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外表:①双层膜 结 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 有关的酶 (1) 构 内部{③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 光合色素和与光反应 有关的酶 反射绿光) 叶绿体 ② 类囊体
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 结 构 外表:① 内部 ②基质:含有与 有关的酶 ③ :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 和与 有关的酶 双层膜 暗反应 基粒 光合色素 光反应
(2)功能:进行光合作用 的场所。 (3)恩格尔曼的实验:需氧细菌只分布于叶绿体 被光束照射的部位 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2)功能:进行 的场所。 (3)恩格尔曼的实验:需氧细菌只分布于 被光束照射的部位, 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 1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经典实验 (1)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光合作用中,糖是由甲醛分子缩合成的。 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 (2)1937年,英国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释放氧气_。 (3)1941年,美国鲁宾和卡门研究了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源于水。 (4)1954年,美国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1957年,他发 现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_相伴随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 1.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经典实验 (1)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光合作用中,糖是由甲醛分子缩合成的。 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 。 (2)1937年,英国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释放 。 (3)1941年,美国鲁宾和卡门研究了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源于 。 (4)1954年,美国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 。1957年,他发 现这一过程总是与 相伴随。 糖 氧气 水 ATP 水的光解
2.光合作用的过程 ※ H,00 RNADPH∠2CX-co, ATP ADP+人 还原固定 Pi 多种酶C5 NADP+ 参加催化 (CH2O)
2.光合作用的过程
(1)根据上图分析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 过程 I 光反应 Ⅱ 暗反应 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条件 光能 、光合色素和酶 多种酶 原料 HO、NADP+、ADP、Pi NADPH、ATP、CO2 产物 NADPH、ATP、O2 (CHO)、ADP、Pi、 NADP+
(1)根据上图分析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 过程 Ⅰ. Ⅱ. 场所 条件 、光合色素和酶 多种酶 原料 H2O、NADP+ 、ADP、Pi NADPH、ATP、CO2 产物 NADPH、ATP、 、 ADP 、 Pi、 NADP+ 光反应 暗反应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光能 O2 (C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