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程主要就是讨论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的基本 方法、基本思想和基本技术。课程要求是,不定 期交作业(提前一周通知)10%完成规定报告5% 完成1个 project15%(分2部分),期终笔试占70% ·内容包括: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风险评估 ·古典密码概述 对称密码算法 非对称密码算法 ·密码应用和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概述, 典型计算机病毒分析, 网络攻击与防范
• 这门课程主要就是讨论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的基本 方法、基本思想和基本技术。课程要求是,不定 期交作业(提前一周通知)10%,完成规定报告5%, 完成 1 个project 15%( 分 2部分 ),期终笔试占70% 。 • 内容包括: •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 风险评估 • 古典密码概述 • 对称密码算法 • 非对称密码算法 • 密码应用和网络安全 • 计算机病毒概述, • 典型计算机病毒分析, • 网络攻击与防范
1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111什么是信息 信息的确切定义理论界尚无定论。信息论 奠基人 Shannon在《通信的数学理论》 文中指出: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间的 差异”,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与外部 世界互相交换的内容
1.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 1.1.1 什么是信息 • 信息的确切定义理论界尚无定论。信息论 奠基人Shannon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一 文中指出: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间的 差异”,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与外部 世界互相交换的内容
现在一般认为:所谓信息,就是客观世 界中各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 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表现,也是客观 事物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 信息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的桥梁。 在客观世界中,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 特征,正是这些特证给我们带来了不同 的信息,从而使我们能够认识客观事物
• 现在一般认为:所谓信息,就是客观世 界中各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 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表现,也是客观 事物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 • 信息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的桥梁。 • 在客观世界中,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 特征,正是这些特证给我们带来了不同 的信息,从而使我们能够认识客观事物
信息具有如下特征 1普遍性和可识别性。 只要有物质存在,只要有变化着的事物或运动着 的客体,信息就会存在。普遍性。 通过感官或其他探测手段来直接或间接识别出客 观事物的形状、特征及变化所产生的信息,找出 其中的差异,即进行信息的识别,这也是认识信 息的关键。 2存储性和可处理性。 信息依赖于物质和意识,又可以脱离物质和意识 独立存在,并存储起来。 通过信息载体将信息保存。同时对信息可以处理。 处理既是对信息的更好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是对 传递与存储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
• 信息具有如下特征: • 1.普遍性和可识别性。 • 只要有物质存在,只要有变化着的事物或运动着 的客体,信息就会存在。普遍性。 • 通过感官或其他探测手段来直接或间接识别出客 观事物的形状、特征及变化所产生的信息,找出 其中的差异,即进行信息的识别,这也是认识信 息的关键。 • 2.存储性和可处理性。 • 信息依赖于物质和意识,又可以脱离物质和意识 独立存在,并存储起来。 • 通过信息载体将信息保存。同时对信息可以处理。 • 处理既是对信息的更好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是对 传递与存储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
3时效性和可共享性。 一个信息的生成、获取的越早,传递的越快,其价值就 越大,随着时间的推延,价值就会衰减。 信息可以被多个主体所利用,即共享性。 ·4增值性和可开发性。 通过对资源的最佳配置,发挥最大作用,利用已有信息 进一步探索和发掘。 5可控性和多效用性。 信息具有可扩充、可压缩、可处理的特点,这使得信息 技术具有可操作性,但也增加了信息技术利用的复杂性。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信息都是基础,是知识 的源泉、决策的依据、控制的灵魂、管理的保证。 信息还具有可转换性、可传递性、独立性和可继承性 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资源功能、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和舆论功能等方面
• 3.时效性和可共享性。 • 一个信息的生成、获取的越早,传递的越快,其价值就 越大,随着时间的推延,价值就会衰减。 • 信息可以被多个主体所利用,即共享性。 • 4.增值性和可开发性。 • 通过对资源的最佳配置,发挥最大作用,利用已有信息 进一步探索和发掘。 • 5.可控性和多效用性。 • 信息具有可扩充、可压缩、可处理的特点,这使得信息 技术具有可操作性,但也增加了信息技术利用的复杂性。 •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信息都是基础,是知识 的源泉、决策的依据、控制的灵魂、管理的保证。 • 信息还具有可转换性、可传递性、独立性和可继承性, 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资源功能、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和舆论功能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