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命名 双名法:属名+种名+定名人姓氏 三名法: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姓氏 冷规则: 1、例:棉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 Aphis gossypii 2、例: Aphis gossypii glover 3、例:A. gossypii glover 4、例: Aphis gossypii glover棉蚜 A. maiclis fitch 玉米叶蚜 A. sacchari Zehntner高梁蚜 5、例:东亚飞蝗原来是 Acrydium marrilensis Meyen后修订为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
(二) 命 名 ❖ 双名法:属名+种名+定名人姓氏 三名法: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姓氏 ❖ 规则: 1、例: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 Aphis gossypii G. 2、例:Aphis gossypii Glover 3、例:A. gossypii Glover 4、例:Aphis gossypii Glover 棉 蚜 A. maiclis Fitch 玉米叶蚜 A.sacchari Zehntner 高 梁 蚜 5、例:东亚飞蝗原来是 Acrydium marrilensis Meyen 后修订为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模式标本:第一次发表新种所用标本,要永久保存 正模:原始发表时所用单一标本 配模:同时所用的另一异性标本 副模:参考的其余同种标本 总科、亚科、科的拉丁文可以“属名”为模式 加 语尾构成 科:属名+idae 亚科:属名+inae 总科:属名+ oidea 例:蚜属Ahis它属于 Aphididae(科) Aphidinae(亚科)
模式标本:第一次发表新种所用标本,要永久保存。 正模:原始发表时所用单一标本。 配模:同时所用的另一异性标本。 副模:参考的其余同种标本。 总科、亚科、科的拉丁文可以“属名”为模式 加 语尾构成 科: 属名+idae 亚科: 属名+inae 总科:属名+oidea 例:蚜属Aphis它属于 Aphididae(科) Aphidinae(亚科)
(三)检索 包孕式 连续式 两项式
(三)检索 • 包孕式 • 连续式 • 两项式
包孕式 A.有翅 B.口器咀嚼式 C.翅两对 D.前翅膜质 E.前翅不被鳞片 F.雌腹部末端有螯刺 膜翅目 FF.雌腹部末端无螯刺 脉翅目 EE.前翅密被鳞片 磷翅目 DD.前翅角质 鞘翅目 CC.前翅一对 双翅目 BB.口器刺吸式 有吻目 AA.无翅 无翅目
包孕式 A . 有翅 B . 口器咀嚼式 C . 翅两对 D . 前翅膜质 E . 前翅不被鳞片 F . 雌腹部末端有螯刺…………………………膜翅目 FF . 雌腹部末端无螯刺……………………….脉翅目 EE . 前翅密被鳞片…………………………….. 磷翅目 DD . 前翅角质………………………………….. .鞘翅目 CC . 前翅一对……………………………………. 双翅目 BB . 口器刺吸式………………………………….. 有吻目 AA . 无翅……………………………………………无翅目
连续式 1.(12)有翅 2.(11)口器咀嚼式 3.(10)翅两对 4.(9)前翅膜质 5.(8)前翅不被鳞片 6.(7)雌腹部末端有螯刺 膜翅目 7.(6)雌腹部末端无螯刺 脉翅目 8.(5)前翅密被鳞片 磷翅目 9.(4)前翅角质 鞘翅目 10.(3)前翅一对 双翅目 11.(2)口器刺吸式 有吻目 12.(1)无翅 ●●●● 无翅目
连续式 1.(12)有翅 2.(11)口器咀嚼式 3.(10)翅两对 4.(9) 前翅膜质 5.(8) 前翅不被鳞片 6.(7) 雌腹部末端有螯刺……………膜翅目 7.(6) 雌腹部末端无螯刺……………脉翅目 8.(5) 前翅密被鳞片…………………磷翅目 9.(4) 前翅角质………………………鞘翅目 10.(3) 前翅一对…………… …… 双翅目 11.(2) 口器刺吸式…………… …… 有吻目 12.(1) 无翅……………………………无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