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南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二部分 题号 第一部分 得分 第一部分(1-10题41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2分) (1)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个有道德的 人 我言秋日胜春朝。 (3)晴空一鹤排云上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江春入旧年 (8)请写出两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禁锢(gu) 嗔怪(chen) 热忱(chen) 参差不齐(cha) B.蜷伏(qudn)哺乳(p) 凫水(fu) 惊慌失措(cuo) C.狭隘(ai) 滑稽(j) 怅然( chang) 拈轻怕重(nian) D.抽噎(ye) 干涸(ku) 怪诞不经(dan) 哄堂大笑(ho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怂勇 殉职 气喘吁吁 见异思迁 B.安详 蹒跚 神采奕奕 刨根问底 热忱 虐待 畏罪潜逃 迫不急待 D.恍惚 坍塌 大相径廷 翻来覆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 语文试卷第1页
1 河北省滦南县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4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一 二 三 得分 第一部分(1-10 题 41 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2 分) (1)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 人, , 。 (2) ,我言秋日胜春朝。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 (6)我寄愁心与明月, 。 (7) ,江春入旧年。 (8)请写出两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禁锢.(gù) 嗔.怪(chēn) 热忱.(chén) 参差.不齐(chā) B.蜷.伏(quán) 哺乳(pǔ) 凫.水(fú) 惊慌失措.(cuò) C.狭隘.(ài) 滑稽.(jī) 怅.然(chàng) 拈.轻怕重(niān) D. 抽噎.(yē) 干涸.(kū) 怪诞.不经(dàn) 哄.堂大笑(hō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怂勇 殉职 气喘吁吁 见异思迁 B. 安详 蹒跚 神采奕奕 刨根问底 C. 热忱 虐待 畏罪潜逃 迫不急待 D. 恍惚 坍塌 大相径廷 翻来覆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 语文试卷 第 1 页
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5.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④①②③⑤ D.⑥②①④③⑤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日’浴阳光,预防近高”。 B.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琵琶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自己不倒,哈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8.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9.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2分)
2 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 12 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5.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④①②③⑤ D.⑥②①④③⑤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6 月 6 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日’浴阳光,预防近高”。 B.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琵琶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自己不倒,哈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8.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 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9.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2 分)
上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下联: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益阳新闻网讯: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一一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 吸引了省商务厅2017非洲国家民族政策与实践研修班的19名学员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 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3分)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假如你是晓刚, 将怎样劝说妈妈?(3分) 第二部分(11-29题5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19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 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 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1.甲文的作者是 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诫子书( (2)非学无以广才 (3)险躁则不能治性( )(4)淫慢则不能励精(
3 上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下联: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益阳新闻网讯:5 月 28 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 吸引了省商务厅 2017 非洲国家民族政策与实践研修班的 19 名学员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 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3 分)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假如你是晓刚, 将怎样劝说妈妈?(3 分) 第二部分(11-29 题 59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19 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 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 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1.甲文的作者是 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 分) 1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 分) (1)诫.子书 ( ) (2)非学无以广.才 ( ) (3)险躁则不能治.性 (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语文试卷第2页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4.下列选项中对乙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15.下面对甲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 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 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6.乙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7.读了甲、乙两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22分) 狼 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4.下列选项中对乙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15.下面对甲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 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 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6.乙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17.读了甲、乙两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22 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本文选自 ,作者 朝文学家。(3分) 19.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2分) 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6分) (1)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一狼洞其中() (4)屠自后断其股 (5)意将隧入() (6)恐前后受其敌( 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 2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23.加点词词性词义相同的一组是(差别细微,要仔细分辨。) )(3分) A.犬坐于前 前狼 B.以攻其后 自后断其股 C.久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24.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你获得什么启示?(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问题。(18分) 语文试卷第3页
5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本文选自 ,作者 , 朝文学家。(3 分) 19.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 。(2 分) 2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6 分) (1)缀.行甚远( )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3)一狼洞.其中( ) (4)屠自后断其股.( ) (5)意将隧.入( ) (6)恐前后受其敌.(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 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 2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3.加点词词性词义相同的一组是(差别细微,要仔细分辨。)( )(3 分) A.犬坐于前. 前.狼 B.以攻其后. 自后.断其股 C.久之. 毙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24.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你获得什么启示?(3 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问题。(18 分) 语文试卷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