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试样 ☐回 图1.6 测定断后伸长率时,颈缩部分及其影响区的塑性变形都包含在L山之内,这就要求断口 位置到最临近的标矩线大于。,此时可直接测量试样标矩两端的离得到断后伸长Lu,否 则就要用移位法,就是假想使断口居于标矩的中央附近。若断口落在标矩之外则试验无效。 因此断口位置不同,标矩部分的塑性伸长L山也不同。断口在试样中部,发生严重塑性变形 的颈缩段全部在塑性长度Lu内,塑性长度Lu就有较大的塑性伸长量,若断口距标矩L山端 较近,则发生严重塑性变形的颈缩端只有一部分在标矩长度内,另一部分在标矩长度外,因 此,标矩长度的塑性伸长量就小。这种情况可以用断口移位法解决,这说明断口位置对测得 的伸长率有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国家标准对的测定作了规定,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 最接近的标矩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矩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 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低碳钢试样的颈缩部分及其影响区的塑性 变形在断后伸长率中占很大比例。显然同种材料的断后伸长率不仅取决于材质,而且还取决 于试样的标矩。试样越短局部变形所占的比例越大,6也就越大,为了便于相互比较,测 定断后伸长率应采用比例试样,用标矩为10倍直径试样测定的断后伸长率记做610,用标 矩为5倍直径试样测定的断后伸长率记做85。 断口移位法 当试样断口到最邻近标矩线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子时,必须用断口移位法来计算· 具体方法是:在进行试验前,先把试样在标矩内等份(一般十等份),并打上标记。试样 拉断后,在长试样上从拉断处O取基本等于短试样上格数得B点,若长段所余格数为偶数, 则取其 半得C点这时LAB+2BC:若长段所余格数为音数,则减-后的一半得到C点 加一后的一半得到C点,这时L=AB+BC+BC1。见图17所示
图 1.6 测定断后伸长率时,颈缩部分及其影响区的塑性变形都包含在 Lu 之内,这就要求断口 位置到最临近的标矩线大于 0 3 L ,此时可直接测量试样标矩两端的距离得到断后伸长 Lu,否 则就要用移位法,就是假想使断口居于标矩的中央附近。若断口落在标矩之外则试验无效。 因此断口位置不同,标矩部分的塑性伸长 Lu 也不同。断口在试样中部,发生严重塑性变形 的颈缩段全部在塑性长度 Lu 内,塑性长度 Lu 就有较大的塑性伸长量,若断口距标矩 Lu 端 较近,则发生严重塑性变形的颈缩端只有一部分在标矩长度内,另一部分在标矩长度外,因 此,标矩长度的塑性伸长量就小。这种情况可以用断口移位法解决,这说明断口位置对测得 的伸长率有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国家标准对 Lu 的测定作了规定,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 最接近的标矩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矩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 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低碳钢试样的颈缩部分及其影响区的塑性 变形在断后伸长率中占很大比例。显然同种材料的断后伸长率不仅取决于材质,而且还取决 于试样的标矩。试样越短局部变形所占的比例越大,δ 也就越大,为了便于相互比较,测 定断后伸长率应采用比例试样,用标矩为 10 倍直径试样测定的断后伸长率记做 δ10,用标 矩为 5 倍直径试样测定的断后伸长率记做 δ5。 断口移位法: 当试样断口到最邻近标矩线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 0 3 L 时,必须用断口移位法来计算 Lu。 具体方法是:在进行试验前,先把试样在标矩内 n 等份(一般十等份),并打上标记。试样 拉断后,在长试样上从拉断处 O 取基本等于短试样上格数得 B 点,若长段所余格数为偶数, 则取其一半得 C 点这时 Lu=AB+2BC;若长段所余格数为奇数,则减一后的一半得到 C 点, 加一后的一半得到 C1 点,这时 Lu=AB+BC+BC1。见图 1.7 所示
(移位) (3实的) 1(移位后的) C CL (韩位后的) b) 图1.7断口移位法 ②、铸铁拉伸实验 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拉伸曲线如图1.8所示。可以近似认为经弹性阶段后直接断裂。 断裂面平齐且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说明是由拉应力引起的.其强度指标也只有抗拉强度, 用实验测得的最大力值F6,除以试样的原始面积A,就得到铸铁的抗拉强度,即 06=F/A 铸铁是不抗拉材料。 图1.8转铁拉伸图
图 1.7 断口移位法 ②、铸铁拉伸实验 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拉伸曲线如图 1.8 所示。可以近似认为经弹性阶段后直接断裂。 断裂面平齐且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说明是由拉应力引起的。其强度指标也只有抗拉强度 σb, 用实验测得的最大力值 Fb,除以试样的原始面积 A0,就得到铸铁的抗拉强度 σb,即 0 / b b = F A 铸铁是不抗拉材料。 图 1.8 铸铁拉伸图
五、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在试样上画标矩线和十等分分格线,用游标卡尺在试样原始标距内两端和中间处两个相 互垂直方向各测量一次试样直径,每处取平均值,得三处截面的直径d。、d。、d。取其最 小值作为实验的原始直径。 2.试验机准备和仪器淮备 (1)打开电子万能试验机和计算机: (2)安装试样电子万能试验机按照试样长度调整上夹头的高度,将试样装入上下夹 头内,并按箭头所指方向夹紧:将上夹头缓缓向下移动到下夹头内并旋紧下夹头: (3)打开计算机界面,界面如下图所示。点击系统设置,系统设置里有试验方式、硬 件设置、软件设置、环境参数、运行参数设置,输入运行所必须的各类参数: mm 8.0 0.d 0.0 8554 路mm H:M:S , (4)试验方式:其中设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选择其中拉伸项,点击下一步:
五、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在试样上画标矩线和十等分分格线,用游标卡尺在试样原始标距内两端和中间处两个相 互垂直方向各测量一次试样直径,每处取平均值,得三处截面的直径 d ‵ 0、d ‶ 0、d ‷ 0。取其最 小值作为实验的原始直径。 2.试验机准备和仪器准备 (1)打开电子万能试验机和计算机; (2)安装试样 电子万能试验机按照试样长度调整上夹头的高度,将试样装入上下夹 头内,并按箭头所指方向夹紧;将上夹头缓缓向下移动到下夹头内并旋紧下夹头; (3)打开计算机界面,界面如下图所示。点击系统设置,系统设置里有试验方式、硬 件设置、软件设置、环境参数、运行参数设置,输入运行所必须的各类参数; (4)试验方式:其中设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选择其中拉伸项,点击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