肀甲日 室外温度〔℃) 传热负荷包括从外窗的渗透量 图1-4a典型办公建筑空调负荷 负荷 在一幢建筑物里同时存在各种热负荷和冷负荷时,为了 在建筑物的整个范围内(包括内区和外区)都维持舒适状态, 则需要采用两个系统,一个为供冷服务,另一个为供热服务 变风量系统提供供冷服务来克服由于灯光、人员和太阳得热 等所产生的冷负荷,而靠另一个供热系统来为外区的供热服 务(见图1-4b) 在幢大型民用建筑中,往往带有大面积的裙楼。其内 区和外区并无明显的建筑分界。特别是在建筑设计阶段,业 主尚未将裙楼租售出去时,其内区和外区更是暂时难以确定
传热、灯光、人体及太阳辐射 区 故 露■ 30-20-【00102025304 窒外温度(t (b) 图1-4典型变风量系统负荷〔带周边加热)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都可将距外墙3~8m以内的区域(多数 情况下以不超过6m的范围为宜)视作外区,其余区域均视作 内区来进行设计。 第二节变风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型式 仅供冷的变风量基本系统 变风量系统所送出去的空气是在中央空气处理装置中被 冷却去湿处理过,通过变风量末端装置送到房间里去的。在 过渡季和冬季,制冷系统可以间歇运行,通过对新风和回风 的混合控制来维持变风量系统运行的送风温度。 变风量系统将适量的冷空气送到房间里去,使它与房间
的冷负荷相匹配或相平衡前已述及,这种系统运用到建筑物 的内区是最理想的,因为在内区,全年都有冷负荷出现。全年 都仅供冷,为建筑物内区服务的变风量系统便是一种基本系 统 个变风量基本系统的成功运用,取决于采用一种合适 的,带有专门的送风散流器的末端装置,当送风量随着室内 负荷的变化而变化时,这种装置能使空气分布始终处在满意 状态,并维持着很高的诱导率,使送风和室内空气能迅速地 很好混合。而一般常规的吊顶散流器和侧墙上安装的百叶式 送风口,则在风量变化范围很大时,或系统的静压发生变化 时,都不可能取得满意的运行效果,如当风量减少时,会迅 速出现下降的冷气流。 带有单独供热系统的变风量系统 前已述及,在建筑物的周边区,为了克服在冬季通过外 墙外窗和屋顶所产生的传热损失,往往需要供热。而要实现 这种供热,可以在周边区单独设计一个热水采暖系统,也可以 设计一个定风量系统,在冬季需要供热时送热风。而在内区 (或区域内部),仍然设计一个全年都只供冷的变风量系统很 显然,上述供热系统并不是用额外的加热使送进房间的冷风 进行再热,因为冷风量是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大小来进行调节 的 通常,只有当室外温度低于16~18℃时,才需要开启这 类加热系统供热,而且,釆暖系统的供水温度或定风量系统 的送风温度,都应该可以根据室外温度进行再调,或者根据 变风量系统末端装置上的控制开关作单独的区域控制。但根 据室外温度进行再调的设备初投资比较低,所以应用广泛 在寒冷地区,其屋面热损失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往往需要在吊顶空间里装上辅助加热装置。这种装置也应根 据房间温度控制器进行控制。使吊顶内的温度同附近房间的 温度保持一致或接近致,这样,在变风量系统关闭后的非 使用期间内,可以维持一个所谓值班温度。 再热式变风量系统 这种系统是在末端装置的出口端安装一个再热器,与末 端装置组成一个整体,再热热源可以是热水、蒸汽或电,当 然以热水最为经济可草。可以看出,这种系统似乎与定风量 再热系统相类似,但其实它只是在变风量末端装置的送风量 减至最小值后,通常都是在冬季,才向其供热,因而比定风 量再热系统节能。同时,这种系统可以适用于同一时刻有的 房间需要供热面有的房间需要供冷的场合。当然,这种系统 除了其末端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外,还要敷设两条进行保温的 供回水管道,初投资会有所增加,因此,只有在要求较高的 场合才选用这种系统。而采用这种系统,便可以取消周边区 的单独供热系统这也是变风量系统可以成功地应用到建筑 物周边区的原因之一。 四、双风道变风量系统 双风道变风量系统的原理如图1-5所示。其实它是一种 排风 冷风 热风道 新风 F N 房间 图1-5双风道变风量系统原理
简单的送风压出式系统;它与单风道变风量系统的不同之处 是;风机的出风端分成两路,一路通过冷却,一路通过加热, 并分别通过冷风道和热风道将空气送入房间的末端装置 双风道变风量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见图1-6。 S2 图1-6双风道变风量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x—夏季参数;d冬季参数 在夏季,室外空气与吊顶中被照明灯具散热等而加热了 的回风相混合后,分两路送出去,一路经冷却去湿处理至 “露点”,再经风道等温升后,通过冷风道送至末端装置的冷 风阀。另一路混合空气被风道等温升后,穿过加热器(但加 热器并不供热)通过热风道送至末端装置的热风阀。在末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