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 mountain range):呈线状、条带状 或束状连续延伸的山体,称为山脉。它的分布主 要受构造的控制。例如我国东部山脉的走向主要 受北东或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西部相反。由于 山脉构造比较复杂,有利于岩浆活动,是各类金 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场所。 山( mountain):又称山地。陆地上海拔500米 以上,并由山顶(山脊)、山坡和山麓(山脚) 三个要素组成的隆起高地,统称为山
山脉(mountain range):呈线状、条带状、 或束状连续延伸的山体,称为山脉。它的分布主 要受构造的控制。例如我国东部山脉的走向主要 受北东或北北东向构造的控制,西部相反。由于 山脉构造比较复杂,有利于岩浆活动,是各类金 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场所。 山(mountain): 又称山地。陆地上海拔500米 以上,并由山顶(山脊)、山坡和山麓(山脚) 三个要素组成的隆起高地,统称为山
名称 绝对高度(米)相对高度(米) 最高山 >5000 >1000 高山 3500-5000 200-1000 中山 1000-3500 200-1000 低山 500--1000 200--1000 丘陵 <500 <200 山顶(peak, summit):构成山地的三大要素之 是山地的最高部分。山顶呈线装延伸的叫做山脊。 受岩性、构造和外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形态有尖顶、 圆顶和平顶,此外还有梁峁状、锯齿状、和峰林状 的山脊
名称 绝对高度(米) 相对高度(米) 最高山 高 山 中 山 低 山 丘 陵 >5000 3500--5000 1000--3500 500--1000 <500 >1000 200--1000 200--1000 200--1000 <200 山顶(peak ,summit):构成山地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山地的最高部分。山顶呈线装延伸的叫做山脊。 受岩性、构造和外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形态有尖顶、 圆顶和平顶,此外还有梁峁状、锯齿状、和峰林状 的山脊
山坡( mountain slope):指介于山顶与山麓之间 的部分,是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山坡分布较广,因 此山坡地形的改造变化是山地地形变化的主要部分,例如 许多现代地貌过程大都在山坡上发生;同时山坡地形往往 记录了并能反映整个山地的演化历史和新构造的性质。其 形态复杂,有直形、凹形、凸形和多见得阶梯形 山麓( mountain foot, foot of slope):指 山地和周围平地明显的交线或山坡和周围平地之间的过渡 垭口(col):又称山鞍。指山脊上相对低凹,似马鞍 状的地形。特别显著的垭口常是主要的交通要道。垭口 般位于断层穿越或软弱岩层分布地带
山坡(mountain slope):指介于山顶与山麓之间 的部分,是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山坡分布较广,因 此山坡地形的改造变化是山地地形变化的主要部分,例如 许多现代地貌过程大都在山坡上发生;同时山坡地形往往 记录了并能反映整个山地的演化历史和新构造的性质。其 形态复杂,有直形、凹形、凸形和多见得阶梯形。 山麓(mountain foot, foot of slope):指 山地和周围平地明显的交线或山坡和周围平地之间的过渡 带。 垭口(col): 又称山鞍。指山脊上相对低凹,似马鞍 状的地形。特别显著的垭口常是主要的交通要道。垭口一 般位于断层穿越或软弱岩层分布地带
山旦(pass):切穿山地的河谷,自山地到平原的出口,称 为山口 山谷( valley):山地间的纵长凹地。有的是构造成因的, 如地堑谷、向斜谷;有的是侵蚀成因的,如河流侵蚀而成的河 谷,冰川刨蚀形成的冰川槽谷 丘陵(hil1):顶部浑圆,坡度平缓,坡脚线不明显的低矮 山丘。相对高度小于山地,分布较为零星,孤立 高原( plateau, table and):相对高度较高、面积 较大、顶部起伏较小、耸立于周围地面之上的高地。规模较大 的高原顶部常形成丘陵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世界上最大的高 原是非洲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我国的青藏高原。此外我 国还有规模很大的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
山口(pass):切穿山地的河谷,自山地到平原的出口,称 为山口。 山谷(valley):山地间的纵长凹地。有的是构造成因的, 如地堑谷、向斜谷;有的是侵蚀成因的,如河流侵蚀而成的河 谷,冰川刨蚀形成的冰川槽谷。 丘陵(hill):顶部浑圆,坡度平缓,坡脚线不明显的低矮 山丘。相对高度小于山地,分布较为零星,孤立。 高原(plateau ,table land):相对高度较高、面积 较大、顶部起伏较小、耸立于周围地面之上的高地。规模较大 的高原顶部常形成丘陵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世界上最大的高 原是非洲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我国的青藏高原。此外我 国还有规模很大的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
平原( plain):宽广平坦、切割微弱、略有起伏并 于高地毗连或为高地围限的平地。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 于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因为在这样的条 件下,外力地质作用才有可能充分地夷平地面或补偿外 力所造成的地面不平。平原按不同的因素可划分出多种 类型:依据其海拔高度可划分为洼地、低平原、高平原 和高原;按其不同地质构造运动方向划分,有上升平原 及下降平原;按其与地质构造关系划分,有构造平原和 非构造平原。非构造平原又可进一步根据外力作用因素 分为堆积平原和剥蚀平原等。然而在自然界里形成的各 种类型的平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平原(plain):宽广平坦、切割微弱、略有起伏并 于高地毗连或为高地围限的平地。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 于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因为在这样的条 件下,外力地质作用才有可能充分地夷平地面或补偿外 力所造成的地面不平。平原按不同的因素可划分出多种 类型:依据其海拔高度可划分为洼地、低平原、高平原 和高原;按其不同地质构造运动方向划分,有上升平原 及下降平原;按其与地质构造关系划分,有构造平原和 非构造平原。非构造平原又可进一步根据外力作用因素 分为堆积平原和剥蚀平原等。然而在自然界里形成的各 种类型的平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