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经济可持续增长 >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满足需求「 >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 供给 体系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 体系质量和效率:包括 产品结构 产业技术结构 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生产 企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企 ,大中小企业结构 ·创新创业企业比重 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 要素结构 ,劳动力、技术、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 >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交通、能源、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 ,制度和政策供给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2.六大历史性变革 ➢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 体系质量和效率:包括 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生产 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企 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 ➢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第十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低端产品过剩 >供给侧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者和产业三 ·高端产品不足 个逐次递进的层次,构成经济增长的供给 GDP 体系; ·传统产业能过剩 》“结构性”指三个层次是按照什么比例 ·结构性的有效供给不足 进行配置的,不同的组合决定了经济增长 的质量和效率; 款是国产的 哇蜜都是 不买了 我音农内外 买买买!!1 》>“改革”指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调整生 因品原 产关系,改变三个层次的重大比例关系, 既包括数量关系调整,也包括质量提升。 ang.com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2.六大历史性变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者和产业三 个逐次递进的层次,构成经济增长的供给 体系; ➢“结构性”指三个层次是按照什么比例 进行配置的,不同的组合决定了经济增长 的质量和效率; ➢“改革”指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调整生 产关系,改变三个层次的重大比例关系, 既包括数量关系调整,也包括质量提升。 结构性 产业 结构 区域 结构 投入 结构 排放 结构 动力 结构 分配 结构
第十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2.1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 □总量(亿元)◆增速() 30000 16% 常态的必然选择 13.6% 13.6% A23849.8A130% 129% 14% 25000 123% 120% >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113 126% 12% >发展方式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 20000 117% 118 11.5% 10% 变 159883 144512 15000 8% 130310 >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11459.0 103098 6% >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 10000 7466.3 68022 换 56502 4% 5000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 695.6 18452366 2% 决定性作用转换 0% >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 重 四 蒙 庆 州 南 藏 西 转换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发展方式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 变 ➢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 换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 决定性作用转换 ➢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 转换 中高速2020年以前底线就是6.5% 质量效率(经济强国) 规模速度(经济大国) 2.1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的必然选择 时间节点 认识要点 十一届三 中全会 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以市 场调节为辅 十四大 在宏观调控下,市场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 作用 十六大 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 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 中全会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2.1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 常态的必然选择
第十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2.2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 战略思路 >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 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 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2.2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 战略思路
第十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朝闻天下七问中国经济之二-新动力在哪里?mp4 进入“十三五”后,需求侧“三驾马车”渐显疲态 Cnalysys 具丽知虚 “铁公基”(周期长、效率低) 变向推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导致 投资 需求不足;同时使能源、矿产、水 依靠政府层面投资与出口来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泥、钢铁、机械重工等产能过剩。 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 可持续,居民的消费能力受 限于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形 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成本过高 一方面,对普通民众过高的生活成 消费 本导致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另一方 势,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 人口结构改变,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面,高端的消费品主要依赖于进 进行供给侧改革成为调整中 口,中国缺少高端产品的核心制造 能力。 国产业结构、提升中国经济 发展前潜力的必然途径,而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出口受阻 互联网等新技术也将在供给 出▣ 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下降7%, 高端制造回流国外 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海外市场需求 侧改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低迷 2016/3/15 大数据大价值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朝闻天下]七问中国经济之二-新动力在哪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