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推论: (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形成生殖细胞 时彼此分离; (2)以A代表显性性状,a代表隐性性状 ,Aa表示杂合类型,那么在F,代中 后代的构成可用公式: 1A+2Aa+1a 表明了各种类型的基因型以及比例
(二)科学推论: (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形成生殖细胞 时彼此分离; (2)以A代表显性性状,a代表隐性性状 ,Aa表示杂合类型,那么在F2代中 后代的构成可用公式: 1A+2Aa+1a 表明了各种类型的基因型以及比例
(三)精确验证 创用测交方法对推论加以验证 测交(test cross): 是指将杂种后代和隐性亲本进行 杂交, 回交(back cross): 是指杂种后代和任一亲本杂交
(三)精确验证 创用测交方法对推论加以验证 测交(test cross): 是指将杂种后代和隐性亲本进行 杂交, 回交(back cross): 是指杂种后代和任一亲本杂交
第二节孟德尔定律(Mende I's laws) 对一对性状的观察得出了三条规律 (1)F1代的性状一致,通常和一个亲 本相同。得以表现的性状为显性 未能表现的性状称隐性,此称F1一 致性法则。 (2)在杂种F2代中,初始亲代的二种 性状(显性和隐性)都能得到表达; (3)这两性状的比例总为3:1
第二节 孟德尔定律(Mendel’s laws) 对一对性状的观察得出了三条规律 (1)F1代的性状一致,通常和一个亲 本相同。得以表现的性状为显性, 未能表现的性状称隐性,此称F1一 致性法则。 (2)在杂种F2代中,初始亲代的二种 性状(显性和隐性)都能得到表达; (3)这两性状的比例总为 3:1
表1-2六位学者重复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的结果 F2 实验者 亲代 F2比例 黄 绿 孟德尔 1865 黄色×绿色子叶 6022 2001 3.01:1 Correns 1900 黄色X绿色子叶 1394 453 3.08:1 Tschermak 1900 黄色×绿色子叶 3580 1190 3.01:1 Hurst 1904 黄色×绿色子叶 1310 445 2.94:1 Bateson 1905 黄色×绿色子叶 11903 3903 3.05:1 Lock 1905 黄色X绿色子叶 1438 514 2.80:1 Darbishire 1909 黄色×绿色子叶 109090 36186 3.01:1 总数 黄色×绿色子叶 134737 44892 3.01:1
表1-2 六位学者重复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的结果 黄色×绿色子叶 134737 44892 3.01:1 总数 Darbishire 黄色×绿色子叶 109090 36186 3.01:1 1909 黄色×绿色子叶 1438 514 2.80:1 Lock 1905 黄色×绿色子叶 11903 3903 3.05:1 Bateson 1905 Hurst 黄色×绿色子叶 1310 445 2.94:1 1904 黄色×绿色子叶 3580 1190 3.01:1 Tschermak 1900 黄色×绿色子叶 1394 453 3.08:1 Correns 1900 孟德尔 黄色×绿色子叶 6022 2001 3.01:1 1865 黄 绿 F2比例 F2 实 验 者 亲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