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货币效应分析 美国在整个70年代与80年代一年期名义国债利率 维持在6%以上,其中1981年短期利率达到 13.14%(12个月平均)的高水平是为了调控石油 危机以后世界性通货膨胀,如此高的利率带来了 拉美金融危机已经有很多专家作过专门论述。进 入90年代,199年经济开始复苏,经过92年、93 年的降息,人为拉高经济增长率,以吸引外资流 入。在降息与外资流入的双重影响下,货币乘数 被稳步推高。从80年代平均5.0的水平推高到 2000年6.19的高水平,货币乘数泡沫与资产泡沫 同步膨胀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沈思玮副教授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No. 11 ◼ 美国在整个70年代与80年代一年期名义国债利率 维持在6 %以上,其中1981年短期利率达到 13.14%(12个月平均)的高水平是为了调控石油 危机以后世界性通货膨胀,如此高的利率带来了 拉美金融危机已经有很多专家作过专门论述。进 入90年代,1991年经济开始复苏,经过92年、93 年的降息,人为拉高经济增长率,以吸引外资流 入。在降息与外资流入的双重影响下,货币乘数 被稳步推高。从80年代平均5.0的水平推高到 2000年6.19的高水平,货币乘数泡沫与资产泡沫 同步膨胀。 货币效应分析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货币效应分析 ■90年代美国采用了降低利息、,提高货币 乘数的做法从表面上看,基础货币的供 给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似乎不涉及信用 问题。事实上,货币乘数的提高整体上 改变了金融的结构与内涵,使得大量的 交易都不涉及实物资产,经济、金融彻 底地泡沫化了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沈思玮副教授 姜波克著 国际金融新编 No. 12 ◼ 90年代美国采用了降低利息,提高货币 乘数的做法从表面上看,基础货币的供 给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似乎不涉及信用 问题。事实上,货币乘数的提高整体上 改变了金融的结构与内涵,使得大量的 交易都不涉及实物资产,经济、金融彻 底地泡沫化了。 货币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