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旗一中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语感错落有致,语调起伏跌d如ng( 或壮丽豪迈气势磅b6( ),或清丽wan( )约一咏三叹。真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zhan( )放出中国 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2、名著与名家填空(4分): (1)《 》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 )体小说。 (2)《格列佛游记》讲述主人公流落到小人国、 以及马国等 地的经历。 (3)墨子,名 是 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也称“ 3、古诗文默写。(9分 (1) ,对影成三人。(1分) (2) 日暮聊为《梁甫吟》。(1分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1分)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5)《从军行》中表现将士冒雪在战鼓声中同敌人搏斗的悲壮场面的句 子 (2分) (6)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纽约接见华人华侨代表时说:“浅浅的海峡, 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其中化用了台湾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句,那 首诗的第四节是:(2分) “而现在/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1 伊旗一中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 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语感错落有致,语调起伏跌 dànɡ ( ), 或壮丽豪迈气势磅 bó( ),或清丽 wǎn( )约一咏三叹。真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zhàn( )放出中国 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2、名著与名家填空(4 分): (1)《 》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 )体小说。 (2)《格列佛游记》讲述主人公流落到小人国、 、 以及马国等 地的经历。 (3)墨子,名 ,是 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也称“ ”。 3、 古诗文默写。(9 分) (1) ,对影成三人。(1 分 ) (2) ,日暮聊为《梁甫吟》。(1 分 )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1 分 )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2 分 ) , 。 (5)《从军行》中表现将士冒雪在战鼓声中同敌人搏斗的悲壮场面的句 子: , (2 分 ) (6)2003 年 12 月温家宝总理访问纽约接见华人华侨代表时说:“浅浅的海峡, 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其中化用了台湾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句,那 首诗的第四节是:(2 分 ) “而现在/ / / 。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 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④让 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综合性实践活动(2分)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 况的统计。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 年代土地沙漠化(单位:平沙尘暴发生次数 典型受灾情况 公里) 70年代 1560 降尘25600吨/平方公里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 80年代 济损失5000多万元 90年代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 1.09万头(只)牲畜死亡 结果 6、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句子。(2分) 例句: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 示出广博 仿句: 、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7-12题。(14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 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 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 2
2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 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④让 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综合性实践活动(2 分)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 况的统计。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 结果: 。 6、 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句子。(2 分) 例句: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 示出广博。 仿句: , ; , 。 二、阅读理解(53 分) (一)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 7-12 题。(14 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 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 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 年代 土地沙漠化(单位:平 方公里) 沙尘暴发生次数 (单位:次) 典型受灾情况 70 年代 1560 13 降尘 25600 吨/平方公里 80 年代 2100 14 20 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 济损失 5000 多万元 90 年代 2460 23 46.1 万亩农作物受害, 11.09 万头(只)牲畜死亡
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 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子墨子曰 (2)愿借子杀之( (3)吾义固不杀人( ))) (4)不可谓知类( 8.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不可谓知类为与此同类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D.于是见公输盘胡不见我于王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10.用原文回答:(2分) (1)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 答 ()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答 11.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进行批驳?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公输盘的虚伪性?( 分) 12.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不可谓”中的“智”“仁”“忠”“强”“知类”?墨子 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二)议论文阅读,完成13-17题。(13分) 人贵敢说“吾不如
3 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 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⑴ 子.墨子曰 ( ) ⑵ 愿借子.杀之 ( ) ⑶ 吾义.固不杀人 ( ) ⑷ 不可谓知.类 ( ) 8.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D.于是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于王 9.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⑴夫子何命焉为? 译: ⑵宋何罪之有? 译: 10.用原文回答:(2 分) ⑴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 答: ⑵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答: 11.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进行批驳?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公输盘的虚伪性?(2 分) 答: 12.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不可谓”中的“智”“仁”“忠”“强”“知类”?墨子 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3 分) 答: (二)议论文阅读,完成 13-17 题。(13 分) 人贵敢说“吾不如
李隆汉 ①“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 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 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 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 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 准适当的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②历史上的圣哲先贤,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 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③孔子问学生子贡,你和颜回比,谁的能耐大?子贡回答说,颜回闻一知十, 我顶多只是闻一知三。子贡慨叹“弗如也”,寥寥三字,掷地作金石声。 ④《史记·髙祖本纪》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 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 所必然了 ⑤读《广师》,我们可以领教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类似高论:“艰苦力学, 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学中;险阻俱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学不倦,笃 于朋友,吾不如王石山。”顾老夫子谦逊若此,被誉为“一代通儒”,令人诚服。 ⑥瞿秋白在29岁时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他恳切地 表白:“搞农运,我不如澎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 事,我不如叶挺、贺龙。”虚心谨慎,溢于言表,瞿秋白之所以为瞿秋白,基于 此 ⑦确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面对比自己强的人,由衷地说一句“吾不如 也”,不但不会贬损自己,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世界上,任何人在体能、 技能、智能上的发展不可能至周至全。同理,一个人在品格修养上也不可能尽善 尽美,总有“吾不如也”的时候。只有敢于承认“吾不如也”的现实,才能看清 自己的特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举优抑劣,扬长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 也”,却偏要与人争个胜负,分个雌雄,那就是自己难为自己,令人不敢恭维了。 ⑧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敢说“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为生活中 的强者、事业上的翘楚,因为他们的胸怀比长天更广阔,精神比高山更巍峨 13、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读后你认为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能举例说说吗? (3分) 15、文中开头引用的一首小诗在文章中有何作用?(2分) 、文中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4 李隆汉 ①“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 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 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 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 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 准适当的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②历史上的圣哲先贤,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 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③孔子问学生子贡,你和颜回比,谁的能耐大?子贡回答说,颜回闻一知十, 我顶多只是闻一知三。子贡慨叹“弗如也”,寥寥三字,掷地作金石声。 ④《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 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 所必然了。 ⑤读《广师》,我们可以领教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类似高论:“艰苦力学, 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学中;险阻俱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学不倦,笃 于朋友,吾不如王石山。”顾老夫子谦逊若此,被誉为“一代通儒”,令人诚服。 ⑥瞿秋白在 29 岁时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他恳切地 表白:“搞农运,我不如澎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 事,我不如叶挺、贺龙。”虚心谨慎,溢于言表,瞿秋白之所以为瞿秋白,基于 此。 ⑦确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面对比自己强的人,由衷地说一句“吾不如 也”,不但不会贬损自己,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世界上,任何人在体能、 技能、智能上的发展不可能至周至全。同理,一个人在品格修养上也不可能尽善 尽美,总有“吾不如也”的时候。只有敢于承认“吾不如也”的现实,才能看清 自己的特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举优抑劣,扬长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 也”,却偏要与人争个胜负,分个雌雄,那就是自己难为自己,令人不敢恭维了。 ⑧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敢说“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为生活中 的强者、事业上的翘楚,因为他们的胸怀比长天更广阔,精神比高山更巍峨。 13、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读后你认为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4、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能举例说说吗? (3 分) 15、文中开头引用的一首小诗在文章中有何作用?(2 分) 16、文中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 分)
17、阅读了此文,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实际谈谈文中的“吾不如”与我们常说的 “自卑、自暴、自弃”有无区别?(3分) (三)说明文阅读,完成1821题。(8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鳳支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憨于使用魚彩也最羲于使負彩。这个特点 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 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 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 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 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 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 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 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 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 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 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 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 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 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 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 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 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 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 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 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8、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1分)
5 17、阅读了此文,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实际谈谈文中的“吾不如”与我们常说的 “自卑、自暴、自弃”有无区别?(3 分) (三)说明文阅读,完成 18-21 题。(8 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 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 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 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 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 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 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 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 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 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 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 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 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 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 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 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 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 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 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 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 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8、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