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命题人:徐浩 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60分钟 注:请在答卷纸上答题 积累运用(共30分) (一)积累(18分) 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粗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2分) 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mng绵 连。蓝色的天幕下,山腰苍翠的林海与山dian紫红色的chdn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副十分 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图画。 注音 填字 2.名句默写。(8分) ①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②日初出苍苍凉凉, ③如果不怕刺, ④曲径通幽处, ⑤山光悦鸟性 ⑥晚年手不释卷 ⑦在这四年里, ⑧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 3.名著阅读。(8分)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_ ,原文为_,它的意思 是 ②解释词语:须臾 潺湲 合契同情 ③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 折射出作者渴望 建立 的主道之国的政治理想 (二)运用(12分) 4.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 句表达得更加准确流畅。(3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人 (3)删除号:□°(4)调位号:L 我俩是交往好手,不多时,就成了哥们。于是,他对我渐渐有了新的了解。他很喜欢 玩电脑,简直达到了“醉生梦死”的形态。记得一次去他家玩的时候,他正在打电脑,“ 条缝”盯着那屏幕上的光标移动。他最得意的是电子游戏,他可以不睡觉,也可以抛下作业 不管。他的老妈想把他从家里赶出来活动活动的想法,可他就是懒在电脑转椅上不起来。 5.古诗鉴赏:《登岳阳楼》(6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
镇江市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七 年 级 语 文 命题人:徐浩 本试卷满分 160 分 考试用时 160 分钟 注:请在答卷纸上答题。 一、 积累运用(共 30 分) (一)积累(18 分) 1. 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粗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2 分) 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 mǎng 绵 连。蓝色的天幕下,山腰苍翠的林海与山 diān 紫红色的 chán 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副十分 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图画。 2. 名句默写。(8 分) ①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 ②日初出苍苍凉凉, 。 ③如果不怕刺, 。 ④曲径通幽处, 。 ⑤山光悦鸟性, 。 ⑥晚年手不释卷, 。 ⑦在这四年里, 。 ⑧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 。 3.名著阅读。(8 分)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 ,原文为 ,它的意思 是 。 ②解释词语:须臾 潺湲 合契同情 ③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 ,折射出作者渴望 建立‘‘ ’’的主道之国的政治理想。 (二) 运用(12 分) 4. 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 6 处),使文 句表达得更加准确流畅。(3 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我俩是交往好手,不多时,就成了哥们。于是,他对我渐渐有了新的了解。他很喜欢 玩电脑,简直达到了“醉生梦死”的形态。记得一次去他家玩的时候,他正在打电脑,“一 条缝”盯着那屏幕上的光标移动。他最得意的是电子游戏,他可以不睡觉,也可以抛下作业 不管。他的老妈想把他从家里赶出来活动活动的想法,可他就是懒在电脑转椅上不起来。 5.古诗鉴赏:《登岳阳楼》(6 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 注音 填字
北,凭轩涕泗流 ①诗的首联是 颔联是 颈、尾两联是 (填表达方式) ②颈联中所运用的手法是 ③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本诗中 ”两句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 6.下面一组材料引发了你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考?(3分) 如今,一些城里孩子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哈利·波特》长大,不知道自己国家 历史上还有李白、杜甫、花木兰,近现代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高玉宝,甚至不少大学生、 留学生不知道《论语》《春秋》和《孙子兵法》 材料二:《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将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教 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 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 逐步向全国推厂 材料三:国务院新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对民族传统节日放假作如下调 整:春节,放假3天(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节(新增),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端午节(新增),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新増),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曰)。 二、阅读理解(共80分) (一)阅读《三颗枸杞豆》选段,完成7-17题。(34分) (1)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2)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 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画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 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 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3)“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4)“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 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 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 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 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颓唐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 吧,你该回老家了!” (5)“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6)“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O。” (7)“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8)“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 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9)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10)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 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11)“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北,凭轩涕泗流。 ①诗的首联是 ,颔联是 ,颈、尾两联是 。(填表达方式) ②颈联中所运用的手法是 。 ③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本诗中“ , ”两句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 6. 下面一组材料引发了你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考?(3 分) 如今,一些城里孩子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哈利·波特》长大,不知道自己国家 历史上还有李白、杜甫、花木兰,近现代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高玉宝,甚至不少大学生、 留学生不知道《论语》《春秋》和《孙子兵法》。 材料二:《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将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教 育部决定 2008 年 3 月到 2009 年 7 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 北、广东、甘肃等 10 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 逐步向全国推广。 材料三:国务院新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对民族传统节日放假作如下调 整:春节,放假 3 天(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节(新增),放假 1 天(农历清明当日); 端午节(新增),放假 1 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新增),放假 1 天(农历中秋当日)。 二、 阅读理解(共 80 分) (一) 阅读《三颗枸杞豆》选段,完成 7-17 题。(34 分) (1)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2)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 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画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 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 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3)“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4)“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 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 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 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 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颓唐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 吧,你该回老家了!’” (5)“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6)“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 (7)“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8)“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 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9)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10)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 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11)“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12)“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 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② (13)“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14)“是啊,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 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 (15)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 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16)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17)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 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 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一一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 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18)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O”! (19)但“O”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20)于是,我从这三个“O”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 学问。 7.读第(2)到(4)段,用文中的原句解释三叔在泥土上画的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3分) (1)一座歪歪斜斜的塔 (2)一堆松松散散的书: (3)一株弯弯扭扭的树: 8.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3分) 9“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②处三叔的一番话,表达了他此时怎样的心情?(4分) 10.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3分) 11.“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所以才这么亮”事实真的这样吗?它的含义是什么?(4 分) 12.三叔连说了两遍“这也是太阳”,前一遍句末用问号,后一遍句末用感叹号,表意有什 么不同?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4分) 13.纵观这段文字,想一想:“三叔”是怎样一个人?(3分) 14.为什么把三叔比作“寻找太阳不幸失败的夸父?”(2分) 1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16.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是什么?(2分) 17.“O”上面的引号有什么作用?(2分) 18.对于“O”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你有什么理解?(3分)
(12)“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 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② (13)“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14)“是啊,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 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 亮。” (15)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 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16)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17)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 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 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 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18)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 (19)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20)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 学问。 7.读第(2)到(4)段,用文中的原句解释三叔在泥土上画的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3 分) (1)一座歪歪斜斜的塔: (2)一堆松松散散的书: (3)一株弯弯扭扭的树: 8.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②处三叔的一番话,表达了他此时怎样的心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所以才这么亮”事实真的这样吗?它的含义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三叔连说了两遍“这也是太阳”,前一遍句末用问号,后一遍句末用感叹号,表意有什 么不同?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纵观这段文字,想一想:“三叔”是怎样一个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把三叔比作“寻找太阳不幸失败的夸父?”(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1 分) 16.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上面的引号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于“○”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你有什么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你在谁的伞下》,完成19-25题。(19分) 你在谁的伞下 李钢 (1)某个雷雨之夜我赶路回家,没带雨具,前面几步远的距离,一位姑娘持伞而行,那伞 宛若一朵无雨的云 (2)雷雨交加,街上行人稀少,那姑娘不时地回头望我,目光带着疑惑甚至惊恐,很显然, 我的存在使她有后顾之忧。这虽让人心寒,但也不能怪她,因此情此景颇像一些虽不高明却 足以令人紧张的小说情节了:深夜,一条汉子尾随一个年轻的女郎,在雨中 (3)君子坦荡荡,为了她的安宁,我加速走到她前面去。我只担心在经过她身边时,她别 吓得尖叫起来。电闪雷鸣之际再加上女人的尖叫声,会搞得这城市神经错乱的。 (4)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样便显得更纯洁些。我哼着小调,步伐坚定从容,并竭力装出好 人的样子一一大概世界上再没有比好人假装好人更加狼狈的事了。 (5)雨至滂沱,我已浑身湿透,忽然发现她竟跟了上来,走在我身边,事情发生了戏剧性 的变化,她有意无意地向我靠拢,慢慢地又将伞举到了我的头顶。雨被截住了,拍着伞。 (6)我给了她安全感,她给我信任和帮助。转眼之间,我们成为一柄伞下的同路人。在城 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人与人的心灵原是可以相通的,凭借着雨夜,伞是小小的道具 ⑦)起初我挺拘谨,东张西望,有做坏事的心情,见四周一片茫茫,也就释然了。我接过 伞来举着,路过自己的住所也未停下,像个真正的保镖一样,把她护送到家门口。她要我带 走伞,我谢绝了,尔后我们像朋友似地道别。 (8)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然而时隔数日,我在街头再次遇见那姑娘,互相一愣,犹豫了 瞬,又像陌生人一般擦肩而过,连招呼也未打。这是白天,没有雨,街上人涌如潮。 (9)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无疑令人失望。我为此假设过多种结果,反过来看看,唯有它真实 得不可动摇。因为它绝对符合现代城市的性格。 ⑩在日趋冷漠的城市里,人们习惯了隔膜与生疏,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挨得很近也无 法连成陆地,孤独感使人对沟通和交流产生抗体,再没有什么比陌生更让人熟悉。想一想, 人真可算作一种自相矛盾的生物。人类创造出现代文明来掩埋自身的情感,同时,又渴望着 人性能够破土抽芽。城市实在是司芬克斯一般的怪物,人建造了它,住在里面,它却把人变 成难以解开的谜 D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又在谁的伞下?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7段故事内容。(2分) 20.雨夜,我走在年轻女郎的后面,让她感到 后来,“我把背 影留给她”,这时,她的表现是 。她这样做是因为 (3分) 21.用“~”在文中标示出“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所指代的内容。(2分) 22.作者认为这个“结果”“破坏”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个不是“破坏性”的结果。(4 分) 23.说说第(9)段中“现代城市的性格”在文中的含义。(2分) 现代城市的性格”的含义是 24.第(8)段中作者说“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想想看,故事真的到此为止,文章所表达 的思想情感会有不同吗?请简要分析。(3分) 25.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阅读《你在谁的伞下》,完成 19-25 题。(19 分) 你在谁的伞下 李钢 ⑴某个雷雨之夜我赶路回家,没带雨具,前面几步远的距离,一位姑娘持伞而行,那伞 宛若一朵无雨的云。 ⑵雷雨交加,街上行人稀少,那姑娘不时地回头望我,目光带着疑惑甚至惊恐,很显然, 我的存在使她有后顾之忧。这虽让人心寒,但也不能怪她,因此情此景颇像一些虽不高明却 足以令人紧张的小说情节了:深夜,一条汉子尾随一个年轻的女郎,在雨中。 ⑶君子坦荡荡,为了她的安宁,我加速走到她前面去。我只担心在经过她身边时,她别 吓得尖叫起来。电闪雷鸣之际再加上女人的尖叫声,会搞得这城市神经错乱的。 ⑷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样便显得更纯洁些。我哼着小调,步伐坚定从容,并竭力装出好 人的样子——大概世界上再没有比好人假装好人更加狼狈的事了。 ⑸雨至滂沱,我已浑身湿透,忽然发现她竟跟了上来,走在我身边,事情发生了戏剧性 的变化,她有意无意地向我靠拢,慢慢地又将伞举到了我的头顶。雨被截住了,拍着伞。 ⑹我给了她安全感,她给我信任和帮助。转眼之间,我们成为一柄伞下的同路人。在城 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人与人的心灵原是可以相通的,凭借着雨夜,伞是小小的道具。 ⑺起初我挺拘谨,东张西望,有做坏事的心情,见四周一片茫茫,也就释然了。我接过 伞来举着,路过自己的住所也未停下,像个真正的保镖一样,把她护送到家门口。她要我带 走伞,我谢绝了,尔后我们像朋友似地道别。 ⑻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然而时隔数日,我在街头再次遇见那姑娘,互相一愣,犹豫了 一瞬,又像陌生人一般擦肩而过,连招呼也未打。这是白天,没有雨,街上人涌如潮。 ⑼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无疑令人失望。我为此假设过多种结果,反过来看看,唯有它真实 得不可动摇。因为它绝对符合现代城市的性格。 ⑽在日趋冷漠的城市里,人们习惯了隔膜与生疏,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挨得很近也无 法连成陆地,孤独感使人对沟通和交流产生抗体,再没有什么比陌生更让人熟悉。想一想, 人真可算作一种自相矛盾的生物。人类创造出现代文明来掩埋自身的情感,同时,又渴望着 人性能够破土抽芽。城市实在是司芬克斯一般的怪物,人建造了它,住在里面,它却把人变 成难以解开的谜。 ⑾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又在谁的伞下? 1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7 段故事内容。(2 分) 20.雨夜,我走在年轻女郎的后面,让她感到了 ,后来,“我把背 影留给她”,这时,她的表现是 。她这样做是因为 (3 分) 21. 用“~~~~~”在文中标示出“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所指代的内容。(2 分) 22.作者认为这个“结果”“破坏”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个不是“破坏性”的结果。(4 分) 23.说说第⑼段中“现代城市的性格”在文中的含义。(2 分) “现代城市的性格”的含义是 。 24.第⑻段中作者说“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想想看,故事真的到此为止,文章所表达 的思想情感会有不同吗?请简要分析。(3 分) 25.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又在谁的伞下?”作者以此问 结尾,流露出对城市人们之间多些沟通与交流,多些友好互助的期盼。 B.文章以记叙为主,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表达作者对现代城市性格的思索, 对日趋冷漠的现代城市的不满。 C.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全文主旨虽然是在议论部分点明的,但前面的叙事中已 多处留有伏笔。如“这虽让人心寒”“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等 D.文章叙事具体生动,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取得了很好的表 达效果 (三)阅读《于园》,完成26-33题。(27分)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 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 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 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 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 园可无憾矣。 26.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①瓜州步() ②非显者刺( ③无他奇() ④缘坡( ⑤磊石() ⑥蒙丛() ⑦颗然() ⑧碧窈 27.翻译句子。(4分) ①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②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 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28.谈谈你对“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这句话的理解。(3分) 29.联系上下文,想想“富人于五所园也”这句话的作用。(3分) 30.通过“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句话,你了解到了什么?(3分) 31.本文按照 顺序有层次的描写于园。文章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来写,先写 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绝壑,再写 最后写 。这样写 的好处是 (5分) 32.本文的体裁是 ,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怨意境,抒写了 的感受,赞颂了
A.“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又在谁的伞下?”作者以此问 结尾,流露出对城市人们之间多些沟通与交流,多些友好互助的期盼。 B.文章以记叙为主,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表达作者对现代城市性格的思索, 对日趋冷漠的现代城市的不满。 C.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全文主旨虽然是在议论部分点明的,但前面的叙事中已 多处留有伏笔。如“这虽让人心寒”“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等。 D.文章叙事具体生动,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取得了很好的表 达效果。 (三) 阅读《于园》,完成 26-33 题。(27 分)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 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 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 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 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 园可无憾矣。 26.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 分) ①瓜州步( ) ②非显者刺( ) ③无他奇( ) ④缘坡( ) ⑤磊石( ) ⑥蒙丛( ) ⑦颓然( ) ⑧碧窈( ) 27.翻译句子。(4 分) ①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 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谈谈你对“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这句话的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联系上下文,想想“富人于五所园也”这句话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通过“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句话,你了解到了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本文按照__________顺序有层次的描写于园。文章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来写,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绝壑,再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 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分) 32.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怨意境,抒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