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奋性化学突触 突触前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 后膜对Na、K*(尤其是Na)通透性↑→ 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EPSP)→EPSP总 和达阈电位水平时,引发突触后神经元轴 突始段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整个突触后 神经元兴奋。 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1. 兴奋性化学突触 突触前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 后膜对 Na+、K +(尤其是 Na+)通透性↑→ 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EPSP)→EPSP 总 和达阈电位水平时,引发突触后神经元轴 突始段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整个突触后 神经元兴奋。 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Initial agent A b ------ 3
2.抑制性化学突触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 递质→突触后膜对G丨通透性↑,C|内流 →突触后膜超极化(IPSP)→突触后神经 元不容易产生兴奋而表现为抑制。 突触后膜超极化一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66 68 70 72 100ms 74
2. 抑制性化学突触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 递质→突触后膜对 Cl-通透性↑, Cl-内流 →突触后膜超极化(IPSP)→突触后神经 元不容易产生兴奋而表现为抑制。 突触后膜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EPSP IPSP 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 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 Ca2内流 Ca2内流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弥散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弥散 达突触后膜并与相应受体达突触后膜并与相应受体 结 结 突触后膜对所有小离子突触后膜对某些小离子 (尤Na+)的通透性增加(尤c)的通透性增加 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 EPSP I PSP
IPSP 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 Ca2+内流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弥散 达突触后膜并与相应受体 结合 突触后膜对某些小离子 ( 尤Cl-)的通透性增加 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 I PSP EPSP 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 Ca2+内流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弥散 达突触后膜并与相应受体 结合 突触后膜对所有小离子 (尤Na + )的通透性增加 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 EPSP
20.123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结构基础:轴-轴型突触 A B 突触后神经元 的EPSP 突触前膜 动作电位 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抑制 c 运动神经元 突触前神经元 的Ca+流 突触前抑制
20.1.2.3 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 结构基础:轴-轴型突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