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408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专业中国当代文学 试题 2007年7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分 分 数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80%,其余20%为形成 性考核的得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于 年7月。 2.俞平伯一生研究古典小说《 》,其研究成果1954年受到了一场大批判。 3.对《死水微澜》模式贡献最大的不是小说,而是话剧《 》。 4.吴强的《 》在战争观念、战争小说美学和人物塑造上都有较大成就。 5.《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中的主人公 被看作是中国的娜斯嘉。 6.曾卓的《 》通过一棵“留下了风的形状”的树,写出了“许多人都有 过的沉重的时代感”。 7.老舍《茶馆》选择的具体场景是 大茶馆。 8.中篇小说《 》是张洁最富个人特色的作品,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曹荆华、柳 泉、梁倩都是知识女性。 9.在中共北京市委正式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之前,上海工.人作家」 率先发表 了歌颂“天安门事件”的剧本《于无声处》。 1877
试卷代号:2408 座位号口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专业 中国当代文学 试题 2007年 7月 题 号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 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 80 ,其余20线为形成 性考核 的得分 。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 范,不得有错别字。 l.“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于 年 7月。 2.俞平伯一生研究古典小说《_ 》,其研究成果19:14年受到了一场大批判。 3.对《死水微澜》模式贡献最大的不是小说,而是话剧《_ _ 》。 4.吴强的《 》在战争观念、战争小说美学和人物塑造上都有较大成就。 }.《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中的主人公_ 被看作是中国的娜斯嘉。 6.曾卓的《 》通过一棵“留下了风的形状”的树·写出了“许多人都有 过的沉重的时代感”。 7.老舍《茶馆》选择的具体场景是 大茶馆。 8.中篇小说《 》是张洁最 富个人特色的作品,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曹荆华、柳 泉、梁倩都是知识女性 。 9.在中共北京市委正式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之前,上海工人作家___ _ 率先发表 了歌颂“天安门事件”的剧本《于无声处》。 1877
10. 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似乎在证明一条规律:一定历史阶段的爱情婚姻 形式是与一定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 11.“伤痕文学”的兴起,是以1978年8月卢新华小说《 》的发表为标志的。 12.沙叶新的《 》借鉴了布莱希特的《第三帝国的恐惧与痛苦》的结构方 式,作家自己将这种“一人多事”的散文式结构方式,称之为“冰糖葫芦式”结构。 13.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 》专栏,其间历时八年,共发表 “随想”150篇。 14.寻根文学中, 的《爸爸爸》、《女女女》等,把审视的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 15. 的商州散文系列,包括他的《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和《商州三录》等。 得 分 评卷人 二、选择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子夜》模式带有鲜明的党史立场,又称“党史模式”,主要作品有 的《红岩》、 的《红旗谱》、 的《青春之歌》、 的《三家巷》和 的《苦菜花》等。 A.欧阳山 B.冯德英 C.罗广斌、杨益言 D.杨沫 E.梁斌 2.郭小川十分重视各种诗歌形式的学习和运用,50年代初的《致青年公民》采用的是当时 流行的“ ”,稍后创作的《白雪的赞歌》等叙事诗又采用了当时最常见的“ ”,50 年代末创作的《春暖花开》等抒情诗和《将军三部曲》等叙事诗又出现了较大变化,更多地借鉴 了传统“ ”节奏明快的特点,而60年代初创作的《林区三唱》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 ”中比兴手法的营养,经过多方面的尝试,1961年冬至1962年春的《三门峡》和《厦 门风姿》,开始显示出诗人独特风格的雏形,而后创作的《甘蔗林一青纱帐》正是诗人艺术成熟 期的代表作之一,这种在“半自由体”基础上融合古典辞赋特点的诗体,被人们称为“ 或“郭小川体”。 A.楼梯式 B.散曲小令 C.民歌 D.半自由体 E.新辞赋体 1878
10._ 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似乎在证明一条规律:一定历史阶段的爱情婚姻 形式是与一定 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 11.“伤痕文学”的兴起 ,是 以 1978年 8月卢新华小说《 》的发表为标志的。 12.沙叶新的《 》借鉴了布莱希特的《第三帝国的恐惧与痛苦》的结构方 式,作家自己将这种“一人多事”的散文式结构方式,称之为“冰糖葫芦式”结构。 13.巴金 自 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 》开辟 《 》专栏,其 间历 时八年 ,共发表 “随想”150篇。 14.寻根文学中,_ 的《爸爸爸》、《女女女》等,把审视的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 15._ 的商州散文系列,包括他的《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和《商州三录》等。 得 分 评卷人 二、选择填空题 (每题 5分,共 15分) 要 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内。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子夜》模式带有鲜 明的党史立 场,又称“党史模式”,主要作品有 的《红岩》、 的《红旗谱》、 的《青春之歌》、 的《三家巷》和 的《苦菜花》等。 A.欧阳山 }3.冯德英 C.罗广斌 、杨益言 D.杨沫 E.梁斌 2.郭小川十分重视各种诗歌形式的学 习和运用 ,50年代初的《致青年公 民》采用的是 当时 流行的“_ ”,稍后创作的《白雪的赞歌》等叙事诗又采用了当时最常见的“ ",}0 年代末创作的《春暖花开》等抒情诗和《将军三部曲》等叙事诗又出现了较大变化,更多地借鉴 了传统“_ _”节奏明快的特点,而60年代初创作的《林区三唱》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 “_ ”中比兴手法的营养,经过多方面的尝试,1961年冬至 ]1962年春的《三门峡》和《厦 门风姿》,开始显示出诗人独特风格的雏形 ,而后创作 的《甘蔗林 一青纱帐》正是诗人艺术成熟 期 的代表作之一 ,这种在“半 自由体”基础上融合古典辞赋特点的诗体 ,被人们称为“ 或“郭小川体”。 A.楼梯式 }3.散曲小令 C.民歌 D.半 自由体 E.新辞赋体 1878
3.在“文化热”的影响下,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 的《美食 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 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 的“谈 天说地”系列、以及 的《钟鼓楼》等作品的出现,使“市井小说”成为80年代小说中颇具 规模的现象。 A.陈建功 B.冯骥才 C.刘心武 D.邓友梅 E.陆文夫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作者是()。 A.舒婷 B.芒克 C.顾城 D.北岛 2.曹禺50年代以后的第一个剧本是( )。 A.《龙须沟》 B.《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C.《考验》 D.《明朗的天》 3.20世纪80年代初,最具人道主义色彩的小说是戴厚英的( A.《爱是不能忘记的》 B.《人啊,人》 C.《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D.《爱情的位置》 4.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的是( A.余华 B.格非 C.马原 D.残雪 1879
3.在“文化热”的影响下 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 的《美食 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 的《神鞭 》、《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 的“谈 天说地”系列 、以及 的《钟鼓楼》等作品的出现,使“市井小说”成为 80年代小说中颇具 规模的现象 。 A.陈建功 B.冯骥才 C.刘心武 D.邓友梅 E.陆 文夫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 1分 ,共 5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括号 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 多选均不给分。 l.“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 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作者是( A.舒婷 B.芒克 C.顾城 U.北岛 2.曹禺 50年代 以后的第一个剧本是( A.《龙须沟》 B.《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C.《考验》 D.《明朗的天》 3. 20世纪 80年代初,最具人道主义色彩的小说是戴厚英的( A.《爱是不能忘记的》 B.《人 啊 ,人 》 C.《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D.《爱情的位置》 4.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的是( A.余华 B.格非 C.马原 D.残雪 1879
5.张炜小说的代表作是以随、赵、李三个家庭的兴衰史为主要内容的()。 A.《秋天的思考》 B.《家族》 C.《秋天的愤怒》 D.《古船》 得 分 评卷人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一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 给分。 1.在五六十年代的现代战争小说中,记叙抗日战争的小说主要有( )。 A.孙犁的《山地回忆》 B.陈立德的《前驱》 C.刘流的《烈火金刚》 D.王愿坚的《党费》 2.“文革”时期所谓“三突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C.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D.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3.采用“五虎将”模式创作的作品主要有( A.《铁道游击战》 B.《烈火金刚》 C.《红日》 D.《林海雪原》 4.朱苏进表现和平军营题材的小说主要有( )。 A.《马蹄声声》 B.《射天狼》 C.《金色叶片》 D.《欲飞》 5.“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有( )。 A.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B.方方的《风景》 C.池莉的《烦恼人生》 D.王朔的《顽主》 1880
张炜小说的代表作是以随、赵、李三个家庭的兴衰史为主要内容的( A.《秋天的思考》 }.《家族》 C.《秋天的愤怒 》 U.《古船》 得 分 评卷人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0分) 要求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括号 内。每题 有 1-4个正确答案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 给分 。 在五六十年代的现代战争小说 中,记叙抗 日战争的小说主要有( 孙犁的《山地回忆》 刘流的《烈火金刚》 B.陈立德的《前驱》 D.王愿坚的《党费》 “文革”时期所谓“三突出”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在英雄人物 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3.采用“五虎将”模式创作的作品主要有( A.《铁道游击战》 C.《红 日》 4.朱苏进表现和平军营题材的小说主要有( A.《马蹄声声》 C.《金色叶片》 5.“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代表有( A.刘恒的《狗 日的粮食 》 C.池莉 的《烦恼人生》 1880 13.《烈火金刚》 D.《林海雪原》 }3.《射天狼》 D.《欲飞》 B.方方的《风景 》 U.王朔的《顽主》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共40分) 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畅,无错别字。 1.请简要说明杨朔、素牧和刘白羽散文的主要特点和不足。 2.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挽救茶馆的命运都作了哪些努力?在每一幕戏中有什么表现? 3.就艾青的整个诗歌创作而言,在艺术上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 4.小说《风景》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1881
得 分 评 卷人 五、简答题(共 40分) 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畅,无错别字。 1.请简要说明杨朔、秦牧和刘白羽散文的主要特点和不足。 2‘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挽救茶馆的命运都作了哪些努力?在每一幕戏中有什么表现? 3.就艾青的整个诗歌创作而言,在艺术上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 4.小说《风景》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死者”来担当叙述者? 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