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油藏流体的物理特性 1.油藏流体指的是什么?何谓“高压物性”? 2.天然气的分子量,密度和比重是如何规定的?影响他们的因素是 什么?确定这些参数的方法有哪些? 3.组分和组成意指什么?表示组成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其相互关系 如何? 4.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当Z=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 想气体”,对吗? 5.什么叫相图?影响P-T相图的因素有哪些? 6.试分析干气,湿气,凝析气,轻质油和重质油各自的相图特征。 7.单组分物质的临界点和多组分物质的临界点各代表什么物理意 义?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8.如何确定多组分物质的视临界压力和实临界温度?它们有什么作 用? 9.气体对应状态原理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10.何谓天然气的体积系数?何谓天然气的压缩系数?试根据它们的 定义式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式。并对比按相同含义而定义的体香气 体的体积系数及压缩系数计算式,有什么不同? 11.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是如何规定的?其单位是什么?影响溶 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12.何谓溶解系数?单组分的溶解系数与多组分的溶解系数有何区 别?怎样确定某一压力间的平均溶解系数?
第二章 油藏流体的物理特性 1. 油藏流体指的是什么?何谓“高压物性”? 2. 天然气的分子量,密度和比重是如何规定的?影响他们的因素是 什么?确定这些参数的方法有哪些? 3. 组分和组成意指什么?表示组成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其相互关系 如何? 4. 压缩因子 Z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当 Z=1 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 想气体”,对吗? 5. 什么叫相图?影响 P---T 相图的因素有哪些? 6. 试分析干气,湿气,凝析气,轻质油和重质油各自的相图特征。 7. 单组分物质的临界点和多组分物质的临界点各代表什么物理意 义?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8. 如何确定多组分物质的视临界压力和实临界温度?它们有什么作 用? 9. 气体对应状态原理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10.何谓天然气的体积系数?何谓天然气的压缩系数?试根据它们的 定义式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式。并对比按相同含义而定义的体香气 体的体积系数及压缩系数计算式,有什么不同? 11.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是如何规定的?其单位是什么?影响溶 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12.何谓溶解系数?单组分的溶解系数与多组分的溶解系数有何区 别?怎样确定某一压力间的平均溶解系数?
13.收敛压力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估算或者验算一个给定油气系 统的收敛压力值? 14.何谓原油的饱和压力,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15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是怎样定义的?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试分 析它在天然气在原油总的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16.试简单叙述:某一给定组分和组成下的原油的饱和度和压力随温 度的变化规律。 17.油气的分离中,一次脱气与多次脱气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多级 脱气与微分脱气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18.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体现在哪些参数上?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如 何影响的? 19对地层油粘温曲线而言,为什么在泡点压力下其粘度最小,这表 征了什么物理含义? 20地层水在高温,高压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一般的地层水中都包 括哪几种基本离子?如何划分其基本水型的? 21.典型相图的解释及分析不同的油,气藏类型 B. 22.有一凝析气藏:(1)试分析解释其等温降压过程的相变过程:(2) 为了减少凝析油的损失可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
13.收敛压力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估算或者验算一个给定油气系 统的收敛压力值? 14.何谓原油的饱和压力,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15.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是怎样定义的?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试分 析它在天然气在原油总的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16.试简单叙述:某一给定组分和组成下的原油的饱和度和压力随温 度的变化规律。 17.油气的分离中,一次脱气与多次脱气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多级 脱气与微分脱气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18.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体现在哪些参数上?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如 何影响的? 19.对地层油粘温曲线而言,为什么在泡点压力下其粘度最小,这表 征了什么物理含义? 20.地层水在高温,高压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一般的地层水中都包 括哪几种基本离子?如何划分其基本水型的? 21.典型相图的解释及分析不同的油,气藏类型 22.有一凝析气藏:(1)试分析解释其等温降压过程的相变过程:(2) 为了减少凝析油的损失可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
23.试从理论上推出相图的一般变化趋势的结论: (1)任一混合物的两项区都位于两纯组分的蒸汽压线之间; (2)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该纯组分的临界压力,混合物的临 界温度都居于两线组分的临界温度之上: (3)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右迁移; (4)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汉良占优势,露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 蒸汽压线: (5)两组分的分配比例越接近,相图的面积就越大,两组分中又 要有一个组分占绝对优势,相图的面积就变得狭窄。 24.试从分子运动的观点,推出气体的粘度随压力,温度及组成的变 化规律。 25.推导相态方程。 26如何计算露点压力,并编制出相应的程序。 27如何计算泡点压力,并编制出相应的程序。 28.什么是两项体积系数,如何计算两相体积系数?它与天然气在地 层油的溶解度及地层油的原始体积系数的关系怎样? 29根据表中的天然气摩尔组成计算该天然气的分子量和比重。 组分 摩尔分数 分子量 甲烷 0.90 16.0 乙烷 0.50 30.1 丙烷 0.03 43.1 丁烷 0.02 58.1
23.试从理论上推出相图的一般变化趋势的结论: (1)任一混合物的两项区都位于两纯组分的蒸汽压线之间; (2)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该纯组分的临界压力,混合物的临 界温度都居于两线组分的临界温度之上; (3)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右迁移; (4)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汉良占优势,露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 蒸汽压线; (5)两组分的分配比例越接近,相图的面积就越大,两组分中又 要有一个组分占绝对优势,相图的面积就变得狭窄。 24.试从分子运动的观点,推出气体的粘度随压力,温度及组成的变 化规律。 25.推导相态方程。 26.如何计算露点压力,并编制出相应的程序。 27.如何计算泡点压力,并编制出相应的程序。 28.什么是两项体积系数,如何计算两相体积系数?它与天然气在地 层油的溶解度及地层油的原始体积系数的关系怎样? 29.根据表中的天然气摩尔组成计算该天然气的分子量和比重。 组分 摩尔分数 分子量 甲烷 0.90 16.0 乙烷 0.50 30.1 丙烷 0.03 43.1 丁烷 0.02 58.1
30.根据表中的天然气重量组成计算该天然气的分子量和比重。 组分 重量组成 分子量 甲烷 0.70 16.0 乙烷 0.14 30.1 丙烷 0.09 39.1 丁烷 0.06 58.1 31.甲烷储存于容积为2立方米的容器中,压力温度分别为5Mpa和 27摄氏度,计算甲烷气体的重量。 32.确定100摄氏度和3Mpa下甲烷的密度 33.天然气的比重为0.743,当地层压力136公斤/厘米3,底层温度为 93.3摄氏度,求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34.天然气的比重为0.6,底层温度为75摄氏度,底层压力为20Mpa, 试计算该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35.某油藏存在一气顶,所占空间体积为103万米3,地层压力为15Mpa, 地层温度为84摄氏度,求该气顶的储量。(天然气比重为0.7) 36.试计算8Mpa和68摄氏度时,下面两种情况下甲烷压缩系数Cg (1)甲烷为理想气体 (2)甲烷为实际气体 37.天然气的比重为0.65,底层压力为9.5Mpa,地层温度为93摄氏 度,试求天然气的绝对粘度和运动粘度。 38.已知CH,和nC,H,混合的视临界温度为75摄氏度,计算该混合物 的视临界压力,且将纯甲烷和纯nC,H,的临界压力和计算结果作一
30.根据表中的天然气重量组成计算该天然气的分子量和比重。 组分 重量组成 分子量 甲烷 0.70 16.0 乙烷 0.14 30.1 丙烷 0.09 39.1 丁烷 0.06 58.1 31.甲烷储存于容积为 2 立方米的容器中,压力温度分别为 5Mpa 和 27 摄氏度,计算甲烷气体的重量。 32.确定 100 摄氏度和 3Mpa 下甲烷的密度 33.天然气的比重为 0.743,当地层压力 136 公斤/厘米 3,底层温度为 93.3 摄氏度,求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34.天然气的比重为 0.6,底层温度为 75 摄氏度,底层压力为 20Mpa, 试计算该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35.某油藏存在一气顶,所占空间体积为 103 万米 3,地层压力为 15Mpa, 地层温度为 84 摄氏度,求该气顶的储量。(天然气比重为 0.7) 36.试计算 8Mpa 和 68 摄氏度时,下面两种情况下甲烷压缩系数 Cg (1)甲烷为理想气体 (2)甲烷为实际气体 37.天然气的比重为 0.65 ,底层压力为 9.5Mpa,地层温度为 93 摄氏 度,试求天然气的绝对粘度和运动粘度。 38.已知 CH4 和 nC5H12 混合的视临界温度为 75 摄氏度,计算该混合物 的视临界压力,且将纯甲烷和纯 nC5H12 的临界压力和计算结果作一
比较。 临界温度(摄氏度) 临界压力(Mpa) CH -82.5 45.8 nCH2 197.2 ? 39.试画出下图中的反凝析区 DA 40.试分析底层压力等温地由F点降至E点,地层中发生的相变过程
比较。 临界温度(摄氏度) 临界压力(Mpa) CH4 -82.5 45.8 nC5H12 197.2 ? 39.试画出下图中的反凝析区 40.试分析底层压力等温地由 F 点降至 E 点,地层中发生的相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