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二武昌起义 1.谋划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 与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 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中倾向革命的士 兵。 2.经过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 的革命党人首先起 义,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 应,革命在三镇取得胜利
知识点二 武昌起义 1.谋划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 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 兵。 2.经过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 义,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 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3.结果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 推举新军将领 为都督。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 革命。 4.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专制制度 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的序幕,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
3.结果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 为都督。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 革命。 4.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 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 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 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 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摘编自《帝制的终结》 问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 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 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 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 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摘编自《帝制的终结》 问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