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远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 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 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 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 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 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 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 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 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 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 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 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 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 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 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 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 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 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 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 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 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 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 殆尽。 晩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 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晩 年之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 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 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 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 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 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 年之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淒表现后期的词主要表现她 个少女、少妇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 悠闲风雅的生活|寂寞愁苦之情,这些作 情趣内容多写自 然美景与闺阁生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 活也抒写了夫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 妇之间的离别相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 思,词风总体上之恨词调沉郁凄怆、 清新明朗 悲凉哀惋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词主要表现 后期的词 一个少女、少妇 悠闲风雅的生活 情趣,内容多写自 然美景与闺阁生 活,也抒写了夫 妇之间的离别相 思,词风总体上 清新明朗。 主要表现她 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 寂寞愁苦之情,这些作 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 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 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 之恨。词调沉郁凄怆、 悲凉哀惋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 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 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 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 后”“不徒俯视中帼, 直欲压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 正宗”。被当代散文大 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 美神”,她以沧桑的生 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 宋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 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 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 在 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 后”“不徒俯视巾帼 , 直欲压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 正宗”。被当代散文大 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 美神”,她以沧桑的生 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 宋。 旷世才女
西风人似黄花瘦 盈袖 纱厨半夜凉初透 销金兽 薄雾浓云愁永 醉花阴李清照 个1 莫道不销魂帘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 又重阳玉枕 瑞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 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 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 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 西风,人似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