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课程 学时歌开课设课目的(觸述该课程在將养学生品、知识能力、体育或美育的作用,所翼 课程名称 (其中 开课学院 在课程体系中与前后课程的关系) 大学英语Ⅳ 92第14学期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外语学院 传授体育与健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 体育 第1、2学期 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体育 体育部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 4824)第1学剪/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 Windows、wod、Eel、 PowerPoint 计算机科学理信学院 fronTpage、 Internet软件的应用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8第1学期 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32第1学卿/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法律基础知识,使其成为道高德重、懂 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 通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2学期 道路的坚定信念。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文学院 课程 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 第3学期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结晶。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先修课 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 大学语文 第2学期 大学语文 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第2学/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军事理论教育 6第1学期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操提高其人文素养 军事理论 形势与政策 6第6学卿/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树立坚定的政思想政治理 治立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宣传部
1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其中 实验) 开课 学期 设课目的(阐述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品德、知识、能力、体育或美育的作用。 在课程体系中与前后课程的关系) 所属 课程群 开课学院 通识 课程 大学英语 I-IV 192 第 1-4 学期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 外语学院 体育 64 第 1、2 学期 传授体育与健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 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体育 体育部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 实验 48(24) 第 1 学期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 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 FrontPage、Internet 软件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科学 理信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第 1 学期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 论 人文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32 第 1 学期 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法律基础知识,使其成为道高德重、懂 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第 2 学期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坚定信念。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8 第 3 学期 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 结晶。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先修课 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语文 32 第 2 学期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 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 第 2 学期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学 学工部 军事理论教育 16 第 1 学期 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操,提高其人文素养。 军事理论 形势与政策 16 第 6 学期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树立坚定的政 治立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思想政治理 论 宣传部
创业基础 16第2学期使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第2,6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增强择业意识,就业创业招生就业处 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使学生获得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等 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能力,为学习后继课 64第1学期 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为学习《线性代数》、《概 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和进一步扩充数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奠定必要的数学基 培养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增强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数学课程群 线性代数 32 第2学期题的意识和能力。后续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和《计算机数据处理》 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及运用数 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抽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6|第3学期 学科(专业) 呈中的概念、定理及性质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对计 基础课程 算结果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归纳和类比。后续课程:《植 大学物理Ⅱ/大学物理Ⅱ 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物理 4816)第3学期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并为理解《仪器分析I】等物理课程群 课程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学会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 普通化学I 56第1学期|些初步的化学问愿,并逐步掌握化学中思考问题的方法。后续课程:《土壤 化学分析》 培养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原理及实验技 化学课程群化药学院 分析化学Ⅱ 32第2学期术,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分析 解决各学科领域内涉及化学的有关实际问题。 有机化学Ⅲ 48第2学/培养学生掌握立体化学原理、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亲核取代反应、加成 与消除原反应、周环反应、自由基和有机光化学反应、多步骤有机合成路
2 创业基础 16 第 2 学期 使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就业创业 招生就业处 大学生就业指导 16 第 2,6 学期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增强择业意识, 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学科(专业)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Ⅰ 64 第 1 学期 使学生获得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等 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能力,为学习后继课 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为学习《线性代数》、《概 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和进一步扩充数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数学课程群 理信学院 线性代数 32 第 2 学期 培养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增强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后续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和《计算机数据处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6 第 3 学期 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及运用数 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抽象 和概括。能运用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及性质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对计 算结果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归纳和类比。后续课程:《植物营养研究法》 大学物理Ⅱ/大学物理Ⅱ 实验 48(16) 第 3 学期 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物理 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并为理解《仪器分析Ⅱ》等 课程打下基础。 物理课程群 普通化学Ⅰ 56 第 1 学期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学会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一 些初步的化学问题,并逐步掌握化学中思考问题的方法。后续课程:《土壤 化学分析》。 化学课程群 化药学院 分析化学Ⅱ 32 第 2 学期 培养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原理及实验技 术,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分析、 解决各学科领域内涉及化学的有关实际问题。 有机化学Ⅲ 48 第 2 学期 培养学生掌握立体化学原理、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亲核取代反应、加成 与消除原反应、周环反应、自由基和有机光化学反应、多步骤有机合成路
线设计 培养学生掌握一般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技术,了解化合物的合成、制备方 基础化学实验1、Ⅱ72(72)第2、3学期 法及步骤,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并能对分析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处理 培养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环境分析中简单应用 仪器分析Ⅱ/仪器分析Ⅱ 几种常见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同时掌握必要的仪器分析实验基础 32(16)第4学期 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先修课程为《分析化学Ⅱ》;后续课程:《农业环境 监测》 培养学生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 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6424)第1学期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 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后续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 普通微生物学/普通微生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常用的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技术,掌 物学实验 8(6)第3学期 握培养基配制、菌种鉴定等实验操作技能。 掌握生物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课程群生科学院 基础生物化学基础生物 基础与调控规律,掌握糖、蛋白质、酶活性、核酸、维生素的分离、纯化、 72(24)第3学期 化学实验 定性定量分析等基本技能。后续课程:《土壤化学分析》、《土壤化学分析实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 培养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同学了解植物生命活 72(24)第4学期 实验技术 动现象、规律和本质。先修课程:《植物学》 培养学生掌握当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学概论 第4学期升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并为《农业环境学》、《环境规划》及《环境评价》 生态环境保 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阐明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 资环学院 生态学 第5学期 系及其规律。后续课程:《环境规划》及《环境评价》 环境地学Ⅰ/环境地学Ⅰ 解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地|环境地学课 48(16)第4学期 学中所学岩石、矿物的认识和鉴别,后续课程:《土壤学、《施肥与环境》。程群 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土壤学中有关土壤发生、土壤物质组成、土|土壤学课程」 专业课程土壤学壤学实验64(6)第4学期 学院 壤理化性质等基础理论知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会认土、评土
3 线设计。 基础化学实验Ⅰ、Ⅱ 72(72) 第 2、3 学期 培养学生掌握一般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技术,了解化合物的合成、制备方 法及步骤,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并能对分析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处理。 仪器分析Ⅱ/仪器分析Ⅱ 实验 32(16) 第 4 学期 培养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环境分析中简单应用, 几种常见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同时掌握必要的仪器分析实验基础 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先修课程为《分析化学Ⅱ》;后续课程:《农业环境 监测》。 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64(24) 第 1 学期 培养学生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 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 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后续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 生物课程群 生科学院 普通微生物学/普通微生 物学实验 48(16) 第 3 学期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常用的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技术,掌 握培养基配制、菌种鉴定等实验操作技能。 基础生物化学/基础生物 化学实验 72(24) 第 3 学期 掌握生物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 基础与调控规律,掌握糖、蛋白质、酶活性、核酸、维生素的分离、纯化、 定性定量分析等基本技能。后续课程:《土壤化学分析》、《土壤化学分析实 验》、《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 实验技术 72(24) 第 4 学期 培养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同学了解植物生命活 动现象、规律和本质。先修课程:《植物学》。 环境学概论 40 第 4 学期 培养学生掌握当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 升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并为《农业环境学》、《环境规划》及《环境评价》 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态环境保 护课程群 资环学院 生态学 40 第 5 学期 培养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阐明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 系及其规律。后续课程:《环境规划》及《环境评价》。 环境地学Ⅰ/环境地学Ⅰ 实验 48(16) 第 4 学期 了解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地 学中所学岩石、矿物的认识和鉴别,后续课程:《土壤学》、《施肥与环境》。 环境地学课 程群 专业课程 土壤学/土壤学实验 64(16) 第 4 学期 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土壤学中有关土壤发生、土壤物质组成、土 壤理化性质等基础理论知识,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会认土、评土、 土壤学课程 群 资环学院
用土、改土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理论到实际了解、学习、掌握污染土壤诊断及其方法,了解农业 农业环境学 40第学期面源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参/环境污染控 理修复,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再造等,先修课程:《环境学概论》 制课程群 掌握土壤化学分析的项目内容、方法原理,根据测试结果了解土壤基本特 土壤化学分析/土壤化学 性并判定土壤肥力,或给出施肥建议。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科研和生产 5640)第4学期 分析实验 工作,以及毕业后从事化验室管理及土壤基本性质分析肥力鉴定或进行深 土壤学课程 层次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用土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会野外土壤剖面的观察、绘制土壤资源图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48(6)第5学期件,合理的进行土壤肥力、土壤质量和土壤利用等方面的评价。先修课程 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验 《土壤学》 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各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和诊断技术、各 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 种肥料的性质和施用特点等,为后续学好《植物营养研究法》、《农业化学 实验 64(6)第5学期 分析》、《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等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先修课程:《植 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 使学生掌握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农产品品质、肥料养分含量测试分析方法 农业化学分析农业化学 64(4)第6学期为从事化验室管理及肥料分析或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后续课程:《养分 分析实验 资源管理与利用》、《新型肥料研发与应用》。 植物营养研究法/植物营 64(16)第6学期握试验的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控制课程群 养研究法实验c68 的基本能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I》、《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掌握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的生产加工 肥料生产原理与工艺 32第7学期|工艺,以及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生产配方优化设计、新技术先修课程:《植 使学生掌握颗粒肥料粒径和颗粒强度等指标的测定方法,提高学生对课堂 肥料生产加工实验2404)第7学期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先修课程:《植 物营养学》、《农业化学分析》、《农业化学分析实验》
4 用土、改土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农业环境学 40 第 5 学期 使学生从理论到实际了解、学习、掌握污染土壤诊断及其方法,了解农业 面源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 理修复,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再造等, 先修课程:《环境学概论》。 环境污染控 制课程群 土壤化学分析/土壤化学 分析实验 56(40) 第 4 学期 掌握土壤化学分析的项目内容、方法原理,根据测试结果了解土壤基本特 性并判定土壤肥力,或给出施肥建议。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科研和生产 工作,以及毕业后从事化验室管理及土壤基本性质分析肥力鉴定或进行深 层次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壤学课程 群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土 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验 48(16) 第 5 学期 运用土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会野外土壤剖面的观察、绘制土壤资源图 件,合理的进行土壤肥力、土壤质量和土壤利用等方面的评价。先修课程: 《土壤学》。 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 实验 64(16) 第 5 学期 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各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和诊断技术、各 种肥料的性质和施用特点等,为后续学好《植物营养研究法》、《农业化学 分析》、《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等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先修课程:《植 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 植物营养学 控制课程群 农业化学分析/农业化学 分析实验 64(48) 第 6 学期 使学生掌握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农产品品质、肥料养分含量测试分析方法, 为从事化验室管理及肥料分析或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后续课程:《养分 资源管理与利用》、《新型肥料研发与应用》。 植物营养研究法/植物营 养研究法实验 c68 64(16) 第 6 学期 使学生了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资料调查、整理、分析、总结的全过程,掌 握试验的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 的基本能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肥料生产原理与工艺 32 第 7 学期 掌握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的生产加工 工艺,以及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生产配方优化设计、新技术。先修课程:《植 物营养学》。 肥料生产加工实验 24(24) 第 7 学期 使学生掌握颗粒肥料粒径和颗粒强度等指标的测定方法,提高学生对课堂 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先修课程:《植 物营养学》、《农业化学分析》、《农业化学分析实验》
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监测技术,掌握常用的污染 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环境904第5学期 物监测方法,提升学生环境监测专业技能先修课程:(环境学概论、《普环境监测与 监测实验 通化学1》、《分析化学Ⅱ)、《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化学实验:后续评价课程群 课程:《环境评价》。 使学生掌握施肥的基本原理、施肥的基本原则、了解养分平衡施肥法、营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32第6学|养诊断施肥法、肥料效应施肥法、施肥技术、轮作施肥技术、保护地施肥植物营养学 技术、计算机施肥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农化服务与施肥及大田作物、课程群 果树、蔬菜和草坪的营养与施肥。先修课程:《植物营养学》 使学生对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及灌溉用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32第3学期水量、各种灌水方法、灌溉渠道及管道系统、灌溉水源及取水方法、田间 资环学院 使学生掌握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与分布 农业资源学 32|第3学期规律、时间演化规律和形成环境,探讨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利用 改造、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潜力及主要对策。 了解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综合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具 农业经济管理学 32第3学期|备基本的农业经济调查分析及市场营销、财务核算技能了,以便在今后的 经管学院 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专业拓展课 让学生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物高产、稳产、优质 第4学期 程(选修) 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掌握农药的基本概念:三大类农药用于防治害虫、病原物、杂草的基本原 植物保护概论 第4学期 位进行宏观的认识,能以理性、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来评价农药的利与弊, 农学院 作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农学课程群 通过对气象要素、气候资源、小气候要素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农业气象灾 农业气象学 第5学期「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研究,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为生产服务,为学 在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了解园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园艺学概论 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园艺
5 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环境 监测实验 40(24) 第 5 学期 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监测技术,掌握常用的污染 物监测方法,提升学生环境监测专业技能。先修课程:《环境学概论》、《普 通化学Ⅰ》、《分析化学Ⅱ》、《基础化学实验Ⅰ》、《基础化学实验Ⅱ》;后续 课程:《环境评价》。 环境监测与 评价课程群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32 第 6 学期 使学生掌握施肥的基本原理、施肥的基本原则、了解养分平衡施肥法、营 养诊断施肥法、肥料效应施肥法、施肥技术、轮作施肥技术、保护地施肥 技术、计算机施肥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农化服务与施肥及大田作物、 果树、蔬菜和草坪的营养与施肥。先修课程:《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课程群 专业拓展课 程(选修)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32 第 3 学期 使学生对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及灌溉用 水量、各种灌水方法、灌溉渠道及管道系统、灌溉水源及取水方法、田间 排水及排水沟道系统等内容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 农业资源课 程群 资环学院 农业资源学 32 第 3 学期 使学生掌握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与分布 规律、时间演化规律和形成环境,探讨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利用、 改造、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潜力及主要对策。 农业经济管理学 32 第 3 学期 了解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综合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具 备基本的农业经济调查分析及市场营销、财务核算技能了,以便在今后的 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经管学院 农学概论 32 第 4 学期 让学生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物高产、稳产、优质、 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农学课程群 农学院 植物保护概论 32 第 4 学期 掌握农药的基本概念;三大类农药用于防治害虫、病原物、杂草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及各类农药的基本特性。使学生对农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 位进行宏观的认识,能以理性、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来评价农药的利与弊, 作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农业气象学 32 第 5 学期 通过对气象要素、气候资源、小气候要素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农业气象灾 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研究,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为生产服务,为学 生在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园艺学概论 32 第 4 学期 使学生了解园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 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园艺 园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