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 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要求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论,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才能最终成就一 番事业。 课程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 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 观、法制观教育,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 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 认识到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 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知识教学目标 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明确“基 础”课性质和目的。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因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 来,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 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共生活中道德 与法律规范。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领 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明确劳动者 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高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 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 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 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要求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论,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才能最终成就一 番事业。 课程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 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 观、法制观教育,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 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 认识到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 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 知识教学目标 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明确“基 础”课性质和目的。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 来,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 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共生活中道德 与法律规范。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领 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明确劳动者 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二) 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高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 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 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 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能够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 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成功就业 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时数:48学时,共计4学分 四、适用专业:全院高职各专业 五、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章节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 的境界 4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 第一章 念 6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 神 6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 第三章 度 8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 实践 6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 体系 4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 法律权威 4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 尚品格 8 结束语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 (复习) 复习 2 合计 48 六、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授课学时:4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 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能够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 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成功就业 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时数:48学时,共计4学分 四、适用专业:全院高职各专业 五、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章节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 的境界 4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 念 6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 神 6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 值 8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 实践 6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 体系 4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 法律权威 4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 尚品格 8 结束语 (复习)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 人 复习 2 合计 48 六、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授课学时:4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 理论学时:4学时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 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 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基本内容 1.适应人生新阶段 2.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适应大学生活,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迅速融入大学生活。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多媒体 【讨论与作业】 进行课堂小调查,了解学生对大学及其意义的看法,畅想自己的大学生活;说说自己 的“开学小愿望”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授课学时:6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对于大学 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 念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 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重要问题。引导大学生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立志高远与 始于足下,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基本内容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 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 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 适应人生新阶段 2.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3.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适应大学生活,认识大学生生活的特点,迅速融入大学生活。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多媒体 【讨论与作业】 进行课堂小调查,了解学生对大学及其意义的看法,畅想自己的大学生活;说说自己 的“开学小愿望”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授课学时:6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 理论学时:4学时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对于大学 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 念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 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重要问题。引导大学生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立志高远与 始于足下,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基本内容: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想和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多媒体 【讨论与作业】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课外完成作业“给未来自己的一封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授课学时:6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优良传 统,认识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贵任感、使命感结合 起来,在新时期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下,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使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 观念和田家安全意识。 (二)教学基本内容: 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的爱国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育影片欣赏,多媒体 【讨论与作业】 结合当前热点时事,讨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性爱国、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观看爱国 主义影片并写观后感
1、理想和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多媒体 【讨论与作业】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课外完成作业“给未来自己的一封 信”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授课学时:6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 理论学时: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优良传 统,认识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 起来,在新时期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下,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使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 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二)教学基本内容: 1.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的爱国者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育影片欣赏,多媒体 【讨论与作业】 结合当前热点时事,讨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性爱国、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观看爱国 主义影片并写观后感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授课学时:8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6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大学生了解到人生观的科学内涵,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 人生实践的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 生: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 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促进自我身心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 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二)教学基本内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条件。 2.深切体会和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 然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多媒体 【讨论与作业】 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使得学生可以正确看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授课学时:6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了解道德的历史发展:正确对待中 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正确对待中华 民族道德传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 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结合十八大以后中央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的一系列举 措,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二)教学基本内容 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授课学时:8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 理论学时:6学时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大学生了解到人生观的科学内涵,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 人生实践的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 生;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 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促进自我身心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 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条件。 2.深切体会和正确处理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 然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多媒体 【讨论与作业】 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使得学生可以正确看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授课学时:6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 理论学时:4学时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了解道德的历史发展;正确对待中 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正确对待中华 民族道德传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 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结合十八大以后中央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的一系列举 措,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