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实际上产生哪种形式的破坏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是地基土的特性和基础理置深度概括而言,土质比较坚硬、密实,基础埋深不大时,通常出现整体剪切破坏;地基土质松软则容易出现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埋入随理深增加,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更为常见;3)砂土很深的基础,即使砂土很密实也不会出现整体剪切破坏
地基实际上产生哪种形式的破坏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是 地基土的特性和基础埋置深度。 概括而言, ① 土质比较坚硬、密实,基础埋深不大时,通常出现整体 剪切破坏; ② 地基土质松软则容易出现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 ③ 随埋深增加,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更为常见; 埋入 砂土很深的基础,即使砂土很密实也不会出现整体剪切破坏
承载力的概念: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数值上用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来表示,极限承载力地基承受荷载的极限能力。数值上等于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容许承载力一承载力设计值(特征值)保留足够安全储备,且满足一定变形要求的承载力。也即能够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
承载力的概念: 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数值上用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 承受的荷载来表示。 极限承载力 地基承受荷载的极限能力。数值上等于地基所能承 受的最大荷载。 容许承载力 保留足够安全储备,且满足一定变形要求的承载力。 也即能够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 承载力设计值(特征值)
7.3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1 基本概念设计中往往选用临塑荷载Pcr或比临塑荷载稍大的临界荷载P1/4和P1/3作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的初值。1.弹性阶段2.局部塑性区
1 基本概念 设计中往往选用临塑荷载 Pcr 或比临塑荷载稍大的临界荷载 P1/4和P1/3作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的初值。 7.3 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 1. 弹性阶段 2.局部塑性区
临塑荷载地基处于弹性阶段与局部塑性阶段界限状态时对应的荷载,此时地基中任一点都未达到塑性状态,但即将达到P1/4和P1/3基础下极限平衡区发展的最大深度等于基础宽度的1/4和1/3具有如下特性:时所相应的荷载。(1)地基已产生局部破坏,但未发展成整体失稳。地基土强度已比较充分发挥,但离失稳尚有足够的安全系数(2)极限平衡区范围不大,整个地基仍可近似用弹性理论计算地基中的应力
(1)地基已产生局部破坏,但未发展成整体失稳。地基土强度已 比较充分发挥,但离失稳尚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2)极限平衡区范围不大,整个地基仍可近似用弹性理论计算地 基中的应力。 基础下极限平衡区发展的最大深度等于基础宽度的1/4和1/3 时所相应的荷载。具有如下特性: ① 临塑荷载 地基处于弹性阶段与局部塑性阶段界限状态时对应的荷载。 此时地基中任一点都未达到塑性状态,但即将达到 ② P1/4和P1/3
工程实践表明,以Pcr作为地基承载力偏于保守,地基塑性区发展的容许深度与建筑物类型、荷载性质及的性质有关①一般认为,在中心垂直荷载下,塑性区的最大发展深度可以控制在基础宽度的1/4,相应荷载为P1/4。在偏心荷载下,一般可取zmax=b/3,相应荷载P1/3作为2地基承载力。max
工程实践表明,以Pcr作为地基承载力偏于保守,地基塑性 区发展的容许深度与建筑物类型、荷载性质及土的性质有关。 ① 一般认为,在中心垂直荷载下,塑性区的最大发展深度 可以控制在基础宽度的1/4,相应荷载为P1/4。 ② 在偏心荷载下,一般可取zmax=b/3,相应荷载P1/3作为 地基承载力。 z zmax 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