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旋术发展历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数学原理 口伯特兰罗素:符号主义,为每一个数学事实都 给出证明,而且都是机械进行的 口悖论问题:贝里悖论、理发师悖论 口库尔特哥德尔:元数学、形式,是否只需要 些机械规则就能证明任何定理-不存在完全自治 的形式体系 口图灵计算机--阿兰图灵,论可计算数,说 了一个自动计算的机器,用于生成可计算数
第6页 伯特兰·罗素:符号主义,为每一个数学事实都 给出证明,而且都是机械进行的。 悖论问题:贝里悖论、理发师悖论 库尔特·哥德尔:元数学、形式,是否只需要一 些机械规则就能证明任何定理-不存在完全自治 的形式体系。 图灵计算机 --- 阿兰·图灵,论可计算数,设计 了一个自动计算的机器,用于生成可计算数 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数学原理 信息技术 发展历程
信息旋术发展历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二战后期 口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技术迅猛发展一密码挑战 1941年Z-1计算机:德国人发明。第一台采用 二进制和继电器的通用程序计算机。用于破译敌 人的密码,德国政府没有批准 口1943年, Colossus(巨人计算机)英国政府秘 密组建一个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绝密小组 使得英国军方能够窃取并破译德国的军事情报。 口阿兰图灵,设计了一个自动计算的机器,部分 参与了上述计算系统的研制。 第7页
第7页 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技术迅猛发展—密码挑战 1941年 Z-1计算机:德国人发明。第一台采用 二进制和继电器的通用程序计算机。用于破译敌 人的密码,德国政府没有批准 1943年,Colossus(巨人计算机) 英国政府秘 密组建一个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绝密小组, 使得英国军方能够窃取并破译德国的军事情报。 阿兰·图灵,设计了一个自动计算的机器,部分 参与了上述计算系统的研制。 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二战后期 信息技术 发展历程
信息旋术发展历程 ng University 电子计算机 ENIAC 日 ENIAC:美国人发明。 口背景:军械部为计算弹道和射击 表启动的计划,宾夕法尼亚大学 口1946年宣告竣工。 口使用18000个电子管,占地167 1946年 平方米,重达30吨。 口每秒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 口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来源于 EDVAO(101)方案 第一台真正运转的电子计算机,开启了电子计算机的序幕
第8页 电子计算机——ENIAC 1946 年 ENIAC:美国人发明。 背景:军械部为计算弹道和射击 表启动的计划,宾夕法尼亚大学。 1946年宣告竣工。 使用18 000个电子管,占地 167 平方米,重达 30 吨。 每秒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来源于 EDVAC(101)方案 信息技术 发展历程 第一台真正运转的电子计算机,开启了电子计算机的序幕 存储器 运算器 控制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信息旋术发展历程 ng University 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二战后期 口信息论的诞生---克劳德香农,安全密码系统,通信 的数学理论:在一点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另一地点所选 取的讯息 信源 辆篇 信 码 信 送机 噪声源 接收机 口信息是熵,信息的量度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度量 需要一个单位bit- Information的由来
第9页 信息论的诞生 ---- 克劳德·香农,安全密码系统,通信 的数学理论:在一点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另一地点所选 取的讯息。 信息是熵,信息的量度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度量, 需要一个单位bit.---Information的由来。 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二战后期 信息技术 发展历程
信息旋术发展历程 ng University 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二战后期 口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创新:源自多学科的智慧碰撞 1948年:诞生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控制论》 1947年:维纳等创立“控制论”学科 1948年:《控制论》一书出版 ■那些年参加“方法论聚餐”的常客 (括号内为1948年时的年龄) 维纳(54岁):应用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 罗森布卢斯(48岁):神经生理学家,哈佛研讨会召集人 香农(32岁):信息论的创始人 (B翻证 冯.诺伊曼(45岁):博奕论的奠基人,电子计算机创始人之 麦克卡洛(50岁)和匹茨(25岁):神经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的奠基人 经验:年轻科学家在“已经建立的部门之间、被人忽视的无人区”里, 得到了最大收获,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
第10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起源—二战后期 信息技术 发展历程 控制论-- 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