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物理学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L.岩石孔隙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pore) 1)根据岩石的孔隙组成和孔隙间的相互关系分类 (Meinzer法)
1. 岩石孔隙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pore) 1)根据岩石的孔隙组成和孔隙间的相互关系分类 (Meinzer法)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油藏物理学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2)根据成因分类(成因:origin /genesis) a.粒间孔隙intergranular pore b.杂基内微孔隙micropore in complex rock c.晶体次生晶间孔隙intercrystalline secondary pore in intercrystalline d.纹理及层理缝lamination or bedding/stritification fissure /fracture e. 裂缝孔隙fissure/.fracture pore f.溶蚀孔隙solutional void/solutional pore
2)根据成因分类(成因:origin /genesis) a. 粒间孔隙 intergranular pore b. 杂基内微孔隙 micropore in complex rock c. 晶体次生晶间孔隙 intercrystalline secondary pore in intercrystalline d. 纹理及层理缝lamination or bedding/stritification fissure /fracture e. 裂缝孔隙fissure/fracture pore f. 溶蚀孔隙solutional void/solutional pore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油藏物理学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孔隙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类 型 成因 原生式孔隙 粒间孔隙 沉积作用 Primary pore 纹理和层理缝 沉积作用 溶蚀孔隙 溶解作用 晶体次生晶间孔隙 压溶作用 次生式孔隙 Secondary 裂缝孔隙 地应力作用 pore 颗粒破裂孔等 岩石裂缝等 混合孔隙 杂基内微孔隙等 复合成因 Mixing pore
类 型 成 因 原生式孔隙 Primary pore 粒间孔隙 沉积作用 纹理和层理缝 沉积作用 次生式孔隙 Secondary pore 溶蚀孔隙 溶解作用 晶体次生晶间孔隙 压溶作用 裂缝孔隙 地应力作用 颗粒破裂孔等 岩石裂缝等 混合孔隙 Mixing pore 杂基内微孔隙等 复合成因 孔隙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油藏物理学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3)根据孔隙大小分类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pore size a.微毛细管孔隙:capillary micropore b.毛细管孔隙: capillary interstice c.超毛细管孔隙:capillary superpore
3)根据孔隙大小分类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pore size a. 微毛细管孔隙:capillary micropore b.毛细管孔隙: capillary interstice c. 超毛细管孔隙:capillary superpore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油藏物理学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 根据孔隙大小分类 类型 D(mm) W(mm) 特点 备注 微毛 <0.0002 <0.0001 份子间引力很大, 细管 (0.2μm) (0.1μm) 需非常高的压力 泥页岩孔隙 孔隙 梯度才能使液体 流动 毛细 0.00020. 0.0001~0 流体在外力作用 管孔 5 .25 下克服重力后流 砂岩孔隙 隙 (0.2-500μ (250μm) 体可流动 m) 超毛 >0.5 >0.25 流体在重力作用 大溶洞、大裂 细管 (500μm) (250μm) 下可自由流动 缝、未胶结或 孔 胶结疏松的砂 岩孔隙
类型 D(mm) W(mm) 特 点 备 注 微毛 细管 孔隙 <0.0002 ( 0.2μm) <0.0001 (0.1μm) 分子间引力很大, 需非常高的压力 梯度才能使液体 流动 泥页岩孔隙 毛细 管孔 隙 0.0002~0. 5 (0.2~500μ m) 0.0001~0 .25 (250μm) 流体在外力作用 下克服重力后流 体可流动 砂岩孔隙 超毛 细管 孔隙 >0.5 (500μm) >0.25 (250μm) 流体在重力作用 下可自由流动 大溶洞、大裂 缝、未胶结或 胶结疏松的砂 岩孔隙 根据孔隙大小分类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