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一个生长锥及其周围的突起(附属物),包枝芽括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大红花、番木瓜、含笑是节间很短没有发育的枝条。是花或花序的原始体,外观较叶芽肥大,内含花芽花或花序各部的原基。芽形成后能继续生长,活动,当年生长为枝条小驳骨、竹、红背桂活动芽或花的芽。休眠芽茎基部的芽,不活动,成休眠状态。按生长习性分直立茎松、大王椰子茎垂直于地面。缠绕茎茎螺旋状缠绕于他物上,缠绕有左右方向。五爪金龙、鸡屎藤用卷须、小根、吸盘或其他特有的卷附器官攀攀援茎爬山虎、水瓜、绿萝登于他物上,这种植物所具有的茎。匍甸茎茅莓、崩大碗茎平卧于地上,节上生根。长枝节间长,进行营养生长时形成的枝条。沙梨、银杏,松短枝节间短,能产生花芽的枝条。分枝类型主茎顶芽生长旺盛,形成直立粗壮主于,而侧单轴分枝松、落羽杉、桉枝的发育程度远不如主茎。侧枝也以同样的方式形成次级侧枝。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死亡或生长极慢,或分化为花芽,而靠近顶芽的一个腋芽迅速发展成为新枝,代替主茎的位置。不久,这一新枝的顶合轴分枝蒲桃、龙眼、石栗芽又同样停止生长,再由其侧下的一个腋芽发育成枝条,如此重复进行。这样形成的主轴是一段很短的主茎与各级侧枝分段连接而成。顶芽生长出一段主茎后,停止发育,或分化为假二叉分花芽,而其下两侧对生侧芽同时发育形成新枝,牛繁缕、茉莉、石竹枝新枝的顶芽和侧芽生长活动与主茎相同,如此继续发育。由项端分生组织一分为二所致,多见于低等植铺地二叉分枝物。禾本科植物分枝方式特殊,在四、五叶期,茎基部节上的某些腋芽发育为新枝,同时在发生新枝的节上形成不定根。禾本科植物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葉。新枝的基部以后还可再形成新分枝。水稻等作物产生分枝的节称为分节,藥水稻、小麦位的高低与分的成穗率密切相关。藻位愈低,其分藥发生愈早,容易成穗;分位越高,分发生越迟,生长期短,往往不能成穗,而成无效分。无效分消耗植物养分,降低产量。茎变态类型根状茎横向生长于土壤之中,外形与根有些相根状茎似,但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叶和竹、莲腋芽,腋芽可长成地上枝,同时在节上产生不
枝芽 包括一个生长锥及其周围的突起(附属物),包 括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 是节间很短没有发育的枝条。 大红花、番木瓜、含笑 花芽 是花或花序的原始体,外观较叶芽肥大,内含 花或花序各部的原基。 活动芽 芽形成后能继续生长,活动,当年生长为枝条 或花的芽。 小驳骨、竹、红背桂 休眠芽 茎基部的芽,不活动,成休眠状态。 按生长习性分 直立茎 茎垂直于地面。 松、大王椰子 缠绕茎 茎螺旋状缠绕于他物上,缠绕有左右方向。 五爪金龙、鸡屎藤 攀援茎 用卷须、小根、吸盘或其他特有的卷附器官攀 登于他物上,这种植物所具有的茎。 爬山虎、水瓜、绿萝 匍匐茎 茎平卧于地上,节上生根。 茅莓、崩大碗 长枝 节间长,进行营养生长时形成的枝条。 沙梨、银杏,松 短枝 节间短,能产生花芽的枝条。 分枝类型 单轴分枝 主茎顶芽生长旺盛,形成直立粗壮主干,而侧 枝的发育程度远不如主茎。侧枝也以同样的方 式形成次级侧枝。 松、落羽杉、桉 合轴分枝 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死亡或生长极慢,或分化 为花芽,而靠近顶芽的一个腋芽迅速发展成为 新枝,代替主茎的位置。不久,这一新枝的顶 芽又同样停止生长,再由其侧下的一个腋芽发 育成枝条,如此重复进行。这样形成的主轴是 一段很短的主茎与各级侧枝分段连接而成。 蒲桃、龙眼、石栗 假 二 叉 分 枝 顶芽生长出一段主茎后,停止发育,或分化为 花芽,而其下两侧对生侧芽同时发育形成新枝, 新枝的顶芽和侧芽生长活动与主茎相同,如此 继续发育。 牛繁缕、茉莉、石竹 二叉分枝 由顶端分生组织一分为二所致,多见于低等植 物。 铺地蜈蚣 分蘖 禾本科植物分枝方式特殊,在四、五叶期,茎 基部节上的某些腋芽发育为新枝,同时在发生 新枝的节上形成不定根。禾本科植物这种分枝 方式称为分蘖。新枝的基部以后还可再形成新 枝。水稻等作物产生分枝的节称为分蘖节,蘖 位的高低与分蘖的成穗率密切相关。蘖位愈低, 其分蘖发生愈早,容易成穗;分蘖位越高,分 蘖发生越迟,生长期短,往往不能成穗,而成 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消耗植物养分,降低产量。 水稻、小麦 茎变态类型 根状茎 根状茎横向生长于土壤之中,外形与根有些相 似,但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叶和 腋芽,腋芽可长成地上枝,同时在节上产生不 竹、莲
定根。由根状茎的先端膨大而来,有节和节间,节上有鳞叶,腋芽,顶芽。根状茎由茎基部的叶腋块茎长出,在末端膨大,是为块茎,块茎上有一个马铃薯,天麻个芽眼,是节所在地,上有鳞叶,但早落见不到,芽眼上有鳞芽。地下茎极度缩短成鳞茎盘,基部有不定根,最鳞茎洋葱、蒜、水仙、百合外面的几片鳞片变成干膜质,起保护作用。是短而肥大的地下茎。由长入土中纤甸枝顶端球茎发育而来。球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上具褐荸荠、慈姑色膜状鳞叶和腋芽,其顶端有顶芽。枝条变态为刺,具有保护作用,称为茎刺或枝茎刺柚、山楂、枸杞、钩藤。刺。茎卷须枝条变成卷须,攀援用。葡萄,瓜类茎扁平、叶状、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叶叶状茎县花、竹节蓼则退化成鳞片状、针状,甚至缺失。一些植物适应干旱环境,叶常退化,而茎肥大肉质茎仙人掌多汁,呈绿色,不仅可贮藏水分和养料,还可进行光合作用。三、思考题1、从外形区分,根和茎有何不同?2、选取10种植物,根据观察内容列表填写相关信息。包括根系、生长场所、根变态类型:茎种类、生长习性、分枝类型、变态类型等。3、在野外,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茎形态特征的描述?
定根。 块茎 由根状茎的先端膨大而来,有节和节间,节上 有鳞叶,腋芽,顶芽。根状茎由茎基部的叶腋 长出,在末端膨大,是为块茎,块茎上有一个 个芽眼,是节所在地,上有鳞叶,但早落见不 到,芽眼上有鳞芽。 马铃薯,天麻 鳞茎 地下茎极度缩短成鳞茎盘,基部有不定根,最 外面的几片鳞片变成干膜质,起保护作用。 洋葱、蒜、水仙、百合 球茎 是短而肥大的地下茎。由长入土中纤匐枝顶端 发育而来。球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上具褐 色膜状鳞叶和腋芽,其顶端有顶芽。 荸荠、慈姑 茎刺 枝条变态为刺,具有保护作用,称为茎刺或枝 刺。 柚、山楂、枸杞、钩藤。 茎卷须 枝条变成卷须,攀援用。 葡萄,瓜类 叶状茎 茎扁平、叶状、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叶 则退化成鳞片状、针状,甚至缺失。 昙花、竹节蓼 肉质茎 一些植物适应干旱环境,叶常退化,而茎肥大 多汁,呈绿色,不仅可贮藏水分和养料,还可 进行光合作用。 仙人掌 三、思考题 1、从外形区分,根和茎有何不同? 2、选取 10 种植物,根据观察内容列表填写相关信息。包括根系、生长场所、根变态类 型;茎种类、生长习性、分枝类型、变态类型等。 3、在野外,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茎形态特征的描述?
实验3植物叶的形态特征一、目的1、学会鉴别和描述叶的各种形态,为认识、利用和保护植物打下基础。2、学习制作叶的干制标本的基本方法。二、内容和方法(参考附录)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器官。叶包括叶柄、叶片和托叶。1、完全叶和不完全叶观察枇杷、沙梨等叶,区分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些都是完全叶;观察菜心抽苔时的嫩叶,只有叶片无叶柄,为无柄叶;观察大叶相思的叶,它是叶柄的变态(可对照幼苗标本来认识其叶的形态)。2、禾本科植物的叶观察水稻叶,区分叶片、叶鞘和叶枕,然后再细看叶片和叶鞘相接处的腹面,识别叶舌和叶耳,它们有何功能?3、叶序是指叶在茎或枝上的排列方式。叶序定义观察植物茎生叶着生于茎上或枝上的叶。基生叶植物的茎极度缩短而极不明显,其叶如从根上生出。莲花状丛生基生叶集中生成一莲花状。互生在茎或枝的各节上着生1片叶。对生在茎或枝的各节上着生2片叶。轮生在茎或枝的各节上着生3片以上的叶。簇生在茎或枝的各节上着生1片叶,但节间极度缩短。4、叶型是区别植物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指叶片的形状,也适用于萼片、花瓣等扁平的器官。还包括叶尖、叶基、叶缘、叶裂等情况。叶片形状定义观察植物针形细长而顶尖如针,横切面三角形或菱形。长而狭,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且全长略等条形、线形宽,两侧边缘近平行。长约为宽的4-5倍,中部或中部以下最宽,披针形向上下两端渐狭。长约为宽的4-5倍,中部以上最宽,向下渐倒披针形狭。矩圆形长约为宽的3-4倍,两侧边缘略平行。长约为宽的3-4倍,两侧边缘不平行而呈弧椭圆形形,顶、基两端略相等。卵形形如鸡卵。中部以下较宽。心形长宽比例如卵形,但基部宽圆而凹缺。三角形基部宽呈平截形,三边几相等。楔形上端宽,而两侧向下成直线渐变狭。扇形顶端宽而圆,向下渐狭,如扇状。带形宽阔而特别长的长形叶
实验 3 植物叶的形态特征 一、目的 1、学会鉴别和描述叶的各种形态,为认识、利用和保护植物打下基础。 2、学习制作叶的干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二、内容和方法(参考附录)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器官。叶包括叶柄、叶片和托叶。 1、完全叶和不完全叶 观察枇杷、沙梨等叶,区分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些都是完 全叶;观察菜心抽苔时的嫩叶,只有叶片无叶柄,为无柄叶;观察大叶相思的叶,它是叶柄 的变态(可对照幼苗标本来认识其叶的形态)。 2、禾本科植物的叶 观察水稻叶,区分叶片、叶鞘和叶枕,然后再细看叶片和叶鞘 相接处的腹面,识别叶舌和叶耳,它们有何功能? 3、叶序 是指叶在茎或枝上的排列方式。 叶序 定义 观察植物 茎生叶 着生于茎上或枝上的叶。 基生叶 植物的茎极度缩短而极不明显,其叶如从根上生出。 莲花状丛生 基生叶集中生成一莲花状。 互生 在茎或枝的各节上着生 1 片叶。 对生 在茎或枝的各节上着生 2 片叶。 轮生 在茎或枝的各节上着生 3 片以上的叶。 簇生 在茎或枝的各节上着生 1 片叶,但节间极度缩短。 4、叶型 是区别植物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指叶片的形状,也适用于萼片、花 瓣等扁平的器官。还包括叶尖、叶基、叶缘、叶裂等情况。 叶片形状 定义 观察植物 针形 细长而顶尖如针,横切面三角形或菱形。 条形、线形 长而狭,长约为宽的 5 倍以上,且全长略等 宽,两侧边缘近平行。 披针形 长约为宽的 4-5 倍,中部或中部以下最宽, 向上下两端渐狭。 倒披针形 长约为宽的 4-5 倍,中部以上最宽,向下渐 狭。 矩圆形 长约为宽的 3-4 倍,两侧边缘略平行。 椭圆形 长约为宽的 3-4 倍,两侧边缘不平行而呈弧 形,顶、基两端略相等。 卵形 形如鸡卵。中部以下较宽。 心形 长宽比例如卵形,但基部宽圆而凹缺。 三角形 基部宽呈平截形,三边几相等。 楔形 上端宽,而两侧向下成直线渐变狭。 扇形 顶端宽而圆,向下渐狭,如扇状。 带形 宽阔而特别长的长形叶
多汁,长度超过其宽度许多倍,横切面多少管状成圆形,中空。长而细狭,大部分带革质的叶片,自基部至钻形顶端渐变细瘦而顶端尖。鳞形小而形如鱼鳞状。叶片顶端卷须状、芒尖、尾尖、渐尖、锐尖、截形等叶片基部心形、戟载形、截形、盾状、楔形、抱茎等叶缘全缘、波状、锯齿、反卷、缺刻、有睫毛等叶片分裂浅裂、半裂、深裂、全裂,羽状、掌状等5、脉序指叶脉分布的方式,由主脉、侧脉和小脉组成。主脉(中脉)是位于叶片中央的较粗壮的一条,侧脉是由主脉两侧发出的第一次分支,小脉(细脉)是联结各侧脉间的次级脉。脉序定义观察植物侧脉与主脉平行达叶顶或自中脉分出走向叶缘而没平行脉有显明的小脉联结。直出平行脉水稻、虎尾兰侧脉从主脉基部发出,与主脉平行达叶顶。侧出平行脉侧脉自主脉分出走向叶缘而没有显明的小脉联结。美人蕉、姜花盾状叶或掌状叶的脉从叶柄顶部放射状发出,无明显辐射平行脉蒲葵、莲的小脉联结。从基部发出几条主脉,两侧的脉弧曲达叶顶,无明显弧状平行脉竹、车前草小脉联结。网状脉叶脉数回分枝而有小脉相互联结成网。羽状脉侧脉由中脉分出排成羽毛状。茉莉、红背桂掌状脉麻、番木瓜有几条等粗的主脉由叶柄顶端射出,成掌状。银杏叉状脉脉全为叉状分枝。三出脉由基部或远离基部发出三条等粗的主脉。樟树、阴香6、单叶和复叶每个叶柄上只有一个叶片,称为单叶。有两片至多片分离的叶片生在一个总叶柄或总叶轴上,称为复叶:这些叶片称为小叶,小叶本身的柄称为小叶柄:小叶的托叶称为小托叶。定义复叶类型观察植物羽状复叶侧生小叶排列在总叶柄的两侧成羽毛状。紫藤、月季、朱缨花奇数羽状复叶顶端生有1小叶,小叶的数目为单数。月季、蚕豆偶数羽状复叶顶端生有2小叶,小叶的数目为双数。花生、荔枝、朱缨花一回羽状复叶总叶柄两侧不分枝而具一列小叶。黄槐、麻楝总叶柄两侧分枝1次,分枝两侧再着生羽状蓝花楹、朱缕花二回羽状复叶排列的小叶。总叶柄两侧分枝2次,最末回分枝两侧再着三回羽状复叶南天竹、幌伞枫、广东菜豆树生羽状排列的小叶。掌状复叶木棉、鹅掌藤小叶集中在总叶柄顶端,排列如手掌状。三出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三出掌状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着生于叶柄顶端,小叶柄云南黄素馨
管状 多汁,长度超过其宽度许多倍,横切面多少 成圆形,中空。 钻形 长而细狭,大部分带革质的叶片,自基部至 顶端渐变细瘦而顶端尖。 鳞形 小而形如鱼鳞状。 叶片顶端 卷须状、芒尖、尾尖、渐尖、锐尖、截形等 叶片基部 心形、戟形、截形、盾状、楔形、抱茎等 叶缘 全缘、波状、锯齿、反卷、缺刻、有睫毛等 叶片分裂 浅裂、半裂、深裂、全裂,羽状、掌状等 5、脉序 指叶脉分布的方式,由主脉、侧脉和小脉组成。主脉(中脉)是位于叶片 中央的较粗壮的一条,侧脉是由主脉两侧发出的第一次分支,小脉(细脉)是联结各侧脉间 的次级脉。 脉序 定义 观察植物 平行脉 侧脉与主脉平行达叶顶或自中脉分出走向叶缘而没 有显明的小脉联结。 直出平行脉 侧脉从主脉基部发出,与主脉平行达叶顶。 水稻、虎尾兰 侧出平行脉 侧脉自主脉分出走向叶缘而没有显明的小脉联结。 美人蕉、姜花 辐射平行脉 盾状叶或掌状叶的脉从叶柄顶部放射状发出,无明显 的小脉联结。 蒲葵、莲 弧状平行脉 从基部发出几条主脉,两侧的脉弧曲达叶顶,无明显 小脉联结。 竹、车前草 网状脉 叶脉数回分枝而有小脉相互联结成网。 羽状脉 侧脉由中脉分出排成羽毛状。 茉莉、红背桂 掌状脉 有几条等粗的主脉由叶柄顶端射出,成掌状。 蓖麻、番木瓜 叉状脉 脉全为叉状分枝。 银杏 三出脉 由基部或远离基部发出三条等粗的主脉。 樟树、阴香 6、单叶和复叶 每个叶柄上只有一个叶片,称为单叶。有两片至多片分离的叶片生 在一个总叶柄或总叶轴上,称为复叶;这些叶片称为小叶,小叶本身的柄称为小叶柄;小叶 的托叶称为小托叶。 复叶类型 定义 观察植物 羽状复叶 侧生小叶排列在总叶柄的两侧成羽毛状。 紫藤、月季、朱缨花 奇数羽状复叶 顶端生有 1 小叶,小叶的数目为单数。 月季、蚕豆 偶数羽状复叶 顶端生有 2 小叶,小叶的数目为双数。 花生、荔枝、朱缨花 一回羽状复叶 总叶柄两侧不分枝而具一列小叶。 黄槐、麻楝 二回羽状复叶 总叶柄两侧分枝 1 次,分枝两侧再着生羽状 排列的小叶。 蓝花楹、朱缨花 三回羽状复叶 总叶柄两侧分枝 2 次,最末回分枝两侧再着 生羽状排列的小叶。 南天竹、幌伞枫、广东菜豆树 掌状复叶 小叶集中在总叶柄顶端,排列如手掌状。 木棉、鹅掌藤 三出复叶 由三片小叶组成。 三出掌状复叶 由三片小叶组成,着生于叶柄顶端,小叶柄 云南黄素馨
等长或不等长,排列为掌状。由三片小叶组成,顶端小叶着生在延伸的叶刺桐、野葛三出羽状复叶轴上,排列为羽状。是含有三小叶而只有顶端一个小叶发育成单身复叶柚、葫芦茶熟的叶。7、叶的变态类型叶的变定义观察植物态类型叶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包在鳞芽外具保护作用:根状茎(如竹、藕)、球茎(荸荠)、块茎(马铃薯)等变态茎鳞叶上退化的鳞叶或鳞片:百合、洋葱的鳞茎上肉质具贮藏组织的鳞叶。叶卷须叶或叶的一部分变成卷须,有攀援作用。叶刺叶变为刺状。捕虫叶叶变态成盘状或瓶状,适于捕虫。叶状柄叶片退化,叶柄扁平似叶状。苞片萼片外方的变态叶,有保护作用。总苞生于花序基部的变态叶,起保护作用。8、叶镶嵌在野外选择1-2种植物,观察叶镶嵌现象,注意其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迭而成镶嵌状态。三、实际操作利用课外时间,到野外采集叶片各种各样的标本,压成干标本,并注明各种形态的名称。采集的标本按叶片的形状、叶尖的形状、叶基的形状和叶缘的形状等各采几种。注:叶干标本的简易制作采集完整的老叶(幼叶没有代表性),把其逐一展开夹在草纸(或旧杂志)上,然后在草纸上再压上一些厚书,每天更换一次纸,经4-5天后,当叶片展开和干燥后,即可把其钉或用透明胶粘在图画纸或笔记本上保存。四、思考题1、选取10种植物,根据观察内容列表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叶裂、叶柄、叶序、脉序、单复叶、托叶、叶的变态类型等,至少包括2种单子叶植物。2、试述营养器官形态特征在植物系统分类中的作用和意义。3、试述植物营养器官变态类型的来源及其作用。附:描述范例:大戟科红背桂(红背桂花)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Lour.(直根系。)常绿灌木,高1~2m,全株无毛。分枝多,具白色乳汁。单叶,对生,稀互生或3片轮生;托叶早落:叶柄短,长约5mm;叶片纸质,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5cm
等长或不等长,排列为掌状。 三出羽状复叶 由三片小叶组成,顶端小叶着生在延伸的叶 轴上,排列为羽状。 刺桐、野葛 单身复叶 是含有三小叶而只有顶端一个小叶发育成 熟的叶。 柚、葫芦茶 7、叶的变态类型 叶 的 变 态类型 定义 观察植物 鳞叶 叶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包在鳞芽外具保护作用;根状茎 (如竹、藕)、球茎(荸荠)、块茎(马铃薯)等变态茎 上退化的鳞叶或鳞片;百合、洋葱的鳞茎上肉质具贮藏组 织的鳞叶。 叶卷须 叶或叶的一部分变成卷须,有攀援作用。 叶刺 叶变为刺状。 捕虫叶 叶变态成盘状或瓶状,适于捕虫。 叶状柄 叶片退化,叶柄扁平似叶状。 苞片 萼片外方的变态叶,有保护作用。 总苞 生于花序基部的变态叶,起保护作用。 8、叶镶嵌 在野外选择 1-2 种植物,观察叶镶嵌现象,注意其相邻两节的叶,总是 不相迭而成镶嵌状态。 三、实际操作 利用课外时间,到野外采集叶片各种各样的标本,压成干标本,并注明各种形态的名称。 采集的标本按叶片的形状、叶尖的形状、叶基的形状和叶缘的形状等各采几种。 注: 叶干标本的简易制作 采集完整的老叶(幼叶没有代表性),把其逐一展开夹在草纸 (或旧杂志)上,然后在草纸上再压上一些厚书,每天更换一次纸,经 4-5 天后,当叶片展 开和干燥后,即可把其钉或用透明胶粘在图画纸或笔记本上保存。 四、思考题 1、选取 10 种植物,根据观察内容列表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叶形、叶尖、叶基、叶缘、 叶裂、叶柄、叶序、脉序、单复叶、托叶、叶的变态类型等,至少包括 2 种单子叶植物。 2、试述营养器官形态特征在植物系统分类中的作用和意义。 3、试述植物营养器官变态类型的来源及其作用。 附:描述范例: 红背桂(红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大戟科 (直根系。)常绿灌木,高 1~2m,全株无毛。分枝多,具白色乳汁。单叶,对生,稀互 生或 3 片轮生;托叶早落;叶柄短,长约 5mm;叶片纸质,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 5~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