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胞因子及其生物学活性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es,IL) 白细胞介素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由各种白细胞产生的、介导细胞间 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特点:除少数外,大多在氨基酸序列、结 构、理化特点和生物学活性方面均不相同。 完全按发现顺序命名。特点同细胞因子。 IL-1~IL-18(L-4和I-13,Ⅱ2和IL-15)
第二节 细胞因子及其生物学活性 一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s, IL) 白细胞介素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由各种白细胞产生的、介导细胞间 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特点:除少数外,大多在氨基酸序列、结 构、理化特点和生物学活性方面均不相同。 完全按发现顺序命名。特点同细胞因子。 IL-1~IL-18 (IL-4和IL-13,IL-2和IL-15)
白细胞介素1(L-1) IL-1包括3种:IL-1a、I-1B和I-1y(IL-1ra), 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主要由髓样细胞(其中单核 巨噬细胞最重要)和淋巴细胞产生。 IL-1分子量17kD,pI5的是I-1a,pI7.0的是 I-1B,同源序列:Fx10 FXSLX2Px2LLxT,氨基酸 同源性26%,但受体相同、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 IL-1前体没有信号肽,在胞浆中或细胞膜上,被 ICE从Asp酶切后释放活性ILl IL-1受体拮抗剂(IL-lra或I-1y)结合I-1受体但 不能活化受体,可竞争性抑制I-1的作用。 IL-1R有两种:IL-1RⅠ和I-1RⅡ,分别优势表 达于不同细胞
白细胞介素1(IL-1) IL-1包括3种:IL-1、IL-1b和IL-1g (IL-1ra), 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主要由髓样细胞(其中单核 巨噬细胞最重要)和淋巴细胞产生。 IL-1分子量17kD,pI 5.2的是IL-1,pI 7.0的是 IL-1b,同源序列:Fx10FxSLx2Px2LLxT,氨基酸 同源性26%,但受体相同、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 IL-1前体没有信号肽,在胞浆中或细胞膜上,被 ICE从Asp↓酶切后释放活性IL-1。 IL-1受体拮抗剂(IL-1ra或IL-1g) 结合IL-1受体但 不能活化受体,可竞争性抑制IL-1的作用。 IL-1R有两种:IL-1RⅠ和IL-1RⅡ,分别优势表 达于不同细胞
AAAAAAAAAAAAA 信号肽 AAAAAAAAAAAAA 释放 酶解 IL-1βmRNA AAAAAAAAAAAAA 翻译 IL-1B前体 (胞浆内) CE(L1P转换酶),修饰 成熟I-1β (分泌)
AAAAAAAAAAAAA 信号肽 AAAAAAAAAAAAA 酶解 释放 AAAAAAAAAAAAA ICE(IL-1b转换酶) IL-1bmRNA IL-1b前体 成熟IL-1b 翻译 修饰 (胞浆内) (分泌)
I-1的生物学功能 1.介导炎症反应:致热原通过PEG和白三 烯致热。诱导释放(快反应)或诱导环氧化酶合 成(慢反应)。对炎症细胞诱导PMN释放,诱导 PMN和Mφ趋化和产生炎症介质。感染性休克 诱导多种小分子,引起细胞粘附、DIC和SIRS 2.免疫调节作用:促进T细胞和B细胞增殖、 活化和功能,增强CTL和NK的杀伤活性 3.调节代谢:致负氮平衡,降低食欲,降低 糖等。 4.其它:对神经内分泌和造血系统均有影响 可能治疗:IL-1一老年性痴呆、多发性硬化等。 IL-1ra-败血症休克和其它炎性疾病
IL-1的生物学功能 1. 介导炎症反应:致热原 通过PEG2和白三 烯致热。诱导释放(快反应)或诱导环氧化酶合 成(慢反应)。对炎症细胞 诱导PMN释放,诱导 PMN和Mf趋化和产生炎症介质。感染性休克 诱导多种小分子,引起细胞粘附、DIC和SIRS。 2. 免疫调节作用:促进T细胞和B细胞增殖、 活化和功能,增强CTL和NK的杀伤活性。 3. 调节代谢:致负氮平衡,降低食欲,降低 血糖等。 4. 其它:对神经内分泌和造血系统均有影响。 可能治疗:IL-1-老年性痴呆、多发性硬化等。 IL-1ra-败血症休克和其它炎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2(IL-2) IL-2(15~17kD或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 主要由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IL-2R有三条链:α链(CD25)与IL-2特异性结合 β链也结合I-2并有信号传递功能,γ链是主要的信 号传递链,许多细胞因子受体都有y链(yc) 亲和力和信号:α低一OB高一,By中→,aBy高→ 结合模式:活化T细胞表达aBy,aB→BIL2 aByL-2→反应后解离。NK和M表达βy。 可溶性IL-2R可抑制IL2的活性
白细胞介素2(IL-2) IL-2(15~17kD)或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 , 主要由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IL-2R有三条链:链(CD25)与IL-2特异性结合, b链也结合IL-2并有信号传递功能,g链是主要的信 号传递链,许多细胞因子受体都有g链(gc)。 亲和力和信号:低―,b高-,bg中→,bg高→ 结合模式:活化T细胞表达bg,b → bIL-2 → bgIL-2 → 反应后解离。NK和Mf表达bg 。 可溶性IL-2R可抑制IL-2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