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非完全奥氏体化亚共析钢加热到Ac,~Ac3之间;共析钢加热到Ac1稍上、过共析钢加热到Ac1~Accm之间,分别得到A十F、A十Fe:C、A+Fe,C组织。称为非完全奥氏体化。钢种组织加热温度A+F亚共析钢Ac1 Ac3共析钢Ac1稍上A +FesC过共析钢A+Fe3CAc1_Accm结论: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一定是非完全A体化
(2)非完全奥氏体化 亚共析钢加热到Ac1 ~AC3之间;共析钢加热到 Ac1稍上、过共析钢加热到A c1 ~Accm之间,分 别得到A+F、A+Fe3C、A+Fe3C组织。称为 非完全奥氏体化。 钢种 加热温度 组织 亚共析钢 Ac1~ AC3 A + F 共析钢 Ac1 稍上 A +Fe3C 过共析钢 Ac1~Accm A +Fe3C 结论: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一定是非完全A体化
三、影响A晶粒度的因素晶粒度的概念一晶粒度是衡量晶粒大小的一种尺度1.实际晶粒度:指在实际热处理条件下得到的实际A晶粒大小。本质晶粒度:标志晶粒长大的倾向大小。2.将钢加热到930℃±10℃,保温本质晶粒度规定:3~8小时测取得A晶粒大小国家晶粒度标准等级有8级:1~4级为本质粗晶粒钢;一般用Mn、Si脱氧的钢为本质粗晶粒钢。5~8级为本质细晶粒钢。一般用AI脱氧的钢为本质细晶粒钢
三、影响A晶粒度的因素 (一)晶粒度的概念-晶粒度是衡量晶粒 大小的一种尺度。 1.实际晶粒度:指在实际热处理条件下得到的 实际A晶粒大小。 2.本质晶粒度:标志晶粒长大的倾向大小。 本质晶粒度规定:将钢加热到930℃±10℃,保温 3~8小时测取得A晶粒大小。 国家晶粒度标准等级有8级: 1~4级为本质粗晶粒钢;一般用Mn、Si脱氧的钢 为本质粗晶粒钢。 5~8级为本质细晶粒钢。一般用Al脱氧的钢为本质 细晶粒钢
21级2级3级人4级5级6级8级7级
二影响A晶粒度的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一加热温度越高和保温时间越长,A晶粒越粗。其中加热温度是主要因素。2.加热速度一加热速度越快,保温时间越短,A晶粒越细。3.合金元素的作用一(1)强碳化物元素Nb、Ti、AI等元素强烈阻止A晶粒粗化,可细化晶粒.所以,含有这些元素的钢为本质细晶粒钢。(可形成NbC、TiC、AI)(2)非碳化物元素Mn、Ni、Cu、Si、Co等不阻正A晶粒粗化,易于使A晶粒粗化。结论:细化A晶粒只与加热有关,而与冷却无关
(二)影响A晶粒度的因素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和保温 时间越长,A晶粒越粗。其中加热温度是主要 因素。 2.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越快,保温时间越短,A 晶粒越细。 3.合金元素的作用- (1)强碳化物元素Nb、Ti、Al等元素强烈阻 止A晶粒粗化,可细化晶粒.所以,含有这些 元素的钢为本质细晶粒钢。(可形成NbC、 TiC、Al) (2)非碳化物元素Mn、Ni、Cu、Si、Co等不 阻止A晶粒粗化,易于使A晶粒粗化。 结论:细化A晶粒只与加热有关,而与冷却无关
83一2钢在冷却时的转变b钢的冷却依据钢的冷却曲线行。00100600℃400℃700过冷A等温冷却曲线(TTT50曲线)b:lCsa:过冷A一在A,温度以下的奥氏体110103103104105为过冷奥氏体。8007酒AI奥氏体共析钢的等温冷却曲线转变开娜(一)70015珠光体Pa.30(TTT曲线)转变宪60040obs2/150045上贝氏体BBA1550℃之间等温冷却400CC下贝氏体55300发生珠光体转变即A—PM.200A.M550℃~Ms之间等温冷却10020℃发生贝氏体转变即ABOMI65M马氏体十-1000.5110102103MS以下等温或连续冷却发10*105时间/即A→M生马氏体转变
§3-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钢的冷却依据钢的冷却曲线行。 一、过冷A等温冷却曲线(TTT 曲线) 过冷A – 在A1温度以下的奥氏体 为过冷奥氏体。 (一)共析钢的等温冷却曲线 (TTT曲线) A1~550℃之间等温冷却 发生珠光体转变 即A→P 550℃~MS之间等温冷却 发生贝氏体转变 即A→B MS以下等温或连续冷却发 生马氏体转变 即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