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989年,江泽民担任总书记不久就指出:我们“现在这一代干部,特别是50岁以下01·1992-1993年,中央政治局常的中青年干部,是跨世纪的一代,正生活和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时期,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费任:经受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关于验”。能否经受住这些考验,完成党和人民赋子的历史使命,能否准确判断风云变幻的:1993-1998年,中央政治局常胡锦涛同志国际形势,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党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和国家的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所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在继党校校长:续选举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同时,还选举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了·1998-1999年,中央政治局常中央领导机构。作为后来新世纪之初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担任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是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在这一大批年轻有为领导干部中经过选技,进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10月19日,江泽民等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中外记者。江泽校校长;民笑着对记者们介绍原第十三届中央常委,又介绍新当选的3位常委,他指着胡锦涛说:2003-2004年,中央委员会总“这是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此后,胡锦涛从1992年担任中央政治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开始,到中共十五大政治局常委中他位次的移前,直至2002年担任中央总书记(同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长达10年。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胡锦涛:2005-2013年,中央委员会总同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论断的由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米。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01 关于 胡锦涛同志 • 1992-1993 年 , 中 央 政 治 局 常 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 • 1993-1998 年 , 中 央 政 治 局 常 委 、 中 央 书 记 处 书 记 , 中 央 党校校长 ; • 1998-1999 年 , 中 央 政 治 局 常 委 、 中 央 书 记 处 书 记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副 主 席 , 中 央 党 校校长 ; • 2003-2004 年 , 中 央 委 员 会 总 书 记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主 席 , 军委副主席; • 2005-2013 年 , 中 央 委 员 会 总 书 记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主 席 ,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02(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7.5%科学发展观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的形成条件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7.0%进入新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6.5%大调整之中。(P121)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当代中6.0%国同世界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5.5%我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5.0%的发展前景,看重我国的作用和影20102012201420062008201620182020响,同我国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新兴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大。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02 科学发展观 的形成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 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 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 进入新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 大调整之中。(P121) •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当代中 国同世界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 我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 的发展前景,看重我国的作用和影 响,同我国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 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 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大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0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科学发展观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条件BANK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大国关。四低: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球经济系深刻变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都在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贸易增长的中期轨道上葡匐前进。·同时,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四分:全球四大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的货币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政策分道扬镶。复杂多变。(P121)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02 科学发展观 的形成条件 •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 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 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大国关 系深刻变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 同时,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 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 复杂多变。(P121) • 四低: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球经济 都在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低 贸易增长的中期轨道上匍匐前进。 • 四分:全球四大央行美联储、欧洲 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的货币 政策分道扬镳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02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军科学发展观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的形成条件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以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为由,结束了战争。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02 科学发展观 的形成条件 • 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军 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 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 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 打击,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 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 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以萨达姆政 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为由,结束了 战争。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02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颜色革命浪潮。自2010年突尼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茉莉花革命”开始,阿拉伯世界发生的“革命”至今导致140多万人死亡,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在此前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成功典范的突尼斯,失业率约已达到35%。虽然突尼斯推翻了独裁、建立了民选政府,但从经济上看,该国GDP增长自201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甚至从每年4000美元下降到3600美元。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02 科学发展观 的形成条件 • 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世界的一次 颜色革命浪潮。自2010年突尼斯 “茉莉花革命”开始,阿拉伯世 界发生的“革命”至今导致140多 万人死亡,1500多万人沦为难民, 造成近1万亿美元的损失。 • 在此前被认为是“阿拉伯之春” 成功典范的突尼斯,失业率约已 达到35%。虽然突尼斯推翻了独裁、 建立了民选政府,但从经济上看, 该国GDP增长自2010年以来一直停 滞不前,人均GDP甚至从每年4000 美元下降到36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