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义乌市统计局 2018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贸易摩擦等诸多困难,义乌市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 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调,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主体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18年义乌市社会经济实现健康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综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409.5亿元,增 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817.5亿元,增长6.0%。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 值达到154242元(按2018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3309美元),增长4.6%,按常住人 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579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9:323:658调整为 17:32.8:65.5,第三产业比重比2017年略降0.3个百分点 1400 GDP 12481150 1200 1118111580 1046.0 968.6 1000 800 9.5% 9.0% 7,7% 7.5% 7.0% 200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绝对值(亿元)一增幅 图1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8322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812人,其中就业困 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16%,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
65 2018 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义乌市统计局 2018 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贸易摩擦等诸多困难,义乌市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 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调,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主体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18 年义乌市社会经济实现健康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8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48.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1.1 亿元,增长 2.0%;第二产业增加值 409.5 亿元,增 长 9.2%;第三产业增加值 817.5 亿元,增长 6.0%。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 值达到 154242 元(按 2018 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23309 美元),增长 4.6%,按常住人 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95795 元。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7 年的 1.9:32.3:65.8 调整为 1.7:32.8:65.5,第三产业比重比 2017 年略降 0.3 个百分点。 图 1 2014-2018 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2018 年城镇新增就业 18322 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4812 人,其中就业困 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1688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16%,同比下降 0.41 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2018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7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4亿元, 比2017年增长2.1%。 全年完成种植业产值248亿元,增长2.7%。粮食播种面积113万亩,粮食总产 量4.2万吨;经济作物面积21.4万亩,其中:甘蔗面积1.1万亩,产量6.0万吨;蔬 菜面积12.7万亩,产量21.9万吨。 全年完成林业产值07亿元,增长0.4%。全年完成绿化1.22万亩,珍贵彩色森 林241万亩,珍贵树种植28.35万株,完成生态公益林保护47.1万亩。 全年完成牧业产值3.3亿元,下降3.1%。我市采取“破旧”与“立新”并举, 有序引导和关停排放不达标的养殖场,同时积极推进美丽生态养殖场建设和特色精 品畜牧业的发展,培育了像正康猪业、正康家禽等一批规模化、生态化畜禽养殖场, 畜牧业发展动能正蓄势待发。 全年完成渔业产值1.2亿元,增长1.8%。 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48.34亿元,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4.5亿元 同比增长12.6%,销售产值539.6亿元,同比增长13.6%,完成出口交货值143.6亿元, 同比增长89%。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54.2亿千瓦时,增长10.0%。 规模以上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 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八大主导行业实现产值3424亿元,占规 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9%,同比增长16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1.6亿元,占全 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3.5%;实现利润总额20.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3.2%。 ω018年,建筑业产值保持平稳增长,开工情况表现良好,回暖迹象明显。全市 163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共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45亿元,增长 5.7%,较2017年全年提高8.7个百分点。签订施工合同额335.5亿元,增长16.5%; 房屋施工面积1432.8万平方米,增长7.3%。2018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5.8万人,为
66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2018 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0.7 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1.4 亿元, 比 2017 年增长 2.1%。 全年完成种植业产值 24.8 亿元,增长 2.7%。粮食播种面积 11.3 万亩,粮食总产 量 4.2 万吨;经济作物面积 21.4 万亩,其中:甘蔗面积 1.1 万亩,产量 6.0 万吨;蔬 菜面积 12.7 万亩,产量 21.9 万吨。 全年完成林业产值 0.7 亿元,增长 0.4%。全年完成绿化 1.22 万亩,珍贵彩色森 林 2.41 万亩,珍贵树种植 28.35 万株,完成生态公益林保护 47.1 万亩。 全年完成牧业产值 3.3 亿元,下降 3.1%。我市采取“破旧”与“立新”并举, 有序引导和关停排放不达标的养殖场,同时积极推进美丽生态养殖场建设和特色精 品畜牧业的发展,培育了像正康猪业、正康家禽等一批规模化、生态化畜禽养殖场, 畜牧业发展动能正蓄势待发。 全年完成渔业产值 1.2 亿元,增长 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 348.34 亿元,增长 1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44.5 亿元, 同比增长 12.6%,销售产值 539.6 亿元,同比增长 13.6%,完成出口交货值 143.6 亿元, 同比增长 8.9%。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 54.2 亿千瓦时,增长 10.0%。 规模以上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 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八大主导行业实现产值 342.4 亿元,占规 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62.9%,同比增长 16.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41.6 亿元,占全 市规模以上工业的 63.5%;实现利润总额 20.3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 83.2%。 2018 年,建筑业产值保持平稳增长,开工情况表现良好,回暖迹象明显。全市 163 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共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84.5 亿元,增长 5.7%,较 2017 年全年提高 8.7 个百分点。签订施工合同额 335.5 亿元,增长 16.5%; 房屋施工面积 1432.8 万平方米,增长 7.3%。 2018 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 5.8 万人,为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1000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20% 8471 8622 813.4 12.6% 15% 6619 10% 7.6% 544.5 6.2% 4.%% 400 0.1%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绝对值(亿元 增幅 图22014-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与增长速度 工业用电量 56 54.2 50.7 30 47.8 47.0 20 45.3 3.7% 0.8% 5.2% 1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2018年 绝对值(亿度) 一增幅 图32014-2018年工业用电量与增长速度 67
67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 2 2014-2018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与增长速度 图 3 2014-2018 年工业用电量与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扩大有效投资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推进,投资增长结构向好。2018年全 年,我市民间投资258.1亿元,同比增长26.7%,交通运输投资63.1亿元,同比增 长256%,生态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21.3亿元,同比增长45.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607亿元,同比增长86.8%。 得益于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有机更新项目的大力推进,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 2018年全年,我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528亿元,同比增长76.3%。商品房销 售面积为9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3%。 招商引资项目显现,工业性投资规模扩大。2018年全年,我市工业性投资114.6 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工业性技改投资62.8亿元,同比增长17.3%,制造业 投资989亿元,同比增长23.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68.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城镇单位实现消费 品零售额为509亿元,增长4.3%;乡村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为1679亿元,增 长5.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06.7亿元,增长4.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621亿元,增长2.1%。 80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53.8 668.8 586.4 40% 600 529.6 466.6 30 13.0% 13.5% 11.6% 11.5% 4.5% 100 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绝对值(亿元) 增幅 图42014-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
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扩大有效投资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推进,投资增长结构向好。2018 年全 年,我市民间投资 258.1 亿元,同比增长 26.7%,交通运输投资 63.1 亿元,同比增 长 25.6%,生态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 21.3 亿元,同比增长 45.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60.7 亿元,同比增长 86.8%。 得益于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有机更新项目的大力推进,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 2018 年全年,我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 152.8 亿元,同比增长 76.3%。商品房销 售面积为 97.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32.3%。 招商引资项目显现,工业性投资规模扩大。2018 年全年,我市工业性投资 114.6 亿元,同比增长 23.5%,其中:工业性技改投资 62.8 亿元,同比增长 17.3%,制造业 投资 98.9 亿元,同比增长 23.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66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 其中 : 城镇单位实现消费 品零售额为 500.9 亿元,增长 4.3%;乡村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为 167.9 亿元,增 长 5.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 606.7 亿元,增长 4.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62.1 亿元,增长 2.1%。 图 4 2014-2018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
限上单位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增长49.8%,中西药品类增长35.7%,通讯器材类增 长2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8%。汽车消费 市场出现下滑,限上批零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23.7亿元,同比下降99%。 小商品市场实现交易额4523.5亿元,同比增长89%。实体市场平稳发展。全市 拥有有证市场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数744万户,市场从业人员数23 万人,全市有证市场总成交额15931亿乙元,同比增长6.7%,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 额13584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2368.3亿元,同比增长 16.7%。其中,内贸电商1713.6亿元,同比增长164%;跨境电商654.7亿元,同比 增长17.%;内贸网络零售交易额1487.1亿,同比增长16.4%;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 253.8亿元,同比增长147%。2018年全市在册经济主体总数为459224户(其中外 资7421户),同比增长20.9%。新设内资经济主体105071户,同比增长393%,其 中内资企业37925户,同比增长36.8%;个体工商户67141户,同比增长40.8%。12 月份义乌市场景气指数为1150.15点。 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成交额 1600 1358,4 1226 1200 1105.8 982.2 108572 800 25.5% 20% 10.%% 10.8% 40 14.5% 12.6% 10% 20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绝对值(亿元)一增幅 图52014-2018年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与增长速度
69 限上单位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增长 49.8%,中西药品类增长 35.7%,通讯器材类增 长 2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2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27.8%。汽车消费 市场出现下滑,限上批零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 123.7 亿元,同比下降 9.9%。 小商品市场实现交易额 4523.5 亿元,同比增长 8.9%。实体市场平稳发展。全市 拥有有证市场建筑面积 596 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数 7.44 万户,市场从业人员数 23 万人,全市有证市场总成交额 1593.1 亿元,同比增长 6.7%,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 额 1358.4 亿元,同比增长 10.8%。全年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 2368.3 亿元,同比增长 16.7%。其中,内贸电商 1713.6 亿元,同比增长 16.4%;跨境电商 654.7 亿元,同比 增长 17.7%;内贸网络零售交易额 1487.1 亿,同比增长 16.4%;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 253.8 亿元,同比增长 14.7%。2018 年全市在册经济主体总数为 459224 户(其中外 资 7421 户),同比增长 20.9%。新设内资经济主体 105071 户,同比增长 39.3%,其 中内资企业 37925 户,同比增长 36.8%;个体工商户 67141 户,同比增长 40.8%。12 月份义乌市场景气指数为 1150.15 点。 图 5 2014-2018 年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与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