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寻址方式 80286微处理器支持两种工作方式—实地址方式和保 护虚地址方式简称保护方式)。在这两种方式下的寄存器 功能和指令功能完全一致。80286在其实地址方式下与 8086/8088的目标码完全兼容所以任何一个8086/8088 的软件不经修改都可以在80286上运行。80286在实地 址方式的寻址方式与8086相同,但是在虚地址方式的寻 址方式则大不相同。 )80286的存储管理系统 1.实地址模式 2.保护模式 cnte、列挡黴处 理的技术发辰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二) 寻址方式 80286微处理器支持两种工作方式——实地址方式和保 护虚地址方式(简称保护方式)。在这两种方式下的寄存器 功能和指令功能完全一致。80286在其实地址方式下与 8086/8088的目标码完全兼容,所以任何一个8086/8088 的软件,不经修改都可以在80286上运行。80286在实地 址方式的寻址方式与8086相同,但是在虚地址方式的寻 址方式则大不相同。 (三) 80286的存储管理系统 1. 实地址模式 2. 保护模式
8280386微处理器 32位微处理器同16位微处理器相比,在体系结构设 计上有了概念性的变第新技术为在32位体系结构中实现 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 80386是一种与16位的80286相兼容的第一个高性能 金 32位微处理,它代表 系结构的重要进步一从16 位体系结构过腰到3位体系结280386采用高速CM oSm15m技术,132条引出线用网格阵列式装在陶 瓷片内,其帮散功率在15w到3.0w之间。 ATOken cnte、列挡黴处 理的技术发辰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8.2 80386微处理器 32位微处理器同16位微处理器相比,在体系结构设 计上有了概念性的变革。新技术为在32位体系结构中实现 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80386是一种与16位的80286相兼容的第一个高性能 全32位微处理器,它代表了体系结构的重要进步——从16 位体系结构过渡到32位体系结构。80386采用高速CHM OSⅢ1.5μm技术,132条引出线用网格阵列式封装在陶 瓷片内,其耗散功率在1.5w到3.0w之间
80386的特点 1.80386可以工作在两种方式:实地址方式和保护方式 280386芯片在硬件结构上由6个逻辑单元组成。它们按 流水线方式工作,运行速度可达到4MPs。 3.硬件支持多任务,一条指令可以完成任务转换,转换时 间在17s以内。 4.硬件支持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易于实现虚拟存储系统。 5.硬件支持 DEBUG功能,并可设置数据断点和RoM 断点。 6.4级特权级:0级最优先,其次为1,2和3级。0、 1和2级用于操作系统程序,3级用于用户程序。 cnte、列挡黴处 理的技术发辰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一、 80386 的特点 1. 80386可以工作在两种方式:实地址方式和保护方式。 2. 80386芯片在硬件结构上由6个逻辑单元组成。它们按 流 水线方式工 作,运行速度可达到4MIPS。 3. 硬件支持多任务,一条指令可以完成任务转换,转换时 间 在17μs以内。 4. 硬件支持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易于实现虚拟存储系统。 5. 硬件支持DEBUG功能,并可设置数据断点和ROM 断点。 6. 4级特权级:0级最优先,其次为1,2和3级。0、 1和2级用于操作系统程序,3级用于用户程序
二、80386的内部结构 80386cPU内部结构如图86所示,它主要由下面6个部 件所组成 C P U 分段部件MMU分页部件 总线控制 有效地址总线,32位、厂 加法器 3A位「请求判优 INTR. HOLD 加法器 控制器 BUSY. ERROR 有效地址总线 32位 描述符 页高速 RESET 寄存器 缓冲器 !鲁户界限和属性控制和属性1 PLA PLA 地址 动器 保护测试内部控制总线 流水线/总线 部件 宽度控制 - MUX/ 如1326收发器 桶形移位 器加法器 预取器/界限2 检验器 已译码 寄存器堆 控制R0M 指令队列 32位 ALU控制控制 指令预译码 指令预取 32位 专用ALU总线 图8.680386的内部结构图 k 陌宽教 ken sdv cnte、列挡黴处 驽的技术发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二、 80386 的内部结构 80386 CPU内部结构如图8.6所示,它主要由下面6个部 件所组成:
1.总线接口部件(BU: Bus Interface Unit)。 2.指令预取部件(cPU: Code Prefetch Unit)。 3.指令译码部件(DU: Instruction decode unit) 4.执行部件(EU: Execution Unit)。它可进一步分为控 制部件( Control unit),保护测试部件( Protection Test Unit)和数据处理部件( Data Unit)3部分。 5.段管理部件(SU: Segment Unit)。 6.页管理部件(PU: Paging Unit)。 cnte、列挡黴处 理的技术发辰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1. 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 )。 2. 指令预取部件(CPU:Code Prefetch Unit)。 3. 指令译码部件(IDU:Instruction Decode Unit)。 4. 执行部件(EU:Execution Unit)。它可进一步分为控 制部件(Control Unit),保护测试部件(Protection Test Unit)和数据处理部件(Data Unit)3部分。 5. 段管理部件(SU:Segment Unit)。 6. 页管理部件(PU:Paging 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