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颜色:每个脏器都有其固有的颜色及光泽,在疾病的情况下,脏器的 颜色可以发生改变,有的脏器可以失去正常的光泽或变得晦暗 除少数大体标本用原色固定液保存外,大多数标本用10%甲醛溶液(福尔马 林)固定保存,因甲醛溶液易成酸性。故标本中血液由红色变成黑色,胆红素被 氧化由黄色变成绿色(胆绿素) (4)被膜:有的器官还应观察被膜的状态(紧张或皱缩)及厚度、颜色等 等。如是肿瘤则观察是否有包膜及其完整程度。 (5)切面及内面:观察组织器官时除了观察其外表形态、大小颜色等外 还要将器官切开或剪开来观察切面及内面颜色,结构……等等 有的器官还要观察其厚度,如心脏要测心肌的厚度,肾脏测定其皮质的厚度 有腔的器官测定其壁的厚度 又如胃、肠管除观察浆膜面的颜色,壁的颜色结构外,还需要观察内面(粘 膜面)的改变,及有无狭窄、扩张或异常增生的肿块。 (6)对病灶的观察,要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形状、颜色、切面 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⑦)其它:对器官及组织除用肉眼观察上述要求外,还应触摸其硬度(此 项因标本已装瓶则无法检查)。 2、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 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的步骤如下: (1)先用肉眼观察切片的形态,它有助于辨认病变部位、病灶的数目和病 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2)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标本时,要先将切片擦拭干净,不要把切片放反(盖 玻片面应朝上)。 (3)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方法要求先用低倍镜将切片进行全面观察。低倍镜 观察的目的是辨认什么是组织或器官及其结构(如肝脏、观察肝小叶结构是否正 常。肠管,观察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以及病变的部位、结构… 等等 (4)高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的目的是有选择地详细地观察病变的结构及 辨认细胞形态和改变(胞浆及核的特征及改变)。 四、病理解剖学实习注意事项 (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要爱护标本
(3)颜色:每个脏器都有其固有的颜色及光泽,在疾病的情况下,脏器的 颜色可以发生改变,有的脏器可以失去正常的光泽或变得晦暗。 除少数大体标本用原色固定液保存外,大多数标本用10%甲醛溶液(福尔马 林)固定保存,因甲醛溶液易成酸性。故标本中血液由红色变成黑色,胆红素被 氧化由黄色变成绿色(胆绿素)。 (4)被膜:有的器官还应观察被膜的状态(紧张或皱缩)及厚度、颜色等 等。如是肿瘤则观察是否有包膜及其完整程度。 (5)切面及内面:观察组织器官时除了观察其外表形态、大小颜色等外, 还要将器官切开或剪开来观察切面及内面颜色,结构……等等。 有的器官还要观察其厚度,如心脏要测心肌的厚度,肾脏测定其皮质的厚度。 有腔的器官测定其壁的厚度。 又如胃、肠管除观察浆膜面的颜色,壁的颜色结构外,还需要观察内面(粘 膜面)的改变,及有无狭窄、扩张或异常增生的肿块。 (6)对病灶的观察,要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形状、颜色、切面 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7)其它:对器官及组织除用肉眼观察上述要求外,还应触摸其硬度(此 项因标本已装瓶则无法检查)。 2、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方法: 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的步骤如下: (1)先用肉眼观察切片的形态,它有助于辨认病变部位、病灶的数目和病 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2)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标本时,要先将切片擦拭干净,不要把切片放反(盖 玻片面应朝上)。 (3)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方法要求先用低倍镜将切片进行全面观察。低倍镜 观察的目的是辨认什么是组织或器官及其结构(如肝脏、观察肝小叶结构是否正 常。肠管,观察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以及病变的部位、结构…… 等等。 (4)高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的目的是有选择地详细地观察病变的结构及 辨认细胞形态和改变(胞浆及核的特征及改变)。 四、病理解剖学实习注意事项: (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要爱护标本
(三)要爱护显微镜。 (四)要按要求完成实习报告。 大体标本部分 心脏肥大(高血压病之心脏) 标本号码:104 标本为成人心脏,体积稍增大,重量增加,外形无明显改变,色灰白带黄, 表面光滑,有光泽。切面见左室壁心肌明显增厚,达1.5厘米,(正常为0.8~1.0 厘米)乳头肌变粗。心腔无明显变化,此为左心室向心性肥大。心内膜及二尖瓣 均无明显异常,心冠状动脉内膜有少量黄色斑块(轻度粥样硬化)胸主动脉内膜 也有多数黄色或灰白色隆起的斑块,多位于肋间动脉开口处。 心脏萎缩 标本号码 标本为一成人心脏(根据主动脉口径可以证实),但较正常心脏显著缩小 重量也减轻(尸检记录记载重150克,正常成人心脏重240~300克),变小的心脏 仍保持原来形态,(说明心脏均等的缩小)。心脏颜色呈浅灰褐色。心外膜增厚 并且松驰有皱褶,其中的冠状血管弯曲呈蛇行状(因心肌萎缩、心脏变小,而血 管不相应地变短之故)。 (如切开心腔、心肌的颜色和厚度应是什么样的? 肾盂积水(肾压迫性萎缩) 标本号码:177 标本为一肾脏,体积稍有增大(正常肾约11×5×3厘米)肾脏外形基本保持 色灰白,表面光滑。由肾门对侧剖开后见肾盂肾盏均明显扩张(其中积水已流出), 肾实质受压萎缩变薄,皮质厚23mm(正常肾皮质厚0.6厘米)。皮髓质界限变得 不甚清楚。在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有一结石堵塞管腔。该结石大小约2.2×2.0 厘米。色灰黑(混有血液之故),表面较光滑。结石质地较坚实(草酸盐为主的 尿石)。 (试推论结石与肾盏积水的因果关系) 脑室积水(脑压迫性萎缩 标本号码:132取自一小儿的脑。 脑的体积显著增大,甚而超过成人脑的大小,外形上尚能辨认出大脑及脑干 等结构。颜色浅黄白色与正常脑组织相近,大脑表面脑沟变浅。脑回变平、变宽
(三)要爱护显微镜。 (四)要按要求完成实习报告。 一、大体标本部分 心脏肥大(高血压病之心脏) 标本号码:104 标本为成人心脏,体积稍增大,重量增加,外形无明显改变,色灰白带黄, 表面光滑,有光泽。切面见左室壁心肌明显增厚,达1.5厘米,(正常为0.8~1.0 厘米)乳头肌变粗。心腔无明显变化,此为左心室向心性肥大。心内膜及二尖瓣 均无明显异常,心冠状动脉内膜有少量黄色斑块(轻度粥样硬化)胸主动脉内膜 也有多数黄色或灰白色隆起的斑块,多位于肋间动脉开口处。 心脏萎缩 标本号码:196 标本为一成人心脏(根据主动脉口径可以证实),但较正常心脏显著缩小, 重量也减轻(尸检记录记载重150克,正常成人心脏重240~300克),变小的心脏 仍保持原来形态,(说明心脏均等的缩小)。心脏颜色呈浅灰褐色。心外膜增厚 并且松驰有皱褶,其中的冠状血管弯曲呈蛇行状(因心肌萎缩、心脏变小,而血 管不相应地变短之故)。 (如切开心腔、心肌的颜色和厚度应是什么样的?) 肾盂积水(肾压迫性萎缩) 标本号码:177 标本为一肾脏,体积稍有增大(正常肾约11×5×3厘米)肾脏外形基本保持, 色灰白,表面光滑。由肾门对侧剖开后见肾盂肾盏均明显扩张(其中积水已流出), 肾实质受压萎缩变薄,皮质厚2~3mm(正常肾皮质厚0.6厘米)。皮髓质界限变得 不甚清楚。在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有一结石堵塞管腔。该结石大小约2.2×2.0 厘米。色灰黑(混有血液之故),表面较光滑。结石质地较坚实(草酸盐为主的 尿石)。 (试推论结石与肾盏积水的因果关系) 脑室积水(脑压迫性萎缩) 标本号码:132取自一小儿的脑。 脑的体积显著增大,甚而超过成人脑的大小,外形上尚能辨认出大脑及脑干 等结构。颜色浅黄白色与正常脑组织相近,大脑表面脑沟变浅。脑回变平、变宽
切面见各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等)均高度扩张(其中脑脊液切开时已流失) 脑实质因受压显著萎缩变薄。最薄处仅23毫米 肝浊肿 标本号码:152 标本为沿长轴切开的小儿肝脏标本,体积稍增大,外形正常(能清楚的辨认 出右叶左叶),表面光滑,色灰白,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色灰白贫 血状,状如煮过样外观,失去正常光泽而变得混浊(应以尸检当时观察为佳)。 肝脂肪变 标本号码:154标本为一小儿肝脏 体积稍增大(肝左叶边缘变钝),外形无明显变化,色浅黄白,色膜紧张, 光滑。切面稍隆起,呈一致性淡黄白色。(因脂肪比重较轻,故脂肪变性严重的 肝脏可浮于水面上。以刀切之,刀上可粘有脂滴) 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 标本号码:168标本为小儿的心脏 心脏的大小,外形及外膜颜色、光泽均无明显改变。剖开心腔见心肌增厚, 心内膜及心瓣膜无明显异常。右心室(标本暴露的心腔)内膜下呈灰褐色。心内 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可见黄白色细条纹,其方向与乳头肌,肉柱的长轴垂直,此 种灰黄相间的条纹,状如虎皮斑纹,故有虎斑心之称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胸膜、心包膜粘连并增厚) 标本号码:1034 标本为额状断面的左右肺脏及心脏。脏器大小及位置无异常,从前面观察, 两肺与壁层胸膜和隔肌有纤维性(陈旧性)粘连,以肺下叶为重。从后面观察: 两侧肺上下叶间亦有粘连,脏层与壁层心包纤维性粘连。心包腔完全闭锁。粘连 心包和肺膈肌粘连处因纤维组织增生而明显增厚,厚者可达1cm,质地致密,坚实, 灰白色或灰粉色,半透明,状如毛玻璃,此即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纤维脂肪瘤粘液样变性) 标本号码:2021 标本为手术切除的女阴肿物 皮肤色稍深,表面不平有明显皱褶,切面皮下有一近球形的瘤结节,大小约 6.5×5厘米,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包膜。瘤结节的切面,质地松软,多呈灰 白色半透明胶冻状(粘液样变性)。其中尚残留数个黄色区域,为尚未完全粘液 样变的脂肪组织。真皮及皮下组织水肿变厚,并且变得疏松
切面见各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等)均高度扩张(其中脑脊液切开时已流失)。 脑实质因受压显著萎缩变薄。最薄处仅2~3毫米。 肝浊肿 标本号码:152 标本为沿长轴切开的小儿肝脏标本,体积稍增大,外形正常(能清楚的辨认 出右叶左叶),表面光滑,色灰白,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色灰白贫 血状,状如煮过样外观,失去正常光泽而变得混浊(应以尸检当时观察为佳)。 肝脂肪变 标本号码:154标本为一小儿肝脏 体积稍增大(肝左叶边缘变钝),外形无明显变化,色浅黄白,色膜紧张, 光滑。切面稍隆起,呈一致性淡黄白色。(因脂肪比重较轻,故脂肪变性严重的 肝脏可浮于水面上。以刀切之,刀上可粘有脂滴)。 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 标本号码:168标本为小儿的心脏 心脏的大小,外形及外膜颜色、光泽均无明显改变。剖开心腔见心肌增厚, 心内膜及心瓣膜无明显异常。右心室(标本暴露的心腔)内膜下呈灰褐色。心内 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可见黄白色细条纹,其方向与乳头肌,肉柱的长轴垂直,此 种灰黄相间的条纹,状如虎皮斑纹,故有虎斑心之称。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胸膜、心包膜粘连并增厚) 标本号码:1034 标本为额状断面的左右肺脏及心脏。脏器大小及位置无异常,从前面观察, 两肺与壁层胸膜和隔肌有纤维性(陈旧性)粘连,以肺下叶为重。从后面观察: 两侧肺上下叶间亦有粘连,脏层与壁层心包纤维性粘连。心包腔完全闭锁。粘连 心包和肺膈肌粘连处因纤维组织增生而明显增厚,厚者可达1cm,质地致密,坚实, 灰白色或灰粉色,半透明,状如毛玻璃,此即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纤维脂肪瘤粘液样变性) 标本号码:2021 标本为手术切除的女阴肿物。 皮肤色稍深,表面不平有明显皱褶,切面皮下有一近球形的瘤结节,大小约 6.5×5厘米,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包膜。瘤结节的切面,质地松软,多呈灰 白色半透明胶冻状(粘液样变性)。其中尚残留数个黄色区域,为尚未完全粘液 样变的脂肪组织。真皮及皮下组织水肿变厚,并且变得疏松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标本号码:573 标本为手术切除的数个颈部淋巴结 体积增大,大者可达3.8×3.0cm,呈园形,色淡灰白,淋巴结间为疏松纤维 组织及脂肪组织,切面可见多数坏死灶,形不整,黄白色,质地较周围淋巴组织 疏松,状如奶酪,此即干酪样坏死 手干性坏疽 标本号码:232 标本为电击伤患者之手。手体积缩小,干燥,皮肤已剥脱,尚保持手的外形 色灰黑,污秽状,此即手的干性坏疽。相当于腕部坏疽区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界线 (分界性炎),有处健康组织与坏疽区间已出现裂沟。 脾贫性血梗死 标本号码:73 标本为(白血病之脾)沿长轴切开的脾脏,体积增大,长14.5厘米,厚7厘 米(正常脾脏重130150克,长13厘米,厚3.5厘米,宽8.5厘米),浅灰褐色,脾 被膜大部光滑,标本上端被膜表面粗糙,失去正常光滑,有少量纤维素附着,色 灰褐或黑褐(因固定液未浸及该处,暴露于空气中干枯而致黑褐色)。切面见脾 脏比正常致密,脾小结消失,标本之上端有一略呈三角形(立体观为椎形)的病 灶,其底靠近被膜,尖端指向脾门,底宽6.5厘米,高约3厘米,梗死区质地致密, 色灰白,有处发褐(出血)。梗死区与周围脾组织间有一清楚的界线,此乃分界 性炎,其中色暗褐处为充血出血带。 阿米巴性肝脓肿 标本号码:1385 标本为两侧肺脏,膈肌及肝脏。肝脏之右叶可见一儿头大小空腔,腔内坏死 组织大部分液化(切开后流出),只有空腔边缘尚见黄白色絮状坏死物附着,此 即阿米巴肝脓肿。“脓肿”周围纤维组织増生,“脓肿”已穿透膈肌破入右胸腔 故右肺下叶与膈肌粘连,表面有灰白色脓样渗出物附着。 慢性肺淤血 标本号码:1 标本为肺脏的一部分,体积变大(重量增加),大部被膜紧张光滑,肺尖部 被膜增厚色灰白,侧面被膜上可见蛇皮样外观(系小叶间隔水肿所致),切面呈 致性暗褐色,质地较致密,标本上部有数个扩张成小囊的支气管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标本号码:573 标本为手术切除的数个颈部淋巴结。 体积增大,大者可达3.8×3.0cm,呈园形,色淡灰白,淋巴结间为疏松纤维 组织及脂肪组织,切面可见多数坏死灶,形不整,黄白色,质地较周围淋巴组织 疏松,状如奶酪,此即干酪样坏死。 手干性坏疽 标本号码:232 标本为电击伤患者之手。手体积缩小,干燥,皮肤已剥脱,尚保持手的外形。 色灰黑,污秽状,此即手的干性坏疽。相当于腕部坏疽区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界线 (分界性炎),有处健康组织与坏疽区间已出现裂沟。 脾贫性血梗死 标本号码:73 标本为(白血病之脾)沿长轴切开的脾脏,体积增大,长14.5厘米,厚7厘 米(正常脾脏重130~150克,长13厘米,厚3.5厘米,宽8.5厘米),浅灰褐色,脾 被膜大部光滑,标本上端被膜表面粗糙,失去正常光滑,有少量纤维素附着,色 灰褐或黑褐(因固定液未浸及该处,暴露于空气中干枯而致黑褐色)。切面见脾 脏比正常致密,脾小结消失,标本之上端有一略呈三角形(立体观为椎形)的病 灶,其底靠近被膜,尖端指向脾门,底宽6.5厘米,高约3厘米,梗死区质地致密, 色灰白,有处发褐(出血)。梗死区与周围脾组织间有一清楚的界线,此乃分界 性炎,其中色暗褐处为充血出血带。 阿米巴性肝脓肿 标本号码:1385 标本为两侧肺脏,膈肌及肝脏。肝脏之右叶可见一儿头大小空腔,腔内坏死 组织大部分液化(切开后流出),只有空腔边缘尚见黄白色絮状坏死物附着,此 即阿米巴肝脓肿。“脓肿”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脓肿”已穿透膈肌破入右胸腔, 故右肺下叶与膈肌粘连,表面有灰白色脓样渗出物附着。 慢性肺淤血 标本号码:1 标本为肺脏的一部分,体积变大(重量增加),大部被膜紧张光滑,肺尖部 被膜增厚色灰白,侧面被膜上可见蛇皮样外观(系小叶间隔水肿所致),切面呈 一致性暗褐色,质地较致密,标本上部有数个扩张成小囊的支气管
(切面之黑色斑点为炭末沉着) 慢性肝淤血 标本号码:11、24 标本为肝脏之一个切块,体积增大,外形正常,表面包膜紧张,透过包膜可 见红褐色条纹或斑点。(11号标本,肝门侧左、右叶的表面均稍呈颗粒状。24号 标本肝左叶肿大不明显)。切面上有许多较大的管腔,有的管腔有凝血为静脉, 此外可见弥漫分布的红黄相间的花纹,状如药物槟榔之切面,故又称槟榔肝。 静脉血栓 标本号码:57、60 57号标本为一段静脉(股静脉)。于剖开之管腔内见一灰黑色之血栓。其上 端极小的白色部分为血栓头部(白色血栓):其余大部分为血栓体部,黑褐色与 灰白色相间(混合血栓)。血栓表面粗糙不平,干燥而质脆。与血管壁之关系密 切,不易剥离;最下端断面所见的黑褐色部分为血栓尾部(红色血栓)。标本中 部血管旁为红色血栓处的一个断面。 60号标本为门静脉的一段,于剖开的静脉内见管腔已被灰黑色的血栓堵塞, 大部分血栓表面光滑。(因血栓与血管内膜粘连紧密,在剖开血管时,内膜附着 于血栓表面一起被剥离之故)。部份血管内壁上附有血栓之小块,相应部位的血 栓表面粗糙不平,这都说明血栓与血管的关系非常密切。血栓的断面呈黑褐与灰 白相间之层状结构,说明其为混合血栓 左心耳附壁血栓 标本号码:67 标本为成人心脏,体积稍大,外形及心外膜无明显异常,剖开后暴露出左心 房及左心室。房、室均有肥厚及扩张,二尖瓣增厚且变形,腱索变粗,说明有心 内膜炎的改变。在左心耳内有灰黑色血栓附着,表面粗糙,质脆,干燥而易碎 肾贫血性梗死 标本号码:91 标本为肾脏的一部分,表面光滑,可见到数个不整形的黄白色坏死区,大者 2.5×2.0cm,坏死区周围可见暗褐色充血出血带。切面见数个大小不等的略呈三 角形的黄白色坏死区(立体观为锥体形)。其底面向被膜而尖端指向肾门,周围 有褐色充血、出血带。坏死区质地致密,正常结构消失。 肾梗死后癜痕 标本号码:101
(切面之黑色斑点为炭末沉着) 慢性肝淤血 标本号码:11、24 标本为肝脏之一个切块,体积增大,外形正常,表面包膜紧张,透过包膜可 见红褐色条纹或斑点。(11号标本,肝门侧左、右叶的表面均稍呈颗粒状。24号 标本肝左叶肿大不明显)。切面上有许多较大的管腔,有的管腔有凝血为静脉, 此外可见弥漫分布的红黄相间的花纹,状如药物槟榔之切面,故又称槟榔肝。 静脉血栓 标本号码:57、60 57号标本为一段静脉(股静脉)。于剖开之管腔内见一灰黑色之血栓。其上 端极小的白色部分为血栓头部(白色血栓):其余大部分为血栓体部,黑褐色与 灰白色相间(混合血栓)。血栓表面粗糙不平,干燥而质脆。与血管壁之关系密 切,不易剥离;最下端断面所见的黑褐色部分为血栓尾部(红色血栓)。标本中 部血管旁为红色血栓处的一个断面。 60号标本为门静脉的一段,于剖开的静脉内见管腔已被灰黑色的血栓堵塞, 大部分血栓表面光滑。(因血栓与血管内膜粘连紧密,在剖开血管时,内膜附着 于血栓表面一起被剥离之故)。部份血管内壁上附有血栓之小块,相应部位的血 栓表面粗糙不平,这都说明血栓与血管的关系非常密切。血栓的断面呈黑褐与灰 白相间之层状结构,说明其为混合血栓。 左心耳附壁血栓 标本号码:67 标本为成人心脏,体积稍大,外形及心外膜无明显异常,剖开后暴露出左心 房及左心室。房、室均有肥厚及扩张,二尖瓣增厚且变形,腱索变粗,说明有心 内膜炎的改变。在左心耳内有灰黑色血栓附着,表面粗糙,质脆,干燥而易碎。 肾贫血性梗死 标本号码:91 标本为肾脏的一部分,表面光滑,可见到数个不整形的黄白色坏死区,大者 2.5×2.0cm,坏死区周围可见暗褐色充血出血带。切面见数个大小不等的略呈三 角形的黄白色坏死区(立体观为锥体形)。其底面向被膜而尖端指向肾门,周围 有褐色充血、出血带。坏死区质地致密,正常结构消失。 肾梗死后瘢痕 标本号码: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