Cedrus atlanticacy. Pendula)、垂枝欧洲山毛榉 ( Fagussy lvaticacv. pendula)、垂枝桦( Betula pendula cv. Tristis)、垂枝山楂( Crataegus monogyna cv. Pendula)、垂枝狭叶白蜡( Fraxinus angustifolia cv. Pendula)、垂枝构骨 冬青( Ilexaqui folium cv. Pendula)、垂枝桑( Morus alba cy pendula)、垂枝柳叶梨( Pyrus salicihlia cv. Pendula)、垂枝榆( Ulmus carpinihlia cv. Pendula)、垂枝落羽松( Taxodium distichum cv. Pendula)等。柱形的栽培变种,如柱形红花槭( Acer rubrum cv. Columnare) 塔形银械( Acer saccharinum cv. Pyrami dalis)、塔形欧洲七叶树( Aesculus hippocastanum cv. Pyramidalis)、桂形欧洲鹅耳枥( Carpinus betulus cv. Columnaris)、柱形美洲花柏 ( Chamaecyparis lawsoniana cv. Columnaris)、塔形柏木( Cupressus glabra cv. Pyramidalis)、塔形桧柏( Juniperus chinensis cv. Pyramidalis)、塔形铅笔柏( Juniperus virgIniana cv. Pyramidi FORMis)、塔形云杉( Piceaabiescy. Pyrarnidalis)、塔形银白杨 ( Populus alba cv. Pyramidalis)、钻天杨( Populus nigra cv. Italica)、柱形无梗花砾 ( Quercus petraea cv. Columnaris)、塔形西洋接骨木( Sambucus nigra cv. Pyrami dalis)和 直立紫杉( Taxus baccata cv. Staridishii)等。其他还有很多帚形、球形等变种。为了丰富 园林中的色彩,培育出大量的彩叶植物,如黄叶青皮槭( Acer cappadocicum cv. Aureum),红 叶青皮槭( Acer cappadocicum cv. Rubrum)、黄叶复叶槭( Acer negundo cv. Auratum)、花 叶复叶碱( Acer ne gundo cv. Variegatum)、深红挪威槭( Acer platanoides cv. Crimson King)、 黄叶美国木豆树( Catalpa bignonioides cv. Aurea)、灰绿北非雪松( Cedrus ailani ica cv. Glauca)。金黄美洲花柏〔 Chamaecyparis lawsoniana cv. Golden King)、金叶花柏( Chamaecyparis pisifera cv. Aures)、花叶灯台树( Cornus controversa cv. Variegata)、紫叶榛( Cory lus mmlaximacv. Purpurea)、紫叶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cv. Royal purple)、紫叶欧洲山毛筷 ( Fagus sy l vatica cv. Atropurpurea)、垂枝欧洲山毛惨( Fagus sylvatica cv. Aureapendula) 黄叶红枥( Quercus rubra cv. Aureaata)、紫叶英国枥( Quercus rober cv. Purpurea)、花 叶英国枥( Quercus rober cv. Variegata)、花叶苦枥( Quercurs carries cv. Variegata) 花叶白蜡( Fraxinus pennsy vanica cv. Variegata)、金黄叶构骨冬青( Ilex aquifolium cv Golden Queen)、灰绿北美云杉( Picea pungens cv. Glauca)、黄叶山梅花( Philadelphus coronarius cv. Aureus)、黄叶水( Ligustrum ovalifolium cv. Aureum)、黄叶加拿大按骨木 ( Sambucus canadensiscy aurea)、黄叶欧洲紫杉( Taxus bacca cv. Aurea)等 园林设计师对植物景观的重视是植物造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园林设 计师在设计植物景观时有一个很强烈的观点,那就是“没有量就没有美”,强调大片栽植,当然这 与欣赏植物个体美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要体现群体效果,就需要大量种苗,这就促使繁殖、栽 培水平大大地提高。英国谢菲尔德公园( S haffieldpark)内有四个湖面,遍植各种不同体形 色彩的乔灌木及奇花异卉,在介绍公园的导游小册子中就明确地指出,该园不是为欣赏喷泉、建 等园林设施,主要是让游人欣赏植物景观的。 二、我国园林中植物造竟的现状 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于这一点是公认而没 有异议的。然而在现实中往往有二种观点和做法存在。一种是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 广场等,而轻视植物。这在园林建设投资的比例及设汁中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某些偏激者认为
匍伏、低矮、叶小、花艳等特色,除了选择一批诸如旬子属(Cotoneaster spp。)植物及花色 鲜艳的宿根、球 根花卉外,一些正常生长有几十米高的雪松、北美红杉、铁杉、云杉等都被育 成了匍地的体形。由于岩石园往往面积较小,故需要小比例的植物,于是很多裸子植物都育成了 高不盈米的低矮树形;为了丰富植物色彩、体形和线条 (见图 1),很多垂枝类型的栽培变种 应运而生。如垂枝北非雪松(Cedrus atlanticacv.Pendula)、垂枝欧洲山毛榉 (Fagussylvaticacv.pendula)、 垂枝桦(Betula pendula cv. Tristis)、垂枝山楂(Crataegus nionogyna cv. Pendula)、垂枝狭叶白蜡(Fraxinus angustifolia cv. Pendula)、垂枝构骨 冬青(Ilexaquifolium cv.Pendula)、垂枝桑 (Morus alba cv Pendula)、垂枝柳叶梨(Pyrus salicihlia cv. Pendula)、垂枝榆(Ulmus carpinihlia cv.Pcendula)、垂枝落羽松 (Taxodium distichum cv.Pendula)等。柱形的栽培变种,如柱形红花槭(Acer rubrum cv.Columnare)、 塔形银械(Acer saccharinum cv.Pvramidalis )、塔形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cv. Pyramidalis)、桂形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 cv. Columnaris )、柱形美洲花柏 (Chamaecyparis lawsoniana cv. Columnaris )、塔形柏木(Cupressus glabra cv.Pyramidalis)、塔形桧柏(Juniperus chinensis cv. Pvramidalis)、塔形铅笔柏(Juniperus virginiana cv.PyramidiFORMis)、塔形云杉(Piceaabiescv. Pyrarnidalis)、塔形银白杨 (Populus alba cv.Pyramidalis)、钻天杨 (Populus nigra cv. Italica)、柱形无梗花砾 (Quercus petraea cv. Columnaris)、塔形西洋接骨木(Sambucus nigra cv.Pyramidalis) 和 直立紫杉(Taxus baccata cv.Staridishii)等。其他还有很多帚形、 球形等变种。为了丰富 园林中的色彩,培育出大量的彩叶植物,如黄叶青皮槭(Acer cappadocicum cv.Aureum),红 叶青皮槭(Acer cappadocicum cv. Rubrum)、黄叶复叶槭(Acer negundo cv. Auratum)、花 叶复叶碱(Acer negundo cv. Variegatum)、深红挪威槭(Acer platanoides cv.Crimson King)、 黄叶美国木豆树(Catalpa bignonioides cv.Aurea)、灰绿北非 雪松(Cedrus ailaniica cv. Glauca)。金黄美洲花柏〔Chamaecyparis lawsoniana cv.Golden King)、金叶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cv. Aures)、花叶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 cv.Bariegata)、紫叶榛(Corylus maximacv.Purpurea)、紫叶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cv. Royal purple)、紫叶欧洲山毛筷 (Fagus sylvatica cv. Atropurpurea)、垂枝欧洲山毛惨(Fagus sylvatica cv. Aureapendula)、 黄叶红枥(Quercus rubra cv.Aureaata)、紫叶英国枥 (Quercus rober cv. Purpurea)、花 叶英国枥(Quercus rober cv. Variegata)、花叶苦枥(Quercurs cerries cv.Variegata)、 花叶白蜡 (Fraxinus pennsyl vanica cv. Variegata)、金黄叶构骨冬青(Ilex aquifolium cv. Golden Queen)、灰绿北美云杉(Picea pungens cv. Glauca)、黄叶山梅花(Philadelphus coronarius cv.Aureus)、黄叶水 (Ligustrum ovalifoliun cv.Aureum)、黄叶加拿大按骨木 (Sambucus canadensiscv Aurea)、黄叶欧洲紫杉(Taxus baccat cv. Aurea)等。 园林设计师对植物景观的重视是植物造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园林设 计师在设计植物景观时有一个很强烈的观点,那就是“没有量就没有美”,强调大片栽植,当然这 与欣赏植物个体美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要体现群体效果,就需要大量种苗,这就促使繁殖、栽 培水平大大地提高。 英国谢菲尔德公园(Shaffieldpark)内有四个湖面,遍植各种不同体形、 色彩的乔灌木及奇花异卉,在介绍公园的导游小册子中就明确地指出,该园不是为欣赏喷泉、建 等园林设施,主要是让游人欣赏植物景观的。 二、我国园林中植物造竟的现状 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于这一点是公认而没 有异议的。然而在现实中往往有二种观点和做法存在。一种是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 广场等,而轻视植物。这在园林建设投资的比例及设汁中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某些偏激者认为
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是写意自然山水园,山水便是园林的骨架,挖湖堆山理所当然,而植物只是 毛发而。仔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人宅园中各园林因素比例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私人宅园的面积较小,园主人往往是一家一户的大家庭,需要大量居室、客厅、书房等,因此常 常以建筑来划分园林空间,建筑比例当然很大。园中造景及赏景的标准常重意境,不求实际比例, 着力画意,常以一享一木、一石一草构图,一方叠石代巍峨高山,一泓水示江河湖泊,室内案头 置以盆景玩赏,再现飓尺山林。植物景观的欣赏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如松、竹。梅为 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玉棠富贵等。因此植物种类用量 都很少。这固然满足了一家一户的需要,但不是当今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方向。而今人口密度、经 济建设、环境条件、甚至人们的爱好与古代相比已相去甚远,故而,我们园林建设中除应保留右 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华部分,还需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某些人在园 林建设中急于求成,而植物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生长,才见效果。可是挖湖堆山,叠石筑路、营造 亭。台、楼、阁则见效快。由此也助长了轻植物的倾向,使本来就很有限的绿地面积得不到充分 利用。更有甚者,有的在真山上叠假山,假山愈叠愈高,叠得收不住顶。有的将不同质地及颜色 的石料,犬牙交错 堆砌在一起,犹如刀山剑树。遗憾的是,有些建国后建起来的植物景 观比例较大的新公园,也在这股风中大兴土木,筑台建享,而且建筑体量愈来愈大,将本来的单 体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减少了绿地面积。最不能容忍的是,在景点周围随意建造大体量的高层建 筑,以致破坏了园林景观。近年来兴起喷泉,有的追求喷得高,有的乱择地点,竟然在原来景观 很好的湖中设喷泉,破坏了湖中倒影美景。另一种观点是提倡园林建设中应以植物景观为主 认为植物景观最优美,是具有生命的画面,而且投资少。自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很多人 有机会了解西方国家园林建设中植物景观的水平,深感仅依靠我国原有传统的古典园林已满足不 了当前游人游赏及改善环境生态效应的需要了。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 植物景观。植物造景的观点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不少地方园林单位积极营造森林公园, 有的己开始尝试植物群落设计。相应的部门也纷纷成立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另一方面园林工 作者与环保工作者相互协作对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与国外园林 水平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园林中用在植物遣景上的植物种类很贫乏。如国 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干种,而我国广州也仅用了300多种,杭州、上海200余种,北京100 余种,兰州不足百种。我国植物园中所收集的活植物没有超过5000种的,这与我资源大国的地 位是极不相称的。难怪一些外国园林专家在撰写中国园林时对我国园林工作者置丰富多彩的野生 观赏植物资源而不用,感到迷惑不解。其次是观赏园艺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育种及栽培养护水 平上。一些以我国为分布中心的花卉,如杜鹃。报春、山茶、丁香、百合、月季、翠菊等,不但 没有加以很好利用,育出优良的栽培变种,有的甚至退化得不宜再用了。最后,在植物造景的科 学佐和艺术性上也相差很远,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传统的植物种类及配植方式,应向植物分类 植物生态、地植物学等学科学习和借收。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三、中国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资源和宝贵的科学遗产。 观赏植物资源是植物造景的基础,中国地大物博,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多彩,仅种子植物就超 过25000种以上,其中乔灌木种类约8000多种。很多著名的观赏植物以我国为分布中心,为公 认的“花卉王国” 1、西方国家引种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史实 16世纪葡萄牙人首先从海上进入中国引走了甜橙,17世纪英国人,荷兰人相继而来。1689 年最早来中国采集植物的是英国的外科医生詹姆斯·坎安宁,他收集有600份标本,并命名了杉
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是写意自然山水园,山水便是园林的骨架,挖湖堆山理所当然,而植物只是 毛发而。仔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人宅园中各园林因素比例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私人宅园的面积较小,园主人往往是一家一户的大家庭,需要大量居室、客厅、书房等,因此常 常以建筑来划分园林空间,建筑比例当然很大。园中造景及赏景的标准常重意境,不求实际比例, 着力画意,常以一享一木、一石一草构图,一方叠石代巍峨高山,一泓水示江河湖泊,室内案头 置以盆景玩赏,再现飓尺山林。植物景观的欣赏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如松、竹。梅为 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玉棠富贵等。因此植物种类用量 都很少。这固然满足了一家一户的需要,但不是当今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方向。而今人口密度、经 济建设、环境条件、甚至人们的爱好与古代相比已相去甚远,故而,我们园林建设中除应保留右 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华部分,还需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某些人在园 林建设中急于求成,而植物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生长,才见效果。可是挖湖堆山,叠石筑路、营造 亭。台、楼、阁则见效快。由此也助长了轻植物的倾向,使本来就很有限的绿地面积得不到充分 利用。更有甚者,有的在真山上叠假山,假山愈叠愈高,叠得收不住顶。有的将不同质地及颜色 的石料,犬牙交错,粗糙地堆砌在一起,犹如刀山剑树。遗憾的是,有些建国后建起来的植物景 观比例较大的新公园,也在这股风中大兴土木,筑台建享,而且建筑体量愈来愈大,将本来的单 体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减少了绿地面积。最不能容忍的是,在景点周围随意建造大体量的高层建 筑,以致破坏了园林景观。近年来兴起喷泉,有的追求喷得高,有的乱择地点,竟然在原来景观 很好的湖中设喷泉,破坏了湖中倒影美景。 另一种观点是提倡园林建设中应以植物景观为主。 认为植物景观最优美,是具有生命的画面,而且投资少。自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很多人 有机会了解西方国家园林建设中植物景观的水平,深感仅依靠我国原有传统的古典园林已满足不 了当前游人游赏及改善环境生态效应的需要了。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 植物景观。植物造景的观点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不少地方园林单位积极营造森林公园, 有的已开始尝试植物群落设计。相应的部门也纷纷成立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另一方面园林工 作者与环保工作者相互协作对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与国外园林 水平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园林中用在植物遣景上的植物种类很贫乏。如国 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干种,而我国广州也仅用了 300 多种,杭州、上海 200 余种,北京 100 余种,兰州不足百种。我国植物园中所收集的活植物没有超过 5000 种的,这与我资源大国的地 位是极不相称的。难怪一些外国园林专家在撰写中国园林时对我国园林工作者置丰富多彩的野生 观赏植物资源而不用,感到迷惑不解。其次是观赏园艺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育种及栽培养护水 平上。一些以我国为分布中心的花卉,如杜鹃。报春、山茶、丁香、百合、月季、翠菊等,不但 没有加以很好利用,育出优良的栽培变种,有的甚至退化得不宜再用了。最后,在植物造景的科 学佐和艺术性上也相差很远,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传统的植物种类及配植方式,应向植物分类、 植物生态、地植物学等学科学习和借收。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三、中国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资源和宝贵的科学遗产。 观赏植物资源是植物造景的基础,中国地大物博,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多彩,仅种子植物就超 过 25000 种以上,其中乔灌木种类约 8000 多种。很多著名的观赏植物以我国为分布中心,为公 认的“花卉王国”。 1、西方国家引种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史实 16 世纪葡萄牙人首先从海上进入中国引走了甜橙,17 世纪英国人,荷兰人相继而来。1689 年最早来中国采集植物的是英国的外科医生詹姆斯·坎安宁,他收集有 600 份标本,并命名了杉
木。专业引种开始于19世纪。1803年,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派汤姆斯·埃义斯引走了中国的多 花蔷薇、栎棠、南夭竺、木香及淡紫百合,并将此百合繁殖了1万个球。1815年英国决定在中 国建立使馆,指定植物学家克拉克·艾贝尔为使馆内科医生,他和助手引回300种植物种子,其 中包括梅和六道木。罗夫船长引走了云南山茶和紫藤,这株紫藤1818年栽于花园中,至1839 年已长达55m,覆盖167m2的墙面,一次开67.5万朵花,被认为是世界上观赏植物中的一个 奇迹。从1839年起,英国多次派员来华收集园林植物资源,同时兼顾收集很多重要的经济植物 资源,使我国很多珍贵、有价值的植物资源不断流向国外。其重要人员如下: 罗伯特·福琼( Robert fortune)由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派遣,在1839-1860年中曾四次来 华调査及引种。协会命他引种野生或栽培的观赏植物及经济植物的种子,收集花园、农业和气象 情报资料,并特别要他收集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桃的栽培品种、不冋品质的荼叶、在香港的灯笼花 生长环境,调査有无黄色重瓣月季、黄色山茶及蓝色芍药等,收集荷花的变种。佛手。金柑、食 用百合及做宣纸的原料植物,分析植被生长茂密处自然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适合山茶。杜鹃、菊花 灯笼花等植物生长的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福琼从中国引走了秋牡丹、桔梗、金钟花、构骨、石岩 杜鹃、柏木、阔叶十大功劳、榆叶梅、榕树、搜疏、12-13种牡丹栽培品种、二种小菊变种和 云杜鹃。二种小菊变种后来成为英国杂种满天星菊花的亲本。云锦杜鹃在英国近代杂种杜鹃中起 了重要作用。在1851年2月他通过海运,运走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同 时带走6名中国制茶专家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导致目前印度及斯里兰卡茶叶生产兴旺发达。他 将其在中国的经历写了四本书:《漫游华北三年》、《在茶叶的故乡—一中国的旅游》、《层住 在中国人之间》、《益都和北京》 亨利·威尔逊(E。H。 Wilson)于1899-1918年五次来华采集、引种。首次来华是专为威 奇安公司引种拱桐的。他走遍了鄂西北、滇西南、长江南北,回国时带回906份标本,305种植 物,35箱球根、宿根花卉,其中有著名的巴山冷杉、血皮械、猕猴桃、大卫安新妇、绛花醉鱼 草、小木通、藤绣球、铁乡莲、矮生佝子、木帚拘子、寻珙桐、双盾、山玉兰、湖北海棠、金老 梅、喇叭杜鹃,粉皇杜鹃、红果树、皱皮英援等 第二次来华去了峨眉山。成都平原、川西北及甘肃的边界、鄂西,收集了很多草杠观赏植物, 尤其是绿绒蒿及鲜红色的榴叶山绒蒿,又引种了很多矮小植物种类,如湖北小劈、金花小劈、叼 林海棠、大叶杨、川西报春、维氏报春、带叶报春,大苞大黄、美容杜鹃、隐蕊杜鹃。黄花杜鹃、 苏氏杜鹃,华西蔷激、威茉蔷薇、西南英迷等。 第三次来华爬了峨眉山,华山、华武山气侯潮湿的石灰岩三角地带,他发现了大片繁茂的杜 鹃,如向客杜鹃、银叶杜鹃、美容杜鹃、臭批杷、金顶杜鹃、石瓦杜鹃,宝兴杜鹃、绿点都机杜 鹃、刺芒杜鹃。长毛杜鹃等,发现的乔灌木有青榨械、猕猴桃、苍山冷杉、云南铁杉、峨眉蔷薇 威氏山梅花。回国时他带走了大量种子,如萨氏小劈、驳骨丹。连香树、四照花,散生拘子、铆 叶·拘子。湖北臭檀。绿柄白鹃梅、萨氏绣球、四川玉兰、毛肋杜鹃、圆叶杜鹃。卵果蔷薇、膀 胱果和巴东荚莱等的种子。 第四次来华认湖北石灰岩山地的植被调查到四川红色砂岩上的植被,引走了成千上万的王百 合球根,还有高原卷丹、沙紫百合、或茉百合和云杉。1918年池去台湾引走了台杉、台湾百合 五爪金龙和台湾马醉木。1913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他的著作《一个植物学家在华西》,1929年再 版于美国,改名为《中国一一花园之母》书中介绍了中国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及他采集、引种的 工作经过,这对各国纷纷派员来华收集和引种园林植物资源起了很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木。专业引种开始于 19 世纪。1803 年,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派汤姆斯·埃义斯引走了中国的多 花蔷薇、栎棠、南夭竺、木香及淡紫百合,并将此百合繁殖了 l 万个球。1815 年英国决定在中 国建立使馆,指定植物学家克拉克·艾贝尔为使馆内科医生,他和助手引回 300 种植物种子,其 中包括梅和六道木。罗夫船长引走了云南山茶和紫藤,这株紫藤 1818 年栽于花园中,至 1839 年已长达 55m,覆盖 167m2 的墙面,一次开 67.5 万朵花 ,被认为是世界上观赏植物中的一个 奇迹。从 1839 年起,英国多次派员来华收集园林植物资源,同时兼顾收集很多重要的经济植物 资源,使我国很多珍贵、有价值的植物资源不断流向国外。其重要人员如下: 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由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派遣,在 1839 -1860 年中曾四次来 华调查及引种。协会命他引种野生或栽培的观赏植物及经济植物的种子,收集花园、农业和气象 情报资料,并特别要他收集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桃的栽培品种、不同品质的茶叶、在香港的灯笼花 生长环境,调查有无黄色重瓣月季、黄色山茶及蓝色芍药等,收集荷花的变种。佛手。金柑、食 用百合及做宣纸的原料植物,分析植被生长茂密处自然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适合山茶。杜鹃、菊花。 灯笼花等植物生长的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福琼从中国引走了秋牡丹、桔梗、金钟花、构骨、石岩 杜鹃、柏木、阔叶十大功劳、榆叶梅、榕树、搜疏、12-13 种牡丹栽培品种、二种小菊变种和 云杜鹃。二种小菊变种后来成为英国杂种满天星菊花的亲本。云锦杜鹃在英国近代杂种杜鹃中起 了重要作用。在 1851 年 2 月他通过海运,运走 2000 株茶树小苗,1.7 万粒茶树发芽种 子,同 时带走 6 名中国制茶专家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导致目前印度及斯里兰卡 茶叶生产兴旺发达。他 将其在中国的经历写了四本书:《漫游华北三年》、《在茶叶的故乡——中国的旅游》、《层住 在中国人之间》、《益都和北京》。 亨利·威尔逊(E。H。Wilson)于 1899-19l8 年五次来华采集、引种。首次来华是专为威 奇安公司引种拱桐的。他走遍了鄂西北、滇西南、长江南北,回国时带回 906 份标本,305 种植 物,35 箱球根、宿根花卉,其中有著名的巴山冷杉、血皮械、猕猴桃、大卫安新妇、绛花醉鱼 草、小木通、藤绣球、铁乡莲、矮生佝子、木帚拘子、寻珙桐、双盾、山玉兰、湖北海棠、金老 梅、喇叭杜鹃,粉皇杜鹃、红果树、皱皮英援等。 第二次来华去了峨眉山。成都平原、川西北及甘肃的边界、鄂西,收集了很多草杠观赏植物, 尤其是绿绒蒿及鲜红色的榴叶山绒蒿,又引种了很多矮小植物种类,如湖北小劈、金花小劈、叼 林海棠、大叶杨、川西报春、维氏报春、带叶报春,大苞大黄、美容杜鹃、隐蕊杜鹃。黄花杜鹃、 苏氏杜鹃,华西蔷激、威茉蔷薇、西南英迷等。 第三次来华爬了峨眉山,华山、华武山气侯潮湿的石灰岩三角地带,他发现了大片繁茂的杜 鹃,如向客杜鹃、银叶杜鹃、美容杜鹃、臭批杷、金顶杜鹃、石瓦杜鹃,宝兴杜鹃、绿点都机杜 鹃、刺芒杜鹃。长毛杜鹃等,发现的乔灌木有青榨械、猕猴桃、苍山冷杉、云南铁杉、峨眉蔷薇、 威氏山梅花。回国时他带走了大量种子,如萨氏小劈、驳骨丹。连香树、四照花,散生拘子、铆 叶·拘子。湖北臭檀。绿柄白鹃梅、萨氏绣球、四川玉兰、毛肋杜鹃、圆叶杜鹃。卵果蔷薇、膀 胱果和巴东荚莱等的种子。 第四次来华认湖北石灰岩山地的植被调查到四川红色砂岩上的植被,引走了成千上万的王百 合球根,还有高原卷丹、沙紫百合、或茉百合和云杉。19l8 年池去台湾引走了台杉、台湾百合、 五爪金龙和台湾马醉木。1913 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他的著作《一个植物学家在华西》,1929 年再 版于美国,改名为《中国——花园之母》书中介绍了中国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及他采集、引种的 工作经过,这对各国纷纷派员来华收集和引种园林植物资源起了很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