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 四、新洛可可派 洛可可原为18世纪盛行于欧洲宫廷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以精细轻巧和繁复的雕饰为 特征,新洛可可仰承了洛可可繁复的装饰特点,但装饰造型的“载体”和加工技术却运用 现代新型裝饰材料和现代工艺手段,从而具有华丽而略显浪漫、传统中仍不失有时代气 息的装饰氛围。 五、风格派 风格派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以画家P蒙德里安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强调“纯 造型的表现”,“要从传统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艺术”。风格派认为“把生活环境抽象 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他们对室内装饰和家具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红、 黄、青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风格派的室内,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 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与个性。建筑与室内常以几何方块为基础,对建筑室内外空间采用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穿插统一构成为一体的手法,并以屋顶、墙面的凹凸和强烈的色彩 对块体进行强调。 六、超现实派 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在室内布置中常采用异常的空间组织,曲面或 具有流动弧形线型的界面,浓重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光影,造型奇特的家具与设备,有 时还以现代绘画或雕塑来烘托超现实的室内环境气氛。超现实派的室内环境较为适应具 有视觉形象特殊要求的某些展示或娱乐的室内空间。 七、装饰艺术派或称艺术装饰派 装饰艺术派起源于20年代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后传 至美国等各地,如美国早期兴建的一些摩天楼即采用这一流派的手法。装饰艺术派善于 运用多层次的几何线型及图案,重点装饰于建筑内外门窗线脚、檐口及建筑腰线、顶角 线等部位。上海早年建造的老锦江宾馆及和平饭店等建筑的内外装饰,均为装饰艺术派 的手法。近年来一些宾馆和大型商场的室内,出于既具时代气息,又有建筑文化的内涵 考虑,常在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在建筑细部饰以装饰艺术派的图案和纹样 当前社会是从工业社会逐渐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过渡的时候,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 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物质功能之外,更注重对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 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室内设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和变换,既是建筑艺术 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必将极大地丰 富人们与之朝夕相处活动于其间时的精神生活 第五章国内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 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 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 、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 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 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 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 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
渲染。 四、新洛可可派 洛可可原为 18 世纪盛行于欧洲宫廷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以精细轻巧和繁复的雕饰为 特征,新洛可可仰承了洛可可繁复的装饰特点,但装饰造型的“载体”和加工技术却运用 现代新型装饰材料和现代工艺手段,从而具有华丽而略显浪漫、传统中仍不失有时代气 息的装饰氛围。 五、风格派 风格派起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荷兰,以画家 P.蒙德里安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强调“纯 造型的表现”,“要从传统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艺术”。风格派认为“把生活环境抽象 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他们对室内装饰和家具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红、 黄、青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风格派的室内,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 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与个性。建筑与室内常以几何方块为基础,对建筑室内外空间采用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穿插统一构成为一体的手法,并以屋顶、墙面的凹凸和强烈的色彩 对块体进行强调。 六、超现实派 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在室内布置中常采用异常的空间组织,曲面或 具有流动弧形线型的界面,浓重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光影,造型奇特的家具与设备,有 时还以现代绘画或雕塑来烘托超现实的室内环境气氛。超现实派的室内环境较为适应具 有视觉形象特殊要求的某些展示或娱乐的室内空间。 七、装饰艺术派或称艺术装饰派 装饰艺术派起源于 20 年代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后传 至美国等各地,如美国早期兴建的一些摩天楼即采用这一流派的手法。装饰艺术派善于 运用多层次的几何线型及图案,重点装饰于建筑内外门窗线脚、檐口及建筑腰线、顶角 线等部位。上海早年建造的老锦江宾馆及和平饭店等建筑的内外装饰,均为装饰艺术派 的手法。近年来一些宾馆和大型商场的室内,出于既具时代气息,又有建筑文化的内涵 考虑,常在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在建筑细部饰以装饰艺术派的图案和纹样。 当前社会是从工业社会逐渐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过渡的时候,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 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物质功能之外,更注重对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 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室内设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和变换,既是建筑艺术 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必将极大地丰 富人们与之朝夕相处活动于其间时的精神生活。 第五章 国内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 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 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 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 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 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 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
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 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 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 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 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 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 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 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 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 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 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 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 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 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 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 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 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 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己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 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 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 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 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 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 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 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 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 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 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 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 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 •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 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
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 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 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 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 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 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 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 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 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 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 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 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 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 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 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 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 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 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 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 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 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 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 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 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 鉴的源泉。 1919 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 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 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 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 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 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 •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 50 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 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
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 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 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发 展到1995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65万余家,从为职工400余万人;1995年装饰 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设部颁 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 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 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 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 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 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 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 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 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 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本世纪末,是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社会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产、生活活动环境的质量, 也必须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安全、健康、适用、美观、能满足现代室内综合 要求、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到理论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索这一新 兴学科中的规律性和许多问题。 第六章室内采光与照明 室内采光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就人的视觉来说,没有光也就没有一切。在室内设计中,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 要,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 人对物体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近几年来的研究证明,光还影响细胞的再生长、 激素的产生、腺体的分泌以及如体温、身体的活动和食物的消耖等的生理节奏。因此,室内 照明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加以考虑 光的特征与视觉效应 光象人们已知的电磁能一样,是一种能的特殊形式,是具有波状运动的电磁辐射的巨大的连 续统一体中的很狭小的一部分。这种射线按其波长是可以度量的,它规定的度量单位是纳米 人们谈到光,经常以波长做参考,辐射波在它们所含的总的能量上,也是各不相同的,辐射 波的力量与其振幅有关。一个波的振幅是它的高或深,以其平均点来度量,象海里的波升到 最高峰,并有最深谷,深的波比浅波具有更大的力量。 二、照度、光色、亮度 1、照度
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 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 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 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 80 年代初开始发 展到 1995 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 6.5 万余家,从为职工 400 余万人;1995 年装饰 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 800 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 年 8 月建设部颁 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 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 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 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 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 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 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 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 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 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本世纪末,是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社会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产、生活活动环境的质量, 也必须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安全、健康、适用、美观、能满足现代室内综合 要求、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到理论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索这一新 兴学科中的规律性和许多问题。 第六章 室内采光与照明 室内采光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就人的视觉来说,没有光也就没有一切。在室内设计中,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 要,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 人对物体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近几年来的研究证明,光还影响细胞的再生长、 激素的产生、腺体的分泌以及如体温、身体的活动和食物的消耖等的生理节奏。因此,室内 照明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加以考虑。 一、光的特征与视觉效应 光象人们已知的电磁能一样,是一种能的特殊形式,是具有波状运动的电磁辐射的巨大的连 续统一体中的很狭小的一部分。这种射线按其波长是可以度量的,它规定的度量单位是纳米。 人们谈到光,经常以波长做参考,辐射波在它们所含的总的能量上,也是各不相同的,辐射 波的力量与其振幅有关。一个波的振幅是它的高或深,以其平均点来度量,象海里的波升到 最高峰,并有最深谷,深的波比浅波具有更大的力量。 二、照度、光色、亮度 1、照度
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不同的辐射量时,有不同的明暗感觉,人眼有这个视觉特性称 为视觉度,并以光通量作为基准单位来衡量。 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光源的发光效率的单位为流明/瓦特。 光源在某一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光通量叫做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单位为坎德拉 被光照的某一面上其单位面积内所接收的光通量称为照度,其单位为勒克斯。 2、光色 光色主要取决于光源的色温,并影响室内的气氛。色温低,感觉温暖:色温高,感觉凉爽。 一般色温<3300K为暖色,3300K<色温<5300K为中间色,色温>5300K为冷色。光源的 色温应与照度相适应,即随着照度增加,色温也应相应提高。否则,在低色温、高照度下 会使人感到酷热:而在高色温,低照度下,会使人感到阴森的气氛。 设计者应联系光、目的物和空间彼此关系,去判断其相互影响。光的强度能影响人对色彩的 感觉,如红色的帘幕在强光下更鲜明,而弱光将使蓝色和绿色更突出。设计者应有意识地去 利用不同色光的灯具,调整使之创造出所希望的照明效果。如点光源的白炽灯与中间色的高 亮度荧光灯相配合 人工光源的光色,一般以显色指数表示,Ra最大值为100,80以上显色性优良:7950显色 性一般:50以下显色性差。 自炽灯Ra=97:卤钨灯Ra=95-99:白色荧光灯Ra=55-85:日光色灯Ra=75-94;高压汞灯 Ra=20-30;高压钠灯Ra=20-25:氙灯Ra=90-94 3、亮度 亮度作为一种主观的评价和感觉,和照度的概念不同,它是表示由被照面的单位面积所反射 出来的光通量,也称发光亮,因此与被照面的反射率有关。例如在同样的照度下,白纸看起 来比黑纸要亮。有许多因素影响亮度的评价,诸如照度、表面特性、视觉、背景、注视的持 续时间甚至包括人眼的特性 4、材料的光学性质 光遇到物体后,某些光线被反射,称为反射光:光也能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热能,使物体温 度上升,并把热量辐射至室内外,被吸收的光就看不见:还有一些光可以透过物体,称透射 光。这三部分光的光通量总和等于入射光通量。 设入射光通量为F,反射光通量为F1,透射光通量为F2 则反射率p=F/F 透射率r=F2/F 吸收率a=(FF1-F2)F 即pr+a 当光射到光滑表面的不透明材料上,如镜面和金属镜面,则产生定向反射,其入射角等于反 射角,并处于同一平面:如果射到不透明的精糙表面时,则产生漫射光。材料的透明度导致 透射光离开物质以不同的方式透射,当材料两表面平行,透射光线方向和入射光线方向不变; 两表面不平行,则因折射角不同,透过的光线就不平行:非定向光被称为漫射光,是由一个 相对粗糙的表面产生非定向的反射,或由内部的反射和折射,以及由内部相对大的粒子引起 三、照明的控制 1、眩光的控制 眩光与光源的亮度、人的视觉有关。由强光直射人眼而引起的直射眩光,应采取遮阳的办法 对人工光源,避免的办法是降低光源的亮度、移动光源位置和隐蔽光源。当光源处于眩光区 之外,即在视平线45°之外,眩光就不严重,遮光灯罩可以隐蔽光源,避免眩光。遮挡角与 保护角之和为90°,遮挡角的标准各国规定不一,一般为60°-70°,这样保护角为30°-20°
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不同的辐射量时,有不同的明暗感觉,人眼有这个视觉特性称 为视觉度,并以光通量作为基准单位来衡量。 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光源的发光效率的单位为流明/瓦特。 光源在某一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光通量叫做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单位为坎德拉 被光照的某一面上其单位面积内所接收的光通量称为照度,其单位为勒克斯。 2、光色 光色主要取决于光源的色温,并影响室内的气氛。色温低,感觉温暖;色温高,感觉凉爽。 一般色温<3300K 为暖色,3300K<色温<5300K 为中间色,色温>5300K 为冷色。光源的 色温应与照度相适应,即随着照度增加,色温也应相应提高。否则,在低色温、高照度下, 会使人感到酷热;而在高色温,低照度下,会使人感到阴森的气氛。 设计者应联系光、目的物和空间彼此关系,去判断其相互影响。光的强度能影响人对色彩的 感觉,如红色的帘幕在强光下更鲜明,而弱光将使蓝色和绿色更突出。设计者应有意识地去 利用不同色光的灯具,调整使之创造出所希望的照明效果。如点光源的白炽灯与中间色的高 亮度荧光灯相配合。 人工光源的光色,一般以显色指数表示,Ra 最大值为 100,80 以上显色性优良;79-50 显色 性一般;50 以下显色性差。 白炽灯 Ra=97;卤钨灯 Ra=95-99;白色荧光灯 Ra=55-85;日光色灯 Ra=75-94;高压汞灯 Ra=20-30;高压钠灯 Ra=20-25;氙灯 Ra=90-94。 3、亮度 亮度作为一种主观的评价和感觉,和照度的概念不同,它是表示由被照面的单位面积所反射 出来的光通量,也称发光亮,因此与被照面的反射率有关。例如在同样的照度下,白纸看起 来比黑纸要亮。有许多因素影响亮度的评价,诸如照度、表面特性、视觉、背景、注视的持 续时间甚至包括人眼的特性。 4、材料的光学性质 光遇到物体后,某些光线被反射,称为反射光;光也能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热能,使物体温 度上升,并把热量辐射至室内外,被吸收的光就看不见;还有一些光可以透过物体,称透射 光。这三部分光的光通量总和等于入射光通量。 设入射光通量为 F,反射光通量为 F1,透射光通量为 F2。 则 反射率 ρ=F1/F 透射率 r=F2/F 吸收率 a=(F-F1-F2)/F 即 ρ+r+a=1 当光射到光滑表面的不透明材料上,如镜面和金属镜面,则产生定向反射,其入射角等于反 射角,并处于同一平面;如果射到不透明的精糙表面时,则产生漫射光。材料的透明度导致 透射光离开物质以不同的方式透射,当材料两表面平行,透射光线方向和入射光线方向不变; 两表面不平行,则因折射角不同,透过的光线就不平行;非定向光被称为漫射光,是由一个 相对粗糙的表面产生非定向的反射,或由内部的反射和折射,以及由内部相对大的粒子引起 的。 三、照明的控制 1、眩光的控制 眩光与光源的亮度、人的视觉有关。由强光直射人眼而引起的直射眩光,应采取遮阳的办法; 对人工光源,避免的办法是降低光源的亮度、移动光源位置和隐蔽光源。当光源处于眩光区 之外,即在视平线 45°之外,眩光就不严重,遮光灯罩可以隐蔽光源,避免眩光。遮挡角与 保护角之和为 90°,遮挡角的标准各国规定不一,一般为 60°-70°,这样保护角为 30°-20°
因反射光引起的反射眩光,决定于光源位置和工作面或注视面的相互位置,避免的办法是, 将其相互位置调整到反射光在人的视觉工作区域之外。 2、亮度比的控制 控制整个室内的合理的亮度比例和照度分配,与灯具布置方式有关。 (1)一般灯具布置方式 1)整体照明:其特点是常采用匀称的镶嵌于天棚上的固定照明,这种形式为照明提供了 个良好的水平面和在工作面上照度均匀一致,在光线经过的空间没有障碍,任何地方光线充 足,便于任意布置家具,并适合于空调和照明相结合。但是耗电量大,在能源紧张的条件下 是不经济的,否则就要将整个照度降低 2)局部照明:为了节约能源,在工作需要的地方才设置光源,并且还可以提供开关和灯光 减弱装备,使照明水平能适应不同变化的需要。但在暗的房间仅有单独的光源进行工作,容 易引起紧张和损害眼睛。 3)整体与局部混合照明,为了改善上述照明的缺点,将90%-95%的光用于工作照明,5%-10% 的光用于环境照明 4)成角照明:是采用特别设计的反射罩,使光线射向主要方向的一种办法。这种照明是由 于墙表面的照明和对表现装饰材料质感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2)照明地带分区 1)天棚地带:常用为一般照明或工作照明,由于天棚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对照明的艺术作 用有重要的地位。 2)周围地带:处于经常的视野范围内,照明应特别需要避免眩光,并希望简化。周围地带 的亮度应大于天棚地带,否则将造成视觉的混乱,而妨碍对空间的理解和对方向的识别,并 妨碍对有吸引力的趣味中心的识别。 3)使用地带:使用地带的工作照明是需要的,通常各国颁布有不同工作场所要求的最低照 度标准。 上述三种地带的照明应保持微妙的平衡,一般认为使用地带的照明与天棚和周围地带照明之 比为2-3:1或更少一些,视觉的变化才趋向于最小。 (3)室内各部分最大允许亮度比 1)视力作业与附近工作面之比3:1 2)视力作业与周围环境之比10:1 3)光源与背景之比20:1 4)视野范围内最大亮度比40:1。 美国菲利普照明实验室还对在办公室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之间的比例作了调查,如桌上总照 明度为1000LX,则整体照明大于50%为好,在35%-50%为尚好,少于35%则不好。 室内采光部位与照明方式 采光部位与光源类型 1、采光部位 利用自然采光,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并且在视觉上更为习惯和舒适,在心理上能和自然接近 协调,可以看到室外景色,更能满足精神上的要求,如果按照精确的采光标准,日光完全可 以在全年提供足够的室内照明。室内采光效果,主要取决于采光部位和采光口的面积大小和 布置形式,一般分为侧光、高侧光和顶光三种形式。侧光可以选择良好的朝向、室外景观 使用维护比较方便,但当房间的进深增加时,采光效率很快降低。因此,常加高窗的高度或 采用双向采光或转角采光来弥补这一缺点。 顶光的照度分布均匀,影响室内照度的因素较少,但当上部有障碍物时,照度就急剧下降。 此外,在管理、维修方面较为困难
因反射光引起的反射眩光,决定于光源位置和工作面或注视面的相互位置,避免的办法是, 将其相互位置调整到反射光在人的视觉工作区域之外。 2、亮度比的控制 控制整个室内的合理的亮度比例和照度分配,与灯具布置方式有关。 (1)一般灯具布置方式 1)整体照明:其特点是常采用匀称的镶嵌于天棚上的固定照明,这种形式为照明提供了一 个良好的水平面和在工作面上照度均匀一致,在光线经过的空间没有障碍,任何地方光线充 足,便于任意布置家具,并适合于空调和照明相结合。但是耗电量大,在能源紧张的条件下 是不经济的,否则就要将整个照度降低。 2)局部照明:为了节约能源,在工作需要的地方才设置光源,并且还可以提供开关和灯光 减弱装备,使照明水平能适应不同变化的需要。但在暗的房间仅有单独的光源进行工作,容 易引起紧张和损害眼睛。 3)整体与局部混合照明,为了改善上述照明的缺点,将 90%-95%的光用于工作照明,5%-10% 的光用于环境照明。 4)成角照明:是采用特别设计的反射罩,使光线射向主要方向的一种办法。这种照明是由 于墙表面的照明和对表现装饰材料质感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2)照明地带分区 1)天棚地带:常用为一般照明或工作照明,由于天棚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对照明的艺术作 用有重要的地位。 2)周围地带:处于经常的视野范围内,照明应特别需要避免眩光,并希望简化。周围地带 的亮度应大于天棚地带,否则将造成视觉的混乱,而妨碍对空间的理解和对方向的识别,并 妨碍对有吸引力的趣味中心的识别。 3)使用地带:使用地带的工作照明是需要的,通常各国颁布有不同工作场所要求的最低照 度标准。 上述三种地带的照明应保持微妙的平衡,一般认为使用地带的照明与天棚和周围地带照明之 比为 2-3:1 或更少一些,视觉的变化才趋向于最小。 (3)室内各部分最大允许亮度比 1) 视力作业与附近工作面之比 3:1; 2) 视力作业与周围环境之比 10:1; 3) 光源与背景之比 20:1; 4) 视野范围内最大亮度比 40:1。 美国菲利普照明实验室还对在办公室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之间的比例作了调查,如桌上总照 明度为 1000LX,则整体照明大于 50%为好,在 35%-50%为尚好,少于 35%则不好。 室内采光部位与照明方式 一、 采光部位与光源类型 1、采光部位 利用自然采光,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并且在视觉上更为习惯和舒适,在心理上能和自然接近、 协调,可以看到室外景色,更能满足精神上的要求,如果按照精确的采光标准,日光完全可 以在全年提供足够的室内照明。室内采光效果,主要取决于采光部位和采光口的面积大小和 布置形式,一般分为侧光、高侧光和顶光三种形式。侧光可以选择良好的朝向、室外景观, 使用维护比较方便,但当房间的进深增加时,采光效率很快降低。因此,常加高窗的高度或 采用双向采光或转角采光来弥补这一缺点。 顶光的照度分布均匀,影响室内照度的因素较少,但当上部有障碍物时,照度就急剧下降。 此外,在管理、维修方面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