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课外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废水处理的最终目标同该厂所在地区整体的环境目标紧密相关。 2.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基本类型 3.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4.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来完成固液分离目的的常见构筑物有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和 重力浓缩池 5.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体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固液密度差、颗粒大小、水的动力 学条件及水的粘度。 6.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类型。 7.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三种。 8.设置淹没潜孔、穿孔墙或导流窗的目的在于整流。 9.斜板(管)沉淀池不适合于分离生物污泥 10从内部过程看,化学混凝分为凝聚和絮凝两种。 1l.无机型混凝剂主要起凝聚作用,有机型混凝剂主要起絮凝作用。 聚合氯化铝的英文缩写是PAC。 13聚合硫酸铁的英文缩写是PFS。 14聚丙烯酰胺的英文缩写是PAM 15.按离子型来分,聚丙烯酰胺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 16.影响废水的化学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废水水质、混凝剂类型、混凝剂的配置和投 加方法、混合和反应条件。 17.往往以药液的均匀性(是否有未溶解的粘性团块)及药液的粘度对聚丙烯酰胺的配置 效果进行初步判断。 18化学混凝系统的日常操作管理内容有混凝剂保存及药效分析、混凝药液配置、混凝条 件控制与絮体性状观察、混凝效果测定及设备维护保养等。 19石灰的投加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20.工业液碱中NaOH的有效浓度一般为30%左右,液碱投加前需配制成5%~15%的 稀溶液。 2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2,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_aCO2和MgCO 22.用石灰石作为中和滤料时,要注意预防和消除滤料表面结壳和附着碳酸气 23通过降低进水中硫酸浓度和提高废水的水流速度,可以有效地消除中和时石灰石表面 结壳 24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吸附剂,如活性炭 25.吸附剂是通过分子引力(范德华引力)、化学键力和静申引力来完成吸附作用的,相应 地吸附也就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三种类型 26当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吸附过程才达到平衡。 27沸石通常用于废水的脱氢处理,其作用原理主要为吸附与离子交换 28当使用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措施 29.吸附剂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加热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30.吸附法属于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只有当废水经过了充分的常规处理之后才使用 31.吸附塔无法进水的主要原因有进水管堵塞、吸附床内部压力过高、出水阀门锈死或 损坏等 32.吸附塔吸附容量下降、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进水水质不合格、反冲洗不彻 底及吸附剂再生不当等。 33吸附剂跑料过多的原因有反冲洗强度过大、底部配水系统损坯及吸附床的偏流或沟
1 <环境工程概论>课外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废水处理的最终目标同该厂所在地区整体的环境目标紧密相关。 2.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基本类型。 3. 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4. 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来完成固液分离目的的常见构筑物有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和 重力浓缩池。 5. 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体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固液密度差、颗粒大小、水的动力 学条件及水的粘度。 6. 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类型。 7. 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三种。 8. 设置淹没潜孔、穿孔墙或导流窗的目的在于整流。 9. 斜板(管)沉淀池不适合于分离生物污泥。 10.从内部过程看,化学混凝分为凝聚和絮凝两种。 11.无机型混凝剂主要起凝聚作用,有机型混凝剂主要起絮凝作用。 12.聚合氯化铝的英文缩写是 PAC。 13.聚合硫酸铁的英文缩写是 PFS。 14.聚丙烯酰胺的英文缩写是 PAM。 15.按离子型来分,聚丙烯酰胺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 16.影响废水的化学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废水水质、混凝剂类型、混凝剂的配置和投 加方法、混合和反应条件。 17. 往往以药液的均匀性(是否有未溶解的粘性团块)及药液的粘度对聚丙烯酰胺的配置 效果进行初步判断。 18.化学混凝系统的日常操作管理内容有混凝剂保存及药效分析、混凝药液配置、混凝条 件控制与絮体性状观察、混凝效果测定及设备维护保养等。 19.石灰的投加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20.工业液碱中 NaOH 的有效浓度一般为 30%左右,液碱投加前需配制成 5%~15%的 稀溶液。 2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 和 MgCO3。 22.采用石灰石作为中和滤料时,要注意预防和消除滤料表面结壳和附着碳酸气。 23.通过降低进水中硫酸浓度和提高废水的水流速度,可以有效地消除中和时石灰石表面 结壳。 24.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吸附剂,如活性炭。 25.吸附剂是通过分子引力(范德华引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来完成吸附作用的,相应 地吸附也就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三种类型。 26.当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吸附过程才达到平衡。 27.沸石通常用于废水的脱氮处理,其作用原理主要为吸附与离子交换。 28.当使用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措施。 29.吸附剂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加热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30.吸附法属于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只有当废水经过了充分的常规处理之后才使用。 31.吸附塔无法进水的主要原因有进水管堵塞、吸附床内部压力过高、出水阀门锈死或 损坏等。 32.吸附塔吸附容量下降、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进水水质不合格、反冲洗不彻 底及吸附剂再生不当等。 33.吸附剂跑料过多的原因有反冲洗强度过大、底部配水系统损坏及吸附床的偏流或沟
流等。 34.废水调节分为水量调节和水质均和两种基本类型。 35.事故调节池平时应保证处于泄空状态 36.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通过重力沉降法去除颗粒污染物的装置依次有沉砂氵 初沉池和二沉池。 37.沉砂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污染物负荷、防止管道堵塞和设备磨损。 38.沉淀池的出水堰板一般有平口堰和锯齿堰两种,锯齿堰更能够使得出水水流的均匀 分布,而加大堰板长度可以减小出水流速。 39.生化池后的二沉池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易于腐败变质等特性 40.二沉池的日常操作管理内容有配水、巡视、去浮渣、出水堰保洁、污泥回流及数据 测定等 41.微生物形体微小,通常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 42当河流经一段距离后,有机污染物逐渐得到降解,并恢复到原先洁净的状态。这一过 程被称为天然污染水体的自净现象 43河流自净过程中水体所引起的主要变化有污水浓度变化、生物相变化和溶解氧浓度变 化 44.与好氧生物法相比,厌氧生物法的污泥增长率和废水浄化速度要小得多。 45.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杂质的絮状体。 46完整的废水活性污泥法浄化过程可分为吸附、代谢、固液分离三个阶段,由曝气池 曝气系统、回流污泥系统及二次沉淀池等组成。 47接种培菌法有浓缩污泥接种培菌法和污泥接种培菌法两种。 48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填料上用于处理废水。 49.好氧生物膜构造由流动水层、附着水层、好氧层及厌氧层四个部分造成 50.生物膜脱落的原因主要有:生物膜过厚、水力剪切、生物膜产气、微生物活性降低甚 至死亡。 51生物膜法类型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 52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中丝状细菌数量较多 53生物膜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成层分布,呈现两个正反三角形的关系 54高负荷生物滤池在运行中将出水回流,以提高水流速度和水力剪切力,提高生物膜更 新速度,防止滤池堵塞 5生物滤池滤料堵塞的主要原因有:生物膜大量死亡脱落、生物膜増殖速度过快或过厚 进水浓度太高、滤料表面落叶及其他杂物未及时清除、滤料级配不当 56.生物转盘的基本构造有盘片、接触槽及转轴 57.接触氧化池积泥过多的原因,一是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在池底沉积,二是预处理部分 运行不良,未将悬浮物彻底去除,进水中夹带进入接触氧化池,三是吸附大量沙粒的大块絮 体,比重较大沉积于池底。 58.生物膜一旦被晒干后会板结,再浸入水中就很难展开复原。在接触氧化池需检修或 更换填料等原因需放空时,应定时用水喷淋填料,使生物膜保持湿度,或利用下雨天来施工 59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主要目的有以下方面:减少污泥的含水率,达到减量化:使污泥 卫生化、稳定化;进行综合利用 60.污泥的浓缩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 61.有机性污泥在重力浓缩池中停留时间过长将导致污泥厌氧产气的并造成排泥管堵 62.浓缩池运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浮渣,否则将影响出水水质。 63.有机污泥的气浮浓缩法主要优点是单位池容积的处理能力大、脱水效率高、占地面 积小、富含氧分的污泥不易腐化变质 2
2 流等。 34.废水调节分为水量调节和水质均和两种基本类型。 35.事故调节池平时应保证处于泄空状态。 36.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通过重力沉降法去除颗粒污染物的装置依次有沉砂池、 初沉池和二沉池。 37.沉砂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污染物负荷、防止管道堵塞和设备磨损。 38.沉淀池的出水堰板一般有平口堰和锯齿堰两种,锯齿堰更能够使得出水水流的均匀 分布,而加大堰板长度可以减小出水流速。 39.生化池后的二沉池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易于腐败变质等特性。 40.二沉池的日常操作管理内容有配水、巡视、去浮渣、出水堰保洁、污泥回流及数据 测定等。 41.微生物形体微小,通常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 42 当河流经一段距离后,有机污染物逐渐得到降解,并恢复到原先洁净的状态。这一过 程被称为天然污染水体的自净现象。 43.河流自净过程中水体所引起的主要变化有污水浓度变化、生物相变化和溶解氧浓度变 化。 44.与好氧生物法相比,厌氧生物法的污泥增长率和废水净化速度要小得多。 45.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杂质的絮状体。 46.完整的废水活性污泥法净化过程可分为吸附、代谢、固液分离三个阶段,由曝气池、 曝气系统、回流污泥系统及二次沉淀池等组成。 47.接种培菌法有浓缩污泥接种培菌法和干污泥接种培菌法两种。 48.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填料上用于处理废水。 49.好氧生物膜构造由流动水层、附着水层、好氧层及厌氧层四个部分造成。 50.生物膜脱落的原因主要有:生物膜过厚、水力剪切、生物膜产气、微生物活性降低甚 至死亡。 51.生物膜法类型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 52.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中丝状细菌数量较多。 53.生物膜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成层分布,呈现两个正反三角形的关系。 54.高负荷生物滤池在运行中将出水回流,以提高水流速度和水力剪切力,提高生物膜更 新速度,防止滤池堵塞。 55.生物滤池滤料堵塞的主要原因有:生物膜大量死亡脱落、生物膜增殖速度过快或过厚、 进水浓度太高、滤料表面落叶及其他杂物未及时清除、滤料级配不当。 56.生物转盘的基本构造有盘片、接触槽及转轴。 57. 接触氧化池积泥过多的原因,一是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在池底沉积,二是预处理部分 运行不良,未将悬浮物彻底去除,进水中夹带进入接触氧化池,三是吸附大量沙粒的大块絮 体,比重较大沉积于池底。 58. 生物膜一旦被晒干后会板结,再浸入水中就很难展开复原。在接触氧化池需检修或 更换填料等原因需放空时,应定时用水喷淋填料,使生物膜保持湿度,或利用下雨天来施工。 59.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主要目的有以下方面:减少污泥的含水率,达到减量化;使污泥 卫生化、稳定化;进行综合利用。 60.污泥的浓缩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 61.有机性污泥在重力浓缩池中停留时间过长将导致污泥厌氧产气的并造成排泥管堵 塞。 62.浓缩池运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浮渣,否则将影响出水水质。 63. 有机污泥的气浮浓缩法主要优点是单位池容积的处理能力大、脱水效率高、占地面 积小、富含氧分的污泥不易腐化变质
64厌氧污泥的加药调理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污泥碱度、改善污泥结构。 65.投加无机药剂和有机药剂对污泥进行调理时,应先加无机药剂,后加有机药剂 66污泥脱水设备主要有真空脱水机、离心脱水机和压滤脱水机三种 67板框压滤机工作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滤板炸板、滤饼压不王、板框喷泥、板框无渣排 出、污泥外溢、传感器及电机损坯等。 68导致压滤机污泥外溢的主要原因有污泥太稀、滤带张力过大、带速过快等 69导致压滤机滤带粘泥过多的主要原因有刮泥板磨损过度、滤带冲洗不彻底 70压滤机滤带打滑的主要原因有滤带张力不够、超负荷运行及辊簡损坯。 (二)判斷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 1.离子交换法属于物理方法。 (×) 2.消毒属于生物方法。 (×) 3.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最好方法是生物方法 (×) 4.格柵的主要功能是降低废水的有机负荷 (×) 5.按清污方式,格栅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 6.格栅栅条间隙不同,其悬浮物的去除效率也不同。 7.格栅设置地点可以在提升泵之前、沉砂池之前及二沉池之前。 (×) 8.设置格栅的目的之一是保护水泵。 9.格栅栅条间隙的确定与栅条材料的择用与废水性质、悬浮物性状及提升泵型号等情况有 关 (√) 10.栅渣以无机成分为主,性质十分稳定,可以不及时清除、处理 11.格栅井及废水泵站中有毒气体较多,应采取措施防止中毒。 12.合理控制上料量并保证上料均匀是防止筛网损坏和减少维修量的有效措施。 13.废水处理池的容量一般都很大,因此不需要对废水进行调节。 (×) 14.废水水量调节池对水质没有调节作用。 (×) 15.调节池中的常见混合、搅拌措施有空气搅拌、机械叶轮搅拌和水泵循环。 16.几乎所有的废水处理厂都需要设置事故调节池。 (×) 17.事故调节池的进水阀门必须实现自动控制
3 64.厌氧污泥的加药调理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污泥碱度、改善污泥结构。 65.投加无机药剂和有机药剂对污泥进行调理时,应先加无机药剂,后加有机药剂。 66.污泥脱水设备主要有真空脱水机、离心脱水机和压滤脱水机三种。 67.板框压滤机工作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滤板炸板、滤饼压不干、板框喷泥、板框无渣排 出、污泥外溢、传感器及电机损坏等。 68.导致压滤机污泥外溢的主要原因有污泥太稀、滤带张力过大、带速过快等。 69.导致压滤机滤带粘泥过多的主要原因有刮泥板磨损过度、滤带冲洗不彻底。 70.压滤机滤带打滑的主要原因有滤带张力不够、超负荷运行及辊筒损坏。 …… (二) 判断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 1. 离子交换法属于物理方法。 ( × ) 2. 消毒属于生物方法。 ( × ) 3. 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最好方法是生物方法。 ( × ) 4. 格栅的主要功能是降低废水的有机负荷。 ( × ) 5. 按清污方式,格栅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 √ ) 6. 格栅栅条间隙不同,其悬浮物的去除效率也不同。 ( √ ) 7. 格栅设置地点可以在提升泵之前、沉砂池之前及二沉池之前。 ( × ) 8. 设置格栅的目的之一是保护水泵。 ( √ ) 9. 格栅栅条间隙的确定与栅条材料的择用与废水性质、悬浮物性状及提升泵型号等情况有 关。 ( √ ) 10. 栅渣以无机成分为主,性质十分稳定,可以不及时清除、处理。 ( × ) 11. 格栅井及废水泵站中有毒气体较多,应采取措施防止中毒。 ( √ ) 12. 合理控制上料量并保证上料均匀是防止筛网损坏和减少维修量的有效措施。 ( √ ) 13. 废水处理池的容量一般都很大,因此不需要对废水进行调节。 ( × ) 14. 废水水量调节池对水质没有调节作用。 ( × ) 15. 调节池中的常见混合、搅拌措施有空气搅拌、机械叶轮搅拌和水泵循环。 ( √ ) 16. 几乎所有的废水处理厂都需要设置事故调节池。 ( × ) 17. 事故调节池的进水阀门必须实现自动控制。 ( √ )
18.事故池在蓄水前应保证泄空状态 19.沉淀池的主要净化对象是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 20.曝气沉砂池的主要功能是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21.曝气沉砂池中废水的流态与平流沉砂池是相同的 (×) 22.曝气沉砂池运行时可能对废水中氨氮及挥发性有机物具有吹脱效果。 (√) 23.检査沉砂池运动机械的噪声大小、紧固状态、振动程度及温升等情况是操作管理的常规 内容。 24.静水压力是排泥的动力源之一。 (√) 25.淹没潜孔、穿孔墙、导流筒、锯齿堰都是水处理构筑物中常见的整流措施ε (√) 26.增加出水堰板长度的目的在于降低出水流速,对提高出水水质有利 (√) 27.沉淀池出水堰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倾斜,应定期检查与调整。 (√) 28.二沉池的作用除固液分离外还有生化污泥回流。 (√) 29.化学混凝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悬浮颗粒及胶体粒子 30.三氯化铁的腐蚀性比硫酸亚铁小。 31.目前使用的废水处理有机絮凝剂主要是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32.废水处理中使用的聚丙烯酰胺只有液体产品 (×) 33.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有非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三种类型。 (√) 4.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在使用前应充分稀释与溶解,并要注意防止失效。 (√) 35.废水性质、混凝剂类型、药剂配置与投加量、混凝条件等是影响废水混凝效果的主要因 素 36.废水混凝法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合与反应阶段的搅拌速度与时间。 37.仔细观察絮体的形成情况是废水混凝处理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 (√) 38.废水中和处理时,实际投加的中和药剂量往往比理论计算量少很多 (×) 39.石灰中和法的最大优点是价格低廉,但沉渣很多,劳动条件较差
4 18. 事故池在蓄水前应保证泄空状态。 ( √ ) 19. 沉淀池的主要净化对象是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 ( × ) 20. 曝气沉砂池的主要功能是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 × ) 21. 曝气沉砂池中废水的流态与平流沉砂池是相同的。 ( × ) 22. 曝气沉砂池运行时可能对废水中氨氮及挥发性有机物具有吹脱效果。 ( √ ) 23. 检查沉砂池运动机械的噪声大小、紧固状态、振动程度及温升等情况是操作管理的常规 内容。 ( √ ) 24. 静水压力是排泥的动力源之一。 ( √ ) 25. 淹没潜孔、穿孔墙、导流筒、锯齿堰都是水处理构筑物中常见的整流措施。 ( √ ) 26. 增加出水堰板长度的目的在于降低出水流速,对提高出水水质有利。 ( √ ) 27. 沉淀池出水堰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倾斜,应定期检查与调整。 ( √ ) 28. 二沉池的作用除固液分离外还有生化污泥回流。 ( √ ) 29. 化学混凝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悬浮颗粒及胶体粒子。 ( √ ) 30. 三氯化铁的腐蚀性比硫酸亚铁小。 ( × ) 31. 目前使用的废水处理有机絮凝剂主要是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 √ ) 32. 废水处理中使用的聚丙烯酰胺只有液体产品。 ( × ) 33.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有非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三种类型。 ( √ ) 34.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在使用前应充分稀释与溶解,并要注意防止失效。 ( √ ) 35. 废水性质、混凝剂类型、药剂配置与投加量、混凝条件等是影响废水混凝效果的主要因 素。 ( √ ) 36. 废水混凝法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合与反应阶段的搅拌速度与时间。 ( √ ) 37. 仔细观察絮体的形成情况是废水混凝处理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 √ ) 38. 废水中和处理时,实际投加的中和药剂量往往比理论计算量少很多。 ( × ) 39. 石灰中和法的最大优点是价格低廉,但沉渣很多,劳动条件较差。 ( √ )
40.工业液碱中氢氧化钠的有效含量一般为30%左右 (√) 4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MgCO3,而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 (×) 42.及时清除二氧化碳气体和剥离硫酸钙硬壳是石灰石中和塔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43.烟道气可以用来中和酸性废水。 (×) 44.对中和药剂进行充分稀释后再投加,是提高中和效果及降低废水中和费用的有效措施之 (√) 45.吸附法处理废水的最大特点是容量大、费用低廉 (×) 46.凡是多孔物质对污染物都有吸附作用。 (√) 47.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吸附常用作废水预处理方法。 (×) 48.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的泥龄更长 49.活性污泥法的产泥量比生物膜法少 (×) 50.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的处理负荷更髙。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 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 1.废水处理的最终目标同该厂所在地区整体的环境目标紧密相关。 A.环境目标B.环境质量 C.排放标准D.总量控制 2.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基本类型。 A.物化法B.分离法 C.转化法D.降解法 3.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A.机械格栅 B.链条式格栅 C.钢丝绳牵引格栅D.回转格栅 4.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来完成固液分离目的的常见构筑物有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和 重力浓缩池 A.压滤机 B.消化池 C.重力浓缩池D.调节池 5.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体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固液密度差、颗粒大小、水的动力 学条件及水的粘度。 A.水的比重B.水流速度 C.胶体粒子D.水的粘度 6.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类型。 A.机械沉砂池B.人工沉砂池 C.曝气沉砂池D.竖流沉砂池 7.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三种
5 40. 工业液碱中氢氧化钠的有效含量一般为 30%左右。 ( √ ) 41.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MgCO3,而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 ( × ) 42. 及时清除二氧化碳气体和剥离硫酸钙硬壳是石灰石中和塔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 ) 43. 烟道气可以用来中和酸性废水。 ( × ) 44. 对中和药剂进行充分稀释后再投加,是提高中和效果及降低废水中和费用的有效措施之 一。 ( √ ) 45. 吸附法处理废水的最大特点是容量大、费用低廉。 ( × ) 46. 凡是多孔物质对污染物都有吸附作用。 ( √ ) 47. 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吸附常用作废水预处理方法。 ( × ) 48. 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的泥龄更长。 ( √ ) 49.活性污泥法的产泥量比生物膜法少。 ( × ) 50.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的处理负荷更高。 ( √ ) (三) 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有 4 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 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 1. 废水处理的最终目标同该厂所在地区整体的环境目标紧密相关。 A. 环境目标 B.环境质量 C. 排放标准 D.总量控制 2.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基本类型。 A. 物化法 B.分离法 C. 转化法 D.降解法 3. 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A. 机械格栅 B.链条式格栅 C. 钢丝绳牵引格栅 D.回转格栅 4. 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来完成固液分离目的的常见构筑物有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和 重力浓缩池。 A. 压滤机 B.消化池 C. 重力浓缩池 D.调节池 5. 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体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固液密度差、颗粒大小、水的动力 学条件及水的粘度。 A. 水的比重 B.水流速度 C. 胶体粒子 D.水的粘度 6. 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类型。 A. 机械沉砂池 B.人工沉砂池 C. 曝气沉砂池 D.竖流沉砂池 7. 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