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静力学公理 公理三(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 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 来表示。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矢量表达式:R=F1+F2 F1
A 公理三 (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 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 来表示。 F1 F2 R 矢量表达式:R= F1+F2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1–2 静力学公理
§1-2静力学公理 推论(三力汇交定理) 当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设其中两力的 作用线相交于某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必定也通过 这个点。 F 证明: A F2 F2 F Fa
推论 (三力汇交定理) 当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时,设其中两力的 作用线相交于某点,则第三力的作用线必定也通过 这个点。 F1 F3 R1 F2 A = 证明: A3 F1 F2 F3 A3 A A2 A1 §1–2 静力学公理
81-2静力学公理 公理四(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 等,作用线相同,但指向相反,并同时分别作用于 这两个物体上。 公理五(刚化公理) 设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则 如将这个已变形但平衡的物体变成刚体(刚化), 其平衡不受影响
公理四 (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 等,作用线相同,但指向相反,并同时分别作用于 这两个物体上。 公理五 (刚化公理) 设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则 如将这个已变形但平衡的物体变成刚体(刚化), 其平衡不受影响。 §1–2 静力学公理
81-3约束和约束反力 门基本概念: 自由体:可以任意运动(获得任意位移)的物体 2、非自由体:不可能产生某方向的位移的物体。 3、约束:由周围物体所构成的、限制非自由体 位移的条件。 、约束反力:约束对被约束体的反作用力。 5、主动力:约束力以外的力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1、自由体: 2、非自由体: 3、约束: 4、约束反力: 5、主动力: 可以任意运动(获得任意位移)的物体。 不可能产生某方向的位移的物体。 约束对被约束体的反作用力。 由周围物体所构成的、限制非自由体 位移的条件。 约束力以外的力。 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