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与I2C串行总线第9章
第9章 SPI与I2C串行总线
本章讲述了SPI与I2C串行总线,包括SPI通信原理STM32F103的SPI工作原理、SPI库函数、SPI串行总线应用实例、12C通信原理、STM32F103的I2C接口、STM32F103的12C库函数和12C串行总线应用实例
本章讲述了SPI与I2C串行总线,包括SPI通信原理、 STM32F103的SPI工作原理、SPI库函数、SPI串行总线应用 实例、I2C通信原理、STM32F103的I2C接口、STM32F103 的I2C库函数和I2C串行总线应用实例
9.1SPI通信原理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是由美国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种高速全双工串行同步通信接口,首先出现在M68HC系列处理器中,由于其简单方便,成本低廉,传输速度快,因此被其他半导体厂商广泛使用,从而成为事实上的标准。SP与USART相比,其数据传输速度要快得多,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微控制器与ADC、LCD等设备的通信,尤其是高速通信的场合。微控制器还可以通过SP组成一个小型后步网络进行高速数据交换,完成较复杂的工作
9.1 SPI通信原理 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是由 美国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种高速全双工串行同 步通信接口,首先出现在M68HC系列处理器中,由于其简单 方便,成本低廉,传输速度快,因此被其他半导体厂商广泛 使用,从而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SPI与USART相比,其数据传输速度要快得多,因此它 被广泛地应用于微控制器与ADC、LCD等设备的通信,尤其 是高速通信的场合。微控制器还可以通过SPI组成一个小型同 步网络进行高速数据交换,完成较复杂的工作
作为全双工同步串行通信接口,SPI采用主/从模式(master/slave),支持一个或多个从设备,能够实现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SPI具有硬件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传输数据速度快等优点,使用于成本敏感或者高速通信的场合。但同时,SP也存在无法检香查纠错、不具备寻址能力和接收方没有应答信号等缺点,不适合复杂或者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作为全双工同步串行通信接口,SPI采用主/从模式( master/slave),支持一个或多个从设备,能够实现主设备和 从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 SPI具有硬件简单、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传输数据速度 快等优点,使用于成本敏感或者高速通信的场合。但同时, SPI也存在无法检查纠错、不具备寻址能力和接收方没有应答 信号等缺点,不适合复杂或者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9.1.1 SPI介绍SPI是同步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由于同步,SPI有一条公共的时钟线:由于全双工,SPI至少有两条数据线来实现数据的双向同时传输;由于串行,SPI收发数据只能一位一位地在各自的数据线上传输,因此最多只有两条数据线:一条发送数据线和一条接收数据线。由此可见,SPI在物理层体现为4条信号线,分别是SCK、MOSI、MISO和SS。1)SCK(SerialClock),即时钟线,由主设备产生。不同的设备支持的时钟频率不同。但每个时钟周期可以传输一位数据,经过8个时钟周期,一个完整的字节数据就传输完成了。2)MOSl(MasterOutput SlaveInput),即主设备数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线。这条信号线上的方向是从主设备到从设备,即主设备从这条信号线发送数据,从设备从这条信号线上接收数据。有的半导体厂商(如Microchip公司),站在从设备的角度,将其命名为SDI
SPI是同步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由于同步,SPI有一 条公共的时钟线;由于全双工,SPI至少有两条数据线来实 现数据的双向同时传输;由于串行,SPI收发数据只能一位 一位地在各自的数据线上传输,因此最多只有两条数据线: 一条发送数据线和一条接收数据线。由此可见,SPI在物理 层体现为4条信号线,分别是SCK、MOSI、MISO和SS。 1)SCK(Serial Clock),即时钟线,由主设备产生。 不同的设备支持的时钟频率不同。但每个时钟周期可以传输 一位数据,经过8个时钟周期,一个完整的字节数据就传输 完成了。 2)MOSI(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即主设备数 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线。这条信号线上的方向是从主设 备到从设备,即主设备从这条信号线发送数据,从设备从这 条信号线上接收数据。有的半导体厂商(如Microchip公司 ),站在从设备的角度,将其命名为SDI。 9.1.1 SPI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