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策略(mg·L-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序标准值I类ⅡI类ⅢI类IV类V类号项目12461015高锰酸盐指数21515203040CODcr3334610BODs42.00.150.51.01.5氨氮(NH3-N)0.10.20.30.020.45总磷(以P计)(湖、库(湖、库(湖、库(湖、库(湖、库0.01)0.1)0.2)0.025)0.05)62.00.20.51.01.5总氮(湖、库以N计)来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一2002),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2年6月1日开始实施
序 号 分类 标准值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1 高锰酸盐指数 2 4 6 10 15 2 CODCr 15 15 20 30 40 3 BOD5 3 3 4 6 10 4 氨氮(NH3-N) 0.15 0.5 1.0 1.5 2.0 5 总磷(以 P 计) 0.02 (湖、库 0.01) 0.1 (湖、库 0.025) 0.2 (湖、库 0.05) 0.3 (湖、库 0.1) 0.4 (湖、库 0.2) 6 总氮(湖、库以 N 计) 0.2 0.5 1.0 1.5 2.0 来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发布,2002 年 6 月 1 日开始实施 1、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策略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1)
1、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策略水体富营养化的一般判断标准总氮>0.2-0.3mg/L总 磷>0.01-0.02 mg/L叶绿素-a >10 μg/L根据我国地表水水质现状和水质标准,难以在短期内通过控制水体营养水平来控制水华,因此在现有营养水平下,需采用藻类生长控制技术控制水华爆发,减小水华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的一般判断标准 总 氮 > 0.2-0.3 mg/L 总 磷 > 0.01-0.02 mg/L 叶绿素-a > 10 μg/L • 根据我国地表水水质现状和水质标准,难以在短期 内通过控制水体营养水平来控制水华。 • 因此在现有营养水平下,需采用藻类生长控制技术, 控制水华爆发,减小水华危害。 1、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策略
日本霞浦湖的治理经验2Nishiura area1973Kitaura area1.5(7/8)N-119980.5△0.5mg/L25years04445555455555028H234567890455555555556666SJapanese YearModifiedfromKato
0 0.5 1 1.5 2 S474 84 95 0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6 06 16 26 3H . 2 3 4 5 6 7 8 91 0 T-N (mg/L) 霞ケ浦(西 浦) 北 浦 日本霞浦湖的治理经验 1973 1998 0.5mg/L 25 years Nishiura area Kitaura area Japanese Year Modified from Kato
日本霞浦湖的治理经验0.2Nishiura areaKitaura area0.15(7/3)d-119980.119730.05044555845558828234567890555555sJapanese YearModifiedfromKato
0 0.05 0.1 0.15 0.2 S47 4 8 4 9 5 0 5 1 5 2 5 3 5 45 55 65 75 8 5 9 6 0 6 1 6 2 6 3H . 2 3 4 5 6 7 8 9 1 0 T-P(mg/L) 霞ケ浦(西 浦) 北 浦 1973 1998 Nishiura area Kitaura area Japanese Year Modified from Kato 日本霞浦湖的治理经验
2、水华控制技术2.15物理控藻技术2. 2化学及生物控藻技术2.3生物控藻技术2. 4生物控藻新技术
2.1 物理控藻技术 2.2 化学及生物控藻技术 2.3 生物控藻技术 2.4 生物控藻新技术 2、水华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