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快三中我水康制作 2001、11、28
兰铁二中 2001、11、28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 写景与抒情、议论 紧密结合的写法。 体会本文语 言精练、优美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 写景与抒情、议论 紧密结合的写法。 (二)、体会本文语 言精练、优美的特点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 背景 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 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 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 划MB提示时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 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 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 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 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 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 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 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 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 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 苏轼 赋》 据《晚笑堂画传>制
二、 背景 提示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 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 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 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 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 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 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 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 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 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 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 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 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 赋》
〓、松查须勻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 1、王戌enxu 10、酬酒(sh 2、桂棹(hao 11、横槊(shuo 3、余音袅袅(no)12、渔樵(qiao) 4幽壑(he) 13、扁舟(pan) 5、嫠妇(l 14、匏樽(Pa0 6、愀然(qiao) 15、蜉蝣fyou 7、山川相缨(liao 16无尽藏(zang 8、舳舻千里(zh山)17、狼籍」j 9、旌旗ing 18、枕藉(jie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二)、指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 1、属——嘱2、冯 3、缪—缭4、狼籍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通明月之诗,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歌窈窕之章。 修辞手法(互文见义修辞手法(对偶)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修辞手法(比喻)
(二)、指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 1、属—— 2、冯—— 3、缪—— 4、狼籍——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修辞手法( ) 嘱 缭 凭 藉 互文见义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修辞手法(对偶 )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修辞手法(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