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第三条: 对于粘弹性材料都不适用 粘弹性材料的静摩擦系数不一定大于动摩 擦系数。 ④第四条 对于很多材料,摩擦系数和滑动速度有关。 在15至18世纪还没有出现现代的高速机
③第三条: 对于粘弹性材料都不适用。 粘弹性材料的静摩擦系数不一定大于动摩 擦系数。 ④第四条: 对于很多材料,摩擦系数和滑动速度有关。 在15至18世纪还没有出现现代的高速机器
§3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理论 古典摩擦定律是在滑动摩擦的实验基 础上提出的。 ◇滑动摩擦理论一般把纯净表面间的干 摩擦作为一种理想的摩擦状态
§3 滑动摩擦 ❖ 古典摩擦定律是在滑动摩擦的实验基 础上提出的。 ❖ 滑动摩擦理论一般把纯净表面间的干 摩擦作为一种理想的摩擦状态。 一、滑动摩擦理论
1机械啮合理论(18世纪以前) 观点:摩擦表面凹凸不平,凹凸部分交错啮合,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摩擦力是所有啮合点的切向阻力的总和。 摩擦系数为粗糙斜角θ的正切,表面越粗糙 摩擦系数越大。=(O 不适用粗糙度达到表面分子引力发生作用的情 况(如超精加工)
1.机械啮合理论(18世纪以前) 观点:摩擦表面凹凸不平,凹凸部分交错啮合,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摩擦力是所有啮合点的切向阻力的总和。 摩擦系数为粗糙斜角θ的正切,表面越粗糙, 摩擦系数越大。 不适用粗糙度达到表面分子引力发生作用的情 况(如超精加工)。 = tg
1919年哈迪实验:对经过研磨达到凸透镜 程度的光洁表面和粗糙加工表面进行摩擦实 验,发现前者的摩擦力大,且擦伤痕宽,表 面破坏严重
1919年哈迪实验:对经过研磨达到凸透镜 程度的光洁表面和粗糙加工表面进行摩擦实 验,发现前者的摩擦力大,且擦伤痕宽,表 面破坏严重
2分子理论(汤姆林逊假说) 观点:在平衡状态时,固体原子间的排斥力和内 聚力相中和。但是,当两个物体接触时,一个物 体内的原子可能和第二个物体的原子足够靠近以 致于进入斥力场中。此时,两表面分开会造成能 量的损失,并以摩擦阻力的形式出现
2.分子理论(汤姆林逊假说) 观点:在平衡状态时,固体原子间的排斥力和内 聚力相中和。但是,当两个物体接触时,一个物 体内的原子可能和第二个物体的原子足够靠近以 致于进入斥力场中。此时,两表面分开会造成能 量的损失,并以摩擦阻力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