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比例(GB/T1469093) 比例一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 线性尺寸之比 绘制图样时应采用表1.2中规定的比例 表12 原值比例 1:1 缩小比例 1:1.51:21:2.51:31:41:51:10 1:15×101:2×101:25×101:5×10 放大比例212514151(0×n:1 图中所注尺寸数字必须为机件实际尺寸
二 比例(GB/T 14690-93) 比例──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 线性尺寸之比。 绘制图样时,应采用表1.2中规定的比例。 图中所注尺寸数字必须为机件实际尺寸。 原值比例 缩小比例 放大比例 1:1 2:1 2.5:1 4:1 5:1 (10×n):1 表1.2 1:1.5 1:2 1:2.5 1:3 1:4 1:5 1:10n 1:1.5×10n 1:2×10n 1:2.5×10n 1:5×10n
三字体(GB/T1469193) 图样中的字体有汉字、数字和字母三种。书写时必须做到 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同距均匀 机械制图1578 ABCDEGG a bcdef g 四图线(GB/T44571-84) 1.图线的型式及应用 图线宽度分粗线与细线绘图应采用规定图线(表13)
三 字体(GB/T 14691-93) 图样中的字体有汉字、数字和字母三种。书写时必须做到 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间距均匀。 四 图线(GB/T 4457.1-84) 1. 图线的型式及应用 图线宽度分粗线与细线,绘图应采用规定图线(表1.3)
表13图线的名称、型式和应用举例 图线名称图线型式代号图线宽度图线应用举例 粗实线 可见轮廓线 A|osmm-2mn可见过渡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 剖面符号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螺纹的牙底线及齿轮的齿 根线 引出线 细实线 约b/3 分界线及范围线 弯折线 辅助线 不连续的同一表面的连线 成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的 连线 断裂线的边界线 波浪线 C 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图线名称 粗实线 图线型式 代号 图线宽度 图线应用举例 b A b (0.5mm~2mm) 可见轮廓线 可见过渡线 细实线 B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 剖面符号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螺纹的牙底线及齿轮的齿 根线 引出线 分界线及范围线 弯折线 辅助线 不连续的同一表面的连线 成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的 连线 波浪线 C 断裂线的边界线 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约b/3 表1.3 图线的名称、型式和应用举例
表13图线的名称、型式和应用举例(续) 图线名称图线型式代号图线宽度图线应用举例 双折线 断裂线的边界线 不可见轮廓线 虚线 约b/3 不可见过渡线 G 轴线 细点画线152012-3 对称中心线 轨迹线 节圆及节线 15~20 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 粗点画线 表示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15~20 双点画线仁 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约b/3 假想投影的轮廓线 实验或工艺结构的轮廓线 中断线
图线名称 双折线 图线型式 代号 图线宽度 图线应用举例 D 虚 线 G k 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 表示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约b/3 表1.3 图线的名称、型式和应用举例(续) 断裂线的边界线 4~5 1 不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过渡线 细点画线 15~20 2~3 轴线 对称中心线 轨迹线 节圆及节线 粗点画线 15~20 2~3 J 双点画线 15~20 4~5 约b/3 b 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假想投影的轮廓线 实验或工艺结构的轮廓线 中断线
不可见轮廓线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剖面符号尺寸线及尺寸界线 用虚线 用细实线 用细实线 用细实线 可见轮廓线 用粗实线 断裂轮廓线 移出断面轮廓线 用波浪线 用粗实 轴心线 用点画线 断裂轮廓线 运动件位置线 相邻辅助件轮廓 用双折线 用双点画线 用双点画线
130 移出断面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 用粗实线 用粗实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 用细实线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用细实线 剖面符号 用细实线 不可见轮廓线 用虚线 轴心线 用点画线 断裂轮廓线 用波浪线 相邻辅助件轮廓 用双点画线 运动件位置线 用双点画线 断裂轮廓线 用双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