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段 波长 可见光: 无 长波 3000m以上 中波和短波 10-3000m 蓝:0.4-0.5um 电 超短波 1-10m 绿:0.5-0.6m 微波 1mm-1m 红:0.6-0.7m 红 超远红外波段 0.76 15-1000Vm 远红外(热红外) 1000 6-15μm 红外且前遥感界习惯用法: 中红外 um 3-6μm 段 短波红外 1.1-3(2.5)μm 近红外:0.7-1.1um 近红外 0.76-1.1μm 红 0.38 0.62-0.76μm 可 橙 0.76 0.59-0.62μm 短波红外:1.1-3.0(2.5) um 见 μm 0.56-0.59μm 梁 0.50-0.56μm 中红外:3.0-6.0(8.0)m 青蓝 0.47-0.50μm 0.43-0.47μm 0.38-0.43μm 热红外:8.0-15m 紫外波段 103-3.8×101μm 微波波段(1mm-1m, 最常用1cm-lm) X射线 106-103μm Y射线 <106μm 图2.4电磁波谱P29
图2.4 电磁波谱 P29
电磁辐射测量 遥感探测实际上 是辐射量的测定 辐射能量:电磁辐射的能量 福射能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辐射能 量是波长的函数,总辐射能量应该是各波段辐射能量之和或 辐射能量的积分值 辐射能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辐照度:被辐照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辐射出射度:温度为T的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 射能量 辐照度与辐射出射度都是辐射通量密度E的概念,只不过前者为 物体接收的辐射,后者为物体发出的辐射.它们都与波长)有关
电磁辐射测量 遥感探测实际上 是辐射量的测定 辐射能量:电磁辐射的能量 辐射能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辐射能 量是波长的函数,总辐射能量应该是各波段辐射能量之和或 辐射能量的积分值 辐射能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辐照度:被辐照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辐射出射度:温度为T的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 射能量
·遥感接收的电磁波源?自然源(太 阳、地球)、人工源 。 实际地物的电磁波发射规律?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其中0.38 0.76m的可见光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5%,最大辐 射强度位于波长0.47m左右: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0.3-3.0m波段,经过大 气层的太阳辐射有很大的衰减; →各波段的衰减是不均衡的。 →地球的电磁辐射:小于2.5μ的波长主要是太阳辐射的能 量;大于6um的波长,主要是地物本身的热辐射;2.5- 6μm之间,太阳和地球的热辐射都要考虑。 →微波辐射源:0.8-30cm
• 遥感接收的电磁波源? 自然源(太 阳、地球)、人工源 • 实际地物的电磁波发射规律? ➔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其中0.38 - 0.76 µm的可见光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5%,最大辐 射强度位于波长0.47 µm左右;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0.3 -3.0 µm波段,经过大 气层的太阳辐射有很大的衰减; ➔ 各波段的衰减是不均衡的。 ➔ 地球的电磁辐射:小于2.5μm的波长主要是太阳辐射的能 量;大于6μm的波长,主要是地物本身的热辐射;2.5- 6μm之间,太阳和地球的热辐射都要考虑。 ➔ 微波辐射源:0.8-30cm
。 遥感接收的电磁波源?自然源、人工源 实际地物的电磁波发射规律? 人们常从现象的极端态理 想态开始研究,然后再根 据实际情况做修正,以此 为基础和标准来研究实际 物体. 黑体
• 遥感接收的电磁波源? 自然源、人工源 • 实际地物的电磁波发射规律? 人们常从现象的极端态理 想态开始研究,然后再根 据实际情况做修正,以此 为基础和标准来研究实际 物体. 黑体
§1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 二、黑体辐射和实际物体辐射 地物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以发射率作为衡量标准;地 物的发射率是以黑体辐射作为参照标准。 1.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 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照射其上 的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 黑体模型 都全部吸收,没有反射, 则该物体是黑体,也叫绝 对黑体
§1 电 磁 波 谱 与 黑 体 辐 射 二、黑体辐射和实际物体辐射 地物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以发射率作为衡量标准;地 物的发射率是以黑体辐射作为参照标准。 1. 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 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照射其上 的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 都全部吸收,没有反射, 则该物体是黑体,也叫绝 对黑体。 黑 体 模 型