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二) 语文试卷 九年级备课组罗有志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2分) A.滂沱(pang) 茅塞顿开(se)腼腆(tian) 扣人心弦(xuan) B.剽悍(piao) 踽踽独行(j)指摘(zhai)姹紫嫣红(cha) C.戏谑(xue) 猝不及防(cui)毛坯(p) 崭露头角(lou) D.关隘(ai) 引吭高歌(h 分娩(wan)高瞻远瞩(zh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证据确凿 人声顶沸 机构臃肿 搏学多才 仰慕之情 家瑜户晓 妇儒皆知 鞠躬尽瘁 C.深恶痛疾 出言不逊 匿名举报 诘责当局 D.器宇轩昂 禁固思想 张惶失措 颔首低眉 c(A人声鼎沸/博学多才B.家喻户晓/妇孺皆知D.禁锢思想/张皇失措(此题 注意“器字轩昂”与“气字轩昂”都是对的。))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 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c(c.分类不当。“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 4、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巨大的长方形院落 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杙比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 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 得极清晰真切 A.历历在目 B.鳞次栉比 C.相得益彰 D.眼花缭乱 D(D.眼花缭乱:缭乱:纷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惑到迷乱不清 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既然已经“眼花缭乱”了,又岂会“清晰真切 前后矛盾。 5、诗词默写(6分)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 (陆游《卜算子·咏梅》)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更著风和雨黑云压城城欲摧 ③古人常用“草”写春之“早”,如韩愈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又如 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 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与“家书”有
1 2014 年孝感市祝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二) 语文试卷 九年级备课组 罗有志 一、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B )(2 分) A. 滂.沱(pāng) 茅塞.顿开(sè) 腼腆.(tiǎn) 扣人心弦.(xuán) B. 剽.悍(piāo) 踽.踽独行(jǔ) 指摘.(zhāi) 姹.紫嫣红(chà) C. 戏谑.(xuè) 猝.不及防(cuì) 毛坯.(pī) 崭露.头角(lòu) D. 关隘.(ài) 引吭.高歌(háng) 分娩.(wǎn) 高瞻远瞩.(zh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证据确凿 人声顶沸 机构臃肿 搏学多才 B.仰慕之情 家瑜户晓 妇儒皆知 鞠躬尽瘁 C.深恶痛疾 出言不逊 匿名举报 诘责当局 D.器宇轩昂 禁固思想 张惶失措 颔首低眉 C(A.人声鼎沸/博学多才 B.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D.禁锢思想/张皇失措(此题 注意“器宇轩昂”与“气宇轩昂”都是对的。))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 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C (C.分类不当。“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 4、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3 分) 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巨大的长方形院落 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栉比 ....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 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 ....。那眼花缭乱 ....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 得极清晰真切。 A.历历在目 B.鳞次栉比 C.相得益彰 D.眼花缭乱 D(D.眼花缭乱:缭乱:纷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 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既然已经“眼花缭乱”了,又岂会“清晰真切”? 前后矛盾。) 5、诗词默写(6 分)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更著风和雨 黑云压城城欲摧 ③古人常用“草”写春之“早”,如韩愈的“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又如 白居易的“________”(《钱塘湖春行》)。 草色遥看近却无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与“家书”有
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 6、名著阅读(5分)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 了印度洋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分) (2)《水浒》第三十八回中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浔阳江边琵琶亭上吃酒,宋江想吃 鲜鱼汤,李逵便到江边讨鱼,因,与(绰号)张顺打了起来。张顺用计将李逵引到 让李逵吃尽苦头,后在戴宗等人的劝解下两人和好。(3分) (3)简·爱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她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 精_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3分) 精神品质: 举例: (1)(2分)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大西洋(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2)(3分)放走了渔户的鱼浪里白条江心(江中船上) (3)(3分)(精神品质1分举例2分) 示例1:追求平等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体现了简·爱敢于 追求平等。 示例2:敢于反抗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屬妈家,面对関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 反抗。 示例3: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简·爱在与罗切斯特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还活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简·爱强忍悲痛,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示例4:追求真爱 在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毅然回到罗 切斯特身边。 7、综合性学习(5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莱· 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 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平均每天 每天都上 10岁以前聊天交看动漫、电影玩网络学习、写 调查项目 上网2小 网的学生 触网 友 下载音乐游戏|日记博客 时 所占比例82%%704% 61%291%498%40%58.3% 2
2 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 6、名著阅读(5 分)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 了印度洋、 、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2 分) (2)《水浒》第三十八回中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浔阳江边琵琶亭上吃酒,宋江想吃 鲜鱼汤,李逵便到江边讨鱼,因 ,与 (绰号)张顺打了起来。张顺用计将李逵引到 , 让李逵吃尽苦头,后在戴宗等人的劝解下两人和好。(3 分) (3)简·爱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她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 精 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3 分) 精神品质: 举例: (1)(2 分)红海(阿拉伯海) 地中海 大西洋(写 出其中两个即可) (2)(3 分)放走了渔户的鱼 浪里白条 江心(江中 船上) (3)(3 分)(精神品质 1 分 举例 2 分) 示例 1:追求平等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体现了简﹒爱敢于 追求平等。 示例 2:敢于反抗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 反抗。 示例 3: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简﹒爱在与罗切斯特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还活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简﹒爱强忍悲痛,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示例 4:追求真爱 在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毅然回到罗 切斯特身边。 7、.综合性学习(5 分)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莱—— ——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 年全国约 1 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 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 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 上网 2 小 时 10 岁以前 “触网” 聊天交 友 看动漫、电影 下载音乐 玩网络 游戏 学习、写 日记博客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 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漫画(无题) 业完成了 别总想玩电脑 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 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 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 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 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 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 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 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2分)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 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2分) (1)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屏、网的年 龄大大提前。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 (2)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沉迷网络(玩电 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 样),意符即可。 (3〕参考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 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 人间的惑情(疏远亲人间的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阅读理解(共46分) (一)诗词赏析8.下列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①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②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①物是人非②c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 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
3 另据报道,去年 10 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 成年劳教人员中,有 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漫画(无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 分)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2 分)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 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2 分) (1)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屏、触网的年 龄大大提前。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 (2)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沉迷网络(玩电 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 样),意符即可。 (3)参考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 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 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二、阅读理解(共 46 分) (一)诗词赏析 8.下列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①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 分) ②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①物是人非 ②C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5 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 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 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 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 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 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 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 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 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乙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 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 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 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 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ω):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橫拦瀑布,激起 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斜靠。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10.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1.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2.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答案】 9.(4分)(1)澈:同“彻”,穿过,透。(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 (3)趋:快走 (4)观:景象(景观)。【每题1分】 10.(4分)(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1分)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 分)。(翻译成使动用法亦可。)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1分),心里很害怕。【每句2分】 11.(2分)(1)清(2)伟(奇)【每题1分】 12.(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观第五泄记》十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每空1分,意近即可】 (三) 一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 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 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 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4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 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 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 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 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 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10.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1.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 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2.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 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答案】 9.(4 分)(1)澈:同“彻”,穿过,透。 (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 (3)趋:快走。 (4)观:景象(景观)。【每题 1 分】 10.(4 分)(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1 分)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 分)。(翻译成使动用法亦可。)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1 分),心里很害怕。【每句 2 分】 11.(2 分)(1)清 (2)伟(奇)【每题 1 分】 12.(2 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观第五泄记》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每空 1 分,意近即可】 (三) 一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 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 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 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 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 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 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 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 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 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 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 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 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 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 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 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 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 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 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 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 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 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 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 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选自2011年第1期《天池小小说》) 13.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②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14.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15.“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3分) 16.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3分)r 17.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答案】13.①“尴尬”写出了父亲付不出米粉钱时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 态。(1分)
5 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 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 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 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 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 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 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 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 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 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 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 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 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 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 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 24 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 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 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 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 我可找到你了!语 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 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 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 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选自 2011 年第 1 期《天池小小说》) 13.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①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②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14.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 分) 15.“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3 分) 16.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3 分) 17.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3 分) 【答案】13.①“尴尬”写出了父亲付不出米粉钱时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 态。(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