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1)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 膨涨。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资本 主义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 致生产过剩,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使用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 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 以调节生产。 (2)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 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 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 垄断的格局; ●(3)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 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 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 ⑴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 膨涨。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资本 主义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 致生产过剩,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使用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 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 以调节生产。 ⚫ ⑵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 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 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 垄断的格局; ⚫ ⑶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 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短期价格协定,这是最简单的形式; ●(2)卡特尔( Carta),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 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等 方面达成协议的一种组织形式。参加卡特尔组织的企 业在生产和销售上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 划分销售市场,确定产量及规定标准价格; ●(3)辛迪加( Syndicat),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 了获取高额利润,订立共同销售产品和购买原材料的 协定而形成的同盟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已失去经 营流通业务的独立性,只保留了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 (1)短期价格协定,这是最简单的形式; ⚫ (2)卡特尔(Cartal) ,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 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等 方 面达成协议的一种组织形式。参加卡特尔组织的企 业在生产和销售上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 划分销售市场,确定产量及规定标准价格; ⚫ (3)辛迪加(Syndicat),是同一生产 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 了获取高额利润,订立共同销售产品和购买原材料的 协定而形成的同盟 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已失去经 营流通业务的独立性,只保留了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
●(4)托拉斯(Trus,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 系的企业,为了控制商品生产、原料产地、销售市场 和投资范围,以获取高额利润的企业联合组织。参加 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和流通中的经营独立 性,各家企业组成一家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统一经 营管理,各个企业的资本家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股 份获取经济利益; ●(5)康采恩( Konzarn),又称财团,是在金融上以某个最 大资本家集团为基础的生产、流通、运输、保险、银 行企业的联合组织。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只保持着形式 的独立
⚫ (4)托拉斯(Trust),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 系的企业,为了控制商品生产、原料产 地、销售市场 和投资范围,以获取高额利润的企业联合组织。参加 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 了生产和流通中的经营独立 性,各家企业组成一家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统一经 营管理,各个企业的资本家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股 份获取经济利益; ⚫ (5)康采恩(Konzarn),又称财团 ,是在金融上以某个最 大资本家集团为基础的生产、流通、运输、保险、银 行企业的联合 组织。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只保持着形式 的独立
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 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生产的 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府于垄断与断利润的关系,西方学者通过研究高度生产集中部 /规为垄断部门或市场份颜比较大的企业视为差断企业与利润 率的相关程度,证明了坐断利润的存在。从50年代初到0年代中 期,西方国家发表了一系列这类研究文航,到1974年至少有54项 研究成果。在54项研究中有406项提供了集中与利润正相关关系, 其中36项研先提供了集中与高额利润较高程度的相关性的证明 LW威斯:“集中利润联系与反托拉斯”,们业集中新 的研究》(194年英文,第201-227页。)
垄断利润 ⚫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 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生产的 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 对于垄断与垄断利润的关系,西方学者通过研究高度生产集中部 门(视为垄断部门)或市场份额比较大的企业(视为垄断企业)与利润 率的相关程度,证明了垄断利润的存在。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 期,西方国家发表了一系列这类研究文献,到1974年至少有54项 研究成果。在54项研究中有46项提供了集中与利润正相关关系, 其中36项研究提供了集中与高额利润较高程度的相关性的证明。 ( L ·W·威斯:“集中——利润联系与反托拉斯” ,《工业集中新 的研究》(1974年英文版),第201—227页。)
垄断利润的来源 由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受到垄断造成的一系列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限制,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 段充分发挥作用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难以发挥作用 所以,从理论上讲,垄断利润中不包括平均利润,不 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而是垄断资本凭借 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包括剩 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 企业中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除此之外 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等垄断组织行为占有的非垄断企 业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普通消费者工资 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的来源 ⚫ 由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受到垄断造成的一系列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限制,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 段充分发挥作用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难以发挥作用。 所以,从理论上讲,垄断利润中不包括平均利润,不 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而是垄断资本凭借 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包括剩 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 企业中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除此之外 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等垄断组织行为占有的非垄断企 业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普通消费者工资 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的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