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x1300 (a) 图19-2水平法 1—试样2一试样夹3刻度盘4-弹簧夹 图17-2
图17-2
二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因素有: 纤维的初始模量及拉伸变形回复性 涤纶初始模量较大,所以织物的抗皱性好。粘胶 纤维与蚕丝的初始模量相近,但两者的拉伸变形 回复性,.胶纤维差而蚕丝中等,因此丝织物的 抗皱性能较粘胶纤维织物好,居中间程度。棉 纤维的初始模量较,但拉伸变形回复性 差,所以织 亘折皱就不易消矢,折皱回复性 差 2纤维线密度 纤维粗,有利于抗皱性的提高。 3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 适中时有利于折皱回复性的提高
• 二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因素有: • 1 纤维的初始模量及拉伸变形回复性 • 涤纶初始模量较大,所以织物的抗皱性好。粘胶 纤维与蚕丝的初始模量相近,但两者的拉伸变形 回复性,粘胶纤维差而蚕丝中等,因此丝织物的 抗皱性能较粘胶纤维织物好,居中间程度。棉、 麻纤维的初始模量较高,但由于拉伸变形回复性 差,所以织物一旦折皱就不易消失,折皱回复性 差。 • 2 纤维线密度 • 纤维粗,有利于抗皱性的提高。 • 3 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 • 适中时有利于折皱回复性的提高
4织物组织 交织点少的,抗皱性好。平组织物的抗皱性比斜组织物差, 5织物密度 物密度过大时,纱线之间的切向滑动阻力增大,外力释 去后,纱线不易作相对移动,折皱回复性有降低的趋势 56织物的湿润状态 °通常,织物处于湿润状态时易起皱。但麻织物湿润时 线会膨润,因此织物不易起皱。吸湿性差的合成纤维织物 不受湿润的影响。 ●7染整后处理的影响 ●树脂整理能大大改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
• 4 织物组织 • 交织点少的,抗皱性好。平组织物的抗皱性比斜组织物差, 厚织物的抗皱性能较好。 • 5 织物密度 • 织物密度过大时,纱线之间的切向滑动阻力增大,外力释 去后,纱线不易作相对移动,折皱回复性有降低的趋势。 • 6 织物的湿润状态 • 通常,织物处于湿润状态时易起皱。但麻织物湿润时,纱 线会膨润,因此织物不易起皱。吸湿性差的合成纤维织物 不受湿润的影响。 • 7 染整后处理的影响 • 树脂整理能大大改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
褶裥记忆性 褶裥记忆性一一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 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称为褶裥保持 褶裥保持性实质上是大多数合成纤维织物热塑性 种表现形式 由于大多数合成纤维是热塑性高聚物,因此 般都可通过热定型处理,使这类纤维或以这类纤 维为主的混纺织物,获得使用上所需的各种褶裥 轧纹或折痕
• 三.褶裥记忆性 • 褶裥记忆性――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 折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称为褶裥保持 性。 • 褶裥保持性实质上是大多数合成纤维织物热塑性 的一种表现形式。 • 由于大多数合成纤维是热塑性高聚物,因此,一 般都可通过热定型处理,使这类纤维或以这类纤 维为主的混纺织物,获得使用上所需的各种褶裥、 轧纹或折痕
四.织物褶裥保持性的测试 采用目光评定法。试验时,先将织物试样 正面在外对折缝牢,覆上衬布在定温、定 压、定时下熨烫,冷却后在定温、定浓度 的洗涤液中按规定方法洗涤处理,干燥后 在一定照明条件下与标准样照对比。通常 分为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 四.织物褶裥保持性的测试 • 采用目光评定法。试验时,先将织物试样 正面在外对折缝牢,覆上衬布在定温、定 压、定时下熨烫,冷却后在定温、定浓度 的洗涤液中按规定方法洗涤处理,干燥后 在一定照明条件下与标准样照对比。通常 分为5级,5级最好,1级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