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晶系晶体的定向特点 品系 晶抽的选择方法 品体常敖特点 等抽晶系 以相互垂直的L4、L4或LP为X、y、Z轴 a=b=c a=B=y=90° 四方易系 以L4或L4为Z抽,以垂直Z轴并五相垂直的两个L2或P的法线 a=b≠c 或晶棱方向为X、Y轴 a=f=y=90° 六方及三 以L5、白、L为Z轴,以垂直Z轴并彼此相立为120°的三个L a=b≠c 方品系 或P的法线或品棱的方向为X、Y、U袖 a=B=90° y=120° 斜方晶系 以相互垂直的3L2为X、Y、Z轴,在L22P对称型中以L2为Z袖, a≠b≠c 以两个互相垂直的P的法线为X、Y抽 a=B=y=90° 单斜晶系 以L2或P的法线为Y轴,以垂直Y袖的两个主要品棱方向为Z轴 ab≠c X抽 a=y=90° B>90° 三斜晶系 以三个适当的主要晶棱方向为X、Y、Z袖 a≠b+c 0邦≠≠90°
三、各晶系晶体的定向特点 晶系 晶轴的选择方法 晶体常数特点 等轴晶系 以相互垂直的L 4、 或L 2为X、Y、Z轴 a=b=c α=β=γ=90° 四方晶系 以L 4或 为Z轴,以垂直Z轴并互相垂直的两个L 2或P的法线 或晶棱方向为X、Y轴 a=b≠c α=β=γ=90° 六方及三 方晶系 以L 6、 、L 3为Z轴,以垂直Z轴并彼此相交为120°的三个L 2 或P的法线或晶棱的方向为X、Y、U轴 a=b≠c α=β=90° γ=120° 斜方晶系 以相互垂直的3L 2为X、Y、Z轴,在L 22P对称型中以L 2为Z轴, 以两个互相垂直的P的法线为X、Y轴 a≠b≠c α=β=γ=90° 单斜晶系 以L 2或P的法线为Y轴,以垂直Y轴的两个主要晶棱方向为Z轴、 X轴 a≠b≠c α=γ=90° β>90° 三斜晶系 以三个适当的主要晶棱方向为X、Y、Z轴 a≠b≠c α≠β≠γ≠90°
注意:在晶体的宏观形态上根据对称特点选出的 三根晶轴,与晶体内部结构的空间格子的三个不共 面的行列方向是一致的。 B的奥 b 宏观形态 微观结构
• 注意: 在晶体的宏观形态上根据对称特点选出的 三根晶轴,与晶体内部结构的空间格子的三个不共 面的行列方向是一致的。 x y z 宏观形态 微观结构
第二节 整数定律和晶面符号 一、整数定律 ·法国学者阿羽依(R.J.Haiy,1774)发现整数定律, 其内容是:以平行于三条不共面晶棱的直线作为 坐标轴,则晶体上任意两个晶面在三个坐标轴截 距的比值之比为一简单整数比。 在X-射线应用于晶体结构研究后,整数定律通常 表示为:晶体上任何晶面在各晶轴上的截距系数 之比均为简单整数比。这些整数的绝对值一般<6 ,以<2者多见,>10者罕见
第二节整数定律和晶面符号 一、整数定律 • 法国学者阿羽依(R.J.Haüy,1774)发现整数定律, 其内容是:以平行于三条不共面晶棱的直线作为 坐标轴,则晶体上任意两个晶面在三个坐标轴截 距的比值之比为一简单整数比。 • 在X-射线应用于晶体结构研究后,整数定律通常 表示为:晶体上任何晶面在各晶轴上的截距系数 之比均为简单整数比。这些整数的绝对值一般<6 ,以<2者多见,>10者罕见
·整数定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 (1)截距系数为整数:晶面是面网,晶轴是行列,晶 面截晶轴于结点,或者晶面平移后截晶轴于结点。 因此晶面在晶轴上截距系数之比必为整数比. (2)截距系数比为简单整数比:根据布拉维法则, 晶面应该是网面网度较大的面网构成。 a:b= 0 晶面截晶轴于结点的图示
• 整数定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 (1)截距系数为整数:晶面是面网,晶轴是行列,晶 面截晶轴于结点,或者晶面平移后截晶轴于结点。 因此晶面在晶轴上截距系数之比必为整数比. (2)截距系数比为简单整数比:根据布拉维法则, 晶面应该是网面网度较大的面网构成。 Y X O a1 a2 a:b = 1:1 1:6 b1 b6 晶面截晶轴于结点的图示 Y X O a1 a2 b1 b2 b3 b4 b5
二、晶面符号 1.晶面符号的概念 ·晶体定向后,根据晶面在各晶轴的交截关系,用来表示晶 面空间相对方位的符号,称晶面符号。 ·晶面符号有多种形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英国学者米 勒尔(W.H.Miller,1839)创立的米氏符号。 2.米氏符号的构成及晶面指数 ·在己知晶面对应于各晶轴的截距系数的倒数比的基础上, 去比号、加小括号便构成米氏符号。 ·米氏符号的一般形式为(hk0,其中,h、k、称晶面指数, 它们与晶面在对应晶轴的截距系数呈倒数关系。它们依次 与X、X、轴对应。当晶面交于晶轴负端时,在相应的晶面 指数之上标以“一
二、晶面符号 1. 晶面符号的概念 • 晶体定向后,根据晶面在各晶轴的交截关系,用来表示晶 面空间相对方位的符号,称晶面符号。 • 晶面符号有多种形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英国学者米 勒尔(W.H.Miller,1839)创立的米氏符号。 2. 米氏符号的构成及晶面指数 • 在已知晶面对应于各晶轴的截距系数的倒数比的基础上, 去比号、加小括号便构成米氏符号。 • 米氏符号的一般形式为(hkl),其中,h、k、l称晶面指数, 它们与晶面在对应晶轴的截距系数呈倒数关系。它们依次 与X、Y、Z轴对应。当晶面交于晶轴负端时,在相应的晶面 指数之上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