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活性污泥在外观上呈絮绒颗粒状,又称之为 生物絮凝体 略带土壤的气 味。其颜色根据污 水水质不同而不同 具有较大的表 面积,每mL活性 含水率很高, 污泥的表面积大 体上介于20~ 0.02~.2mm 般都在99%以上。其比 重则因含水率不同而 100cm2之间 异。介于1.02-1.006 之间 活性污泥中的固体物质仅占1%以下,这1%的固体物质是由 有机与无机两部分所组成。其组成比例则因原污水性质不同而 异。如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其中有机成分占75%-85%无机成 分则占15%-25%
正常的活性污泥在外观上呈絮绒颗粒状,又称之为 “生物絮凝体 ” 含水率很高,一 0.02 ~0.2mm 般都在99%以上,其比 重则因含水率不同而 异,介于1.002-1.006 之间. 略带土壤的气 味,其颜色根据污 水水质不同而不同. 活性污泥中的固体物质仅占1%以下,这1%的固体物质是由 有机与无机两部分所组成,其组成比例则因原污水性质不同而 异,如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其中有机成分占75%-85%,无机成 分则占15%-25% 。 具有较大的表 面积,每mL活性 污泥的表面积大 体上介于20 ~ 100cm 2之间
活性污泥是由下列四部分物质所组成 具有代谢功微生物(主要是由原污水挟入的 能活性的微细菌)内源代谢、有机物质(含难由污水挟入 为细菌降解的惰 生物群体自身氧化的残留 性有机物) 的无机物质 (Ma)物(Me) (Mii) 所谓“难降解有杋物质ˆ就是指某些惰性的难为细 菌摄取、利用的有机物质,微生物菌体经过自身氧 化的残留物,如细胞膜、细胞壁等,也属于难降解有 机物质范畴内
活性污泥是由下列四部分物质所组成: 具有代谢功 能活性的微 生物群体 (Ma ) 微生物(主要是 微生物(主要是 细菌)内源代谢、 细菌)内源代谢、 自身氧化的残留 自身氧化的残留 物 (Me ); 由原污水挟入的 有机物质(含难 为细菌降解的惰 性有机 物) (Mi ); 由污水挟入 的无机物质 (Mii ) 所谓 “难降解有机物质 ”就是指某些惰性的难为细 菌摄取、利用的有机物质 ,微生物菌体经过自身氧 化的残留物,如细胞膜、细胞壁等,也属于难降解有 机物质范畴内
3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主要由各种细菌 和原生动物组成。此外,在活性污泥上还存活 着真菌和以轮虫为主的后生动物。原生动物摄 取细菌,后生动物则摄食细菌和原生动物。活 性污泥中的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与后生动 物组成了一个小型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 物链,如图2所示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主要由各种细菌 和原生动物组成,此外,在活性污泥上还存活 着真菌和以轮虫为主的后生动物。原生动物摄 取细菌,后生动物则摄食细菌和原生动物。活 性污泥中的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与后生动 物组成了一个小型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 物链,如图2所示。 3 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作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作用
细菌 处理水 污水中的有溶解性 机物 原生动物 P悬浮状 剩余污泥 后生动物 食物的移动 代谢产物的移动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的食物链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的食物链 食物的移动 代谢产物的移动 污水中的有 机物 N 、 P 悬浮状 剩余污泥 后生动物 处理水 溶解性 细菌 原生动物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 活性污泥微生物中的细菌以异养型的 原核细菌为主 在活性污泥上形成优势的常见细菌主要有:产碱杆菌 属( alcalineεnes)、芽孢杆菌属( Bacillus)、黄杆菌属 ( Flavobacterium)、动胶杆菌属( Zoogloea)、假单胞菌 属( pseudomonas)和大肠埃希氏杆菌( Escherichia coli) 等。此外,还可能出现的细菌有:无色杆菌属 ( Achromobacter)、微球菌属( Microbaccus)、诺卡氏菌 属( nocardia)和八叠球菌属( sarcina)等
在活性污泥上形成优势的常见细菌主要有:产碱杆菌 属(Alcaligen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um)、动胶杆菌属(Zoogloea)、假单胞菌 属(Pseudomonas)和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 ) 等。此外,还可能出现的细菌有:无色杆菌属 (Achromobacter)、微球菌属(Microbaccus)、诺卡氏菌 属(Nocardia)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等 活性污泥微生物中的细菌以 活性污泥微生物中的细菌以异养型 的 原核细菌为主。 原核细菌为主。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