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式可知,由两 个线圈组成的耦合电感是一个由L1、L2和 M三个参数表征的四端元件,并且由于它 的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分别与两线圈中的 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因此是一种动态元 件和记忆元件。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从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式可知,由两 个线圈组成的耦合电感是一个由L1、L2和 M三个参数表征的四端元件,并且由于它 的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分别与两线圈中的 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因此是一种动态元 件和记忆元件
8.1.2耦合线的同各端 由前可知,耦合电感线圈中的互磁链 和自磁链的参考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 致,由线圈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线圈的绕 向及线圈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但实际的耦 合电感都是密封的,一般不能从外观看到 线圈的绕向;另外,要求在电路图中画出 每个线圈的绕向及线圈间的相对位置也很 不方便。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8.1.2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由前可知,耦合电感线圈中的互磁链 和自磁链的参考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 一致,由线圈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线圈的绕 向及线圈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但实际的耦 合电感都是密封的,一般不能从外观看到 线圈的绕向;另外,要求在电路图中画出 每个线圈的绕向及线圈间的相对位置也很 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同名端的概念。 所谓同名端是指耦合线圈中的这样一对端钮:当 线圈电流同时流入(或流出)该对端钮时,各线圈 中的自磁链与互磁链的参考方向一致。从感应电 压的角度,如果电流与其产生的磁链及磁链与其 产生的感应电压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 同名端可定义为任一线圈电流在各线圈中产生的 自感电压或互感电压的同极性端(正极性端或负 极性端),也即互感电压的正极性端与产生该互 感电压的线圈电流的流入端为同名端。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同名端的概念。 所谓同名端是指耦合线圈中的这样一对端钮:当 线圈电流同时流入(或流出)该对端钮时,各线圈 中的自磁链与互磁链的参考方向一致。从感应电 压的角度,如果电流与其产生的磁链及磁链与其 产生的感应电压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 同名端可定义为任一线圈电流在各线圈中产生的 自感电压或互感电压的同极性端(正极性端或负 极性端),也即互感电压的正极性端与产生该互 感电压的线圈电流的流入端为同名端
同名端通常用标志“”(或“”等)表 示。利用同名端的概念图8-1(a)和(b)所示 的耦合电感可分别用图8-2(a)和(b)所示 的电路符号表示,图中耦合电感标有“.” 的两个端钮为同名端,余下的一对无标志 符的端钮也是一对同名端。必须指出,耦 合线圈的同名端只取决于线圈的绕向和线 圈间的相对位置,而与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无关。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同名端通常用标志“·”(或“”等)表 示。利用同名端的概念图8-1(a)和(b)所示 的耦合电感可分别用图8-2(a)和(b) 所示 的电路符号表示,图中耦合电感标有“·” 的两个端钮为同名端,余下的一对无标志 符的端钮也是一对同名端。必须指出,耦 合线圈的同名端只取决于线圈的绕向和线 圈间的相对位置,而与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无关
M M ao -Oc (a) (b) 图8-2耦合电感的电路符号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图8-2 耦合电感的电路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