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划分依据: 建设项目规模大小(投资额大小) ③噪声源种类、数量和源强 ③建设项目前后噪声级变化程度 ③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影响范围内的环 境保护目标、执行的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 分布)
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划分依据: 建设项目规模大小(投资额大小) 噪声源种类、数量和源强 建设项目前后噪声级变化程度 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影响范围内的环 境保护目标、执行的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 分布)
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建设项目规模大小建设后噪声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 级变化 级大、中型建设项目显著增加0类功能区域、噪声敏感目标;受影 (5-10dB)响人口显著增多 二级新、扩、改建的大、明显增加1类、2类功能区域:受影响人口 中型建设项目 (3-5dB)加较多 中型建设项目 3类功能区 三级小型建设项目 1、2类功能区域 大、中型建设项目「增加很小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 (3dB以内) 小型建设项目 处在非敏感区
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建设项目规模大小 建设后噪声 级变化 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 一级 大、中型建设项目 显著增加 (5-10dB) 0类功能区域、噪声敏感目标;受影 响人口显著增多 二级 新、扩、改建的大、 中型建设项目 明显增加 (3-5dB) 1类、2类功能区域;受影响人口增 加较多 三级 中型建设项目 3类功能区 小型建设项目 1、2类功能区域 大、中型建设项目 增加很小 (3 dB以内) 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 小型建设项目 处在非敏感区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一级评价要求: ①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 ②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岀等声级图并给岀预测噪声级的误 差范围。 ③给出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 围和程度。 ④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几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 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 ⑤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也应给予分析。 ⑥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起的声环境变化 应进行定量分析。 ⑦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岀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性分析, 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一级评价要求: ①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 ②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 差范围。 给出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 围和程度。 ④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几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 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 ⑤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也应给予分析。 ⑥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起的声环境变化 应进行定量分析。 ⑦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性分析, 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二级评价要求: ①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噪 声监测资料。 ②噪声预测要给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③描述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內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 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④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 段进行详细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 ⑤必须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 效果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二级评价要求: ①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噪 声监测资料。 噪声预测要给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描述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 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 段进行详细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 ⑤必须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 效果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三级评价要求: ①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的种类 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考已有资料。 ②预测以现有资料为主,对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分布 作出分析并给出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③要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效 果分析
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 三级评价要求: ①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的种类 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考已有资料。 预测以现有资料为主,对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分布 作出分析并给出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要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效 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